青藏高原高寒草原不同退化程度植物群落特征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本文关键词:青藏高原高寒草原不同退化程度植物群落特征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高寒草原是青藏高原重要的组分之一,其退化不仅威胁着青藏高原腹地特色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而且影响着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演变趋势。高寒草原退化的实质是植被-土壤共同协调、反馈的结果,明晰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养分特征的关系,对人为定向恢复退化高寒草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青藏苔草高寒草原退化序列为对象,分析了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原的植物组成、物种多样性及生产力变化特点,解析了高寒草原退化过程中植物群落数量及表观特征的变化过程;又通过分析高寒草原退化过程中种群生态位和种群分布格局变化特征,揭示了植物群落内植物组分更替规律;还通过分析高寒草原退化过程中植物群落和主要种群特征与土壤养分含量的相关关系,明确了高寒草原退化过程中的植物群落和土壤之间的作用关系和限制元素。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解析了高寒草原退化过程中植物群落数量及表观特征变化过程高寒草原退化过程中,群落优势种从青藏苔草演变为青藏苔草和高山嵩草并存,最后转为为珠芽蓼和沙生风毛菊;高寒草原退化过程中,湿生和中生植物的作用不断减弱,而旱生植物的作用逐渐增强,α和β多样性在中度退化时最大,群落盖度、高度和地上生物量逐渐下降;高寒草原退化过程中,植物群落初级生产力主要受控于莎草科、豆科和杂类草经济类群,而不是禾本科经济类群。2阐明了高寒草原退化过程中植物群落组分变化规律从种群生态位和分布格局的角度揭示了高寒草原退化过程中,组分的变化主要是因为种群资源竞争及利用能力的转变。伴随着高寒草原退化程度的加剧,莎草科资源竞争及利用能力逐渐降低,杂类草资源竞争及利用能力逐渐升高,主要伴生种因生物学特性使其资源竞争及利用能力在高寒草原退化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异。3明确了高寒草原退化过程中土壤养分含量变化过程高寒草原退化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呈逐渐降低的态势;全磷含量升高后降低,中度退化时最大;全钾在高寒草原退化过程中无显著变化。与其他草地生态系统比较,高寒草原磷含量匮乏,在恢复过程中施加磷元素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4查清了高寒草原退化过程中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养分的关系高寒草原退化过程中,植物群落特征主要受土壤表层(0-10 cm)养分含量的影响;其中植物多样性主要受控于土壤磷含量;群落总生物量,莎草科和杂类草生物量主要受控于土壤有机碳、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豆科植物生物量主要受土壤磷含量的影响而禾本科植物生物量主要受控于速效氮;高寒草原退化过程中,土壤养分主要通过作用于群落盖度进而影响草地初级生产力。5明晰了高寒草原退化过程中群落内主要种群特征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关系高寒草原退化过程中,莎草科植物青藏苔草和高山嵩草的种群生态位和种群分布格局主要受控于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杂类草的种群生态位和分布格局与土壤各养分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负相关性,说明随着土壤养分含量降低,杂类草对资源的利用能力逐渐增强,因此对退化高寒草原进行人工施肥有助于植被正向演替恢复。
【关键词】:青藏苔草草原 退化程度 群落特征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度 种群分布格局 土壤养分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812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9
- 第一章 绪论9-21
- 1.1 研究意义9-11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1-20
- 1.2.1 草地退化对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11-13
- 1.2.2 草地退化对植物群落种群特征的影响13-17
- 1.2.2.1 草地退化对植物群落种群生态位的影响13-15
- 1.2.2.2 草地退化对植物群落种群分布格局的影响15-17
- 1.2.3 草地退化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17-20
- 1.3 研究内容20-21
- 1.3.1 明晰高寒草原不同退化程度植被群落变化特征20
- 1.3.2 阐明高寒草原不同退化程度群落内种群生态位变化特征20
- 1.3.3 明确高寒草原不同退化程度群落内种群分布格局变化特征20
- 1.3.4 查明高寒草原不同退化程度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特征20
- 1.3.5 解析高寒草原不同退化程度群落特征和土壤养分含量关系20
- 1.3.6 明晰高寒草原不同退化程度群落内主要种群特征和土壤养分含量关系20-21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21-24
- 2.1 研究区概况21
- 2.2 研究方法21-23
- 2.2.1 试验设计与调查点选择21-22
- 2.2.2 调查取样22
- 2.2.3 样品测定22-23
- 2.2.4 指标测算23
- 2.2.4.1 植物多样性23
- 2.2.4.2 植物种群生态位23
- 2.2.4.3 植物种群分布格局23
- 2.3 数据处理23-24
- 第三章 结果24-39
- 3.1 高寒草原不同退化程度植物群落特征24-28
- 3.1.1 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及其重要值24
- 3.1.2 植物群落的高度和盖度24-25
- 3.1.3 植物群落的多样性25-26
- 3.1.4 植物群落的初级生产力26
- 3.1.5 植物群落高度、盖度和多样性与其总生产力的关系26-27
- 3.1.6 植物群落各经济类群生产力与总生产力的关系27-28
- 3.2 高寒草原不同退化程度植物群落内种群特征28-33
- 3.2.1 高寒草原不同退化程度植物群落种群生态位28-31
- 3.2.1.1 生态位宽度28-29
- 3.2.1.2 生态位重叠度29-31
- 3.2.2 高寒草原不同退化程度植物群落主要种群分布格局31-33
- 3.3 高寒草原不同退化程度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特征33-34
- 3.4 高寒草原不同退化程度植物群落特征与土壤养分的关系34-36
- 3.5 高寒草原不同退化程度群落主要种群特征与土壤养分的关系36-39
- 3.5.1 植物群落主要种群生态位特征与土壤养分的关系36-37
- 3.5.2 植物群落主要种群分布格局与土壤养分的关系37-39
- 第四章 讨论39-47
- 4.1 高寒草原不同退化程度植物群落特征39-41
- 4.1.1 植物群落组分及植物多样性变化特征39-40
- 4.1.2 植物群落生产力变化特征40
- 4.1.3 植物群落高度、盖度、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40-41
- 4.2 高寒草原不同退化程度植物群落种群变化特征41-43
- 4.2.1 植物群落种群生态位变化特征41-42
- 4.2.2 植物群落种群分布格局变化特征42-43
- 4.3 高寒草原不同退化程度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特征43-45
- 4.4 高寒草原不同退化程度植被特征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关系45-47
- 第五章 主要结论、存在问题及展望47-49
- 5.1 主要结论47-48
- 5.1.1 解析了高寒草原退化过程中植物群落数量及表观特征变化过程47
- 5.1.2 阐明了高寒草原退化过程中植物群落主要种群变化特征47
- 5.1.3 明确了高寒草原退化过程中土壤养分含量变化过程47-48
- 5.1.4 查清了高寒草原退化过程中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养分的关系48
- 5.1.5 明晰了高寒草原退化过程中群落主要种群特征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关系48
- 5.2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展望48-49
- 参考文献49-57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7-58
- 致谢58-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最美的七大草原之川西高寒草原[J];养殖技术顾问;2011年05期
2 郭小伟;韩道瑞;张法伟;李以康;林丽;李婧;曹广民;;青藏高原高寒草原碳增贮潜力的初步研究[J];草地学报;2011年05期
3 王金亭,李渤生;西藏羌塘高原高寒草原的基本类型与特征[J];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1982年01期
4 ;高原之舟——牦牛[J];草与畜杂志;1986年03期
5 依然;张汝明;;川西高寒草原[J];八小时以外;2010年08期
6 刘安花;李凤霞;薛晓娟;颜亮东;李英年;张法伟;;灌溉对高寒草原植被群落的影响试验[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5期
7 焦全军;张兵;赵晶晶;刘良云;胡勇;;基于航空高光谱影像的青海省玛多县高寒草原景观格局特征分析[J];草业学报;2012年02期
8 周九菊;;甘南高寒草原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畜牧兽医杂志;2012年06期
9 刘振魁;;试论青海高寒草原保持畜草平衡的主要措施[J];中国草原;1982年01期
10 李凤学;;高寒草原发展奶牛业的途径[J];中国农垦;198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青藏铁路高寒草原、高寒草甸植被恢复与再造试验研究[A];铁路“十一五”环保成果汇编[C];2012年
2 魏伟;;RS、GIS支持下高寒草原退化过程中土壤流失及治理模式仿真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晓姝邋史绍俊;我省有了高寒草原资源与生态环境野外重点科学观测试验站[N];青海日报;2008年
2 青日;高寒草原与生态环境观测试验站在玉树县建成[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8年
3 ;青藏铁路与环保同行[N];大众科技报;2004年
4 ;科学技术对草地的影响[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6年
5 《拉萨河纪行》采访组记者 彭月圆 张晓明 杨正林 白晓丹 魏山;“北大门”风光无限好[N];西藏日报(汉);2013年
6 邓卫华 林嵬;黄河水荒 引发西部经济变化[N];中国民族报;2003年
7 记者 马波;青藏高原:天气暖了,植物生长期短了[N];科技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英;西藏阿里高寒草原四种牧草根际促生菌资源筛选及促生机理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宋磊;青海湖北岸高寒草原土壤物理性状及养分含量对放牧的响应[D];青海大学;2016年
2 肖玉;青藏高原高寒草原不同退化程度植物群落特征与土壤养分的关系[D];兰州大学;2016年
3 李亚伟;藏北高寒草原狼毒资源的综合利用[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4 党国锋;天祝高寒草原生态信息系统(THGEIS)开发与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毛亮;青藏高原高寒草原区路基取土迹地自然恢复的面积效应[D];兰州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青藏高原高寒草原不同退化程度植物群落特征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34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343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