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菌感染对小鼠白细胞总数及其亚群动态变化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0-20 12:38
为研究沙门菌感染对小鼠白细胞总数及其亚群动态变化的影响,采取腹腔注射的方法给小鼠接种6.5×109CFU/mL浓度的沙门菌0.1 mL/只,分别在4、6、8、12、16和24 h采集小鼠血液,应用全自动动物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感染小鼠的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数、单核细胞数和粒细胞数,记录并分析小鼠24 h内白细胞总数及其亚群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模型组小鼠白细胞总数及其亚群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白细胞总数和粒细胞数的变化幅度最明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感染沙门菌能够刺激小鼠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影响血液中白细胞总数及其亚群的动态变化。
【文章来源】: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0,41(06)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沙门菌感染对小鼠白细胞总数的影响
在兽医临床上,白细胞总数指示机体的健康状况,而白细胞的大幅度变化通常对感染性疾病有预警作用[8]。该试验中,模型组小鼠白细胞总数在24 h内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小鼠感染沙门菌后,初期表现为急性炎症反应,机体生成大量白细胞,白细胞总数明显上升,随着感染的不断加重,白细胞的损耗速度大于生成速度,白细胞总数明显下降。而白细胞亚群包括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粒细胞,三者可在病原微生物入侵机体后发挥免疫应答,是提示机体细菌感染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判断动物模型是否构建成功的初步评价指标[8-9]。在该试验中,模型小鼠血液中的粒细胞数在12 h达到峰值,测定结果与孙伟等[10]报道的细菌感染对小鼠粒细胞数的动态变化情况接近。究其原因,粒细胞在机体受到病原微生物感染时发挥吸附、吞噬细菌和抑制细菌增殖的作用,因此,小鼠在沙门菌感染初期表现为粒细胞大量增加[11]。据张林吉等[12]报道,细菌感染可使小鼠血液中单核细胞数发生改变,与该试验中单核细胞数在24 h内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接近,由于单核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清除损伤或死亡的组织和细胞,感染初期单核细胞大量生成且呈上升趋势,随着机体感染的不断加重,外周血中单核细胞数量急剧减少呈下降趋势[13]。而在该试验中淋巴细胞数未有明显变化,因其主要是病毒感染的提示性指标[14]。综上所述,沙门菌感染可刺激小鼠的免疫系统,进而使小鼠血液中白细胞总数及其亚群数发生变化。图3 沙门菌感染对小鼠单核细胞数量的影响
沙门菌感染对小鼠单核细胞数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沙门菌疫苗的应用现状及研究前景[J]. 张俊霞,冯永淼,李蓉,王利.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0(04)
[2]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及血清降钙素原联合检测诊断细菌性感染的效果评价[J]. 江俏,庞路勤,李伟征,肖伟泉,唐汉物. 中国医学工程. 2019(07)
[3]不同异嗜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雏鸡对鼠伤寒沙门菌免疫应答反应差异[J]. 朱波,营凡,李庆贺,郑麦青,刘冉冉,崔焕先,文杰,赵桂苹. 中国家禽. 2019(05)
[4]肠炎沙门菌与鸡蛋:污染机制、危害分析及生物防控[J]. 李卓阳,郭荣显,孟闯,张云增,耿士忠,焦新安,潘志明. 中国家禽. 2018(17)
[5]中药复方对雏鸭感染沙门氏菌药效学试验[J]. 张林吉,任士飞,孙朋.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8(03)
[6]一株山羊源肠炎沙门氏菌对小鼠的致病性研究[J]. 谭烁,冯帆,陈极奎,汤承,岳华. 安徽农业科学. 2018(13)
[7]血液感染诊断中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白细胞计数的应用价值[J]. 熊学丽,杨凡. 医学综述. 2016(08)
[8]大庆屠宰牛肉中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J]. 徐昊,孙海英,翟军军,薛洋洋,徐剑华,任超,穆昱,杨玉英.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5(03)
[9]大肠杆菌致小鼠急性腹膜炎模型的建立[J]. 孙伟,刘晓梅,周峰,汤仁仙.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17)
硕士论文
[1]抗菌肽类似物JH-3抵御沙门氏菌感染的作用机制研究[D]. 赵雪芹.河南科技学院 2018
本文编号:3446920
【文章来源】: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0,41(06)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沙门菌感染对小鼠白细胞总数的影响
在兽医临床上,白细胞总数指示机体的健康状况,而白细胞的大幅度变化通常对感染性疾病有预警作用[8]。该试验中,模型组小鼠白细胞总数在24 h内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小鼠感染沙门菌后,初期表现为急性炎症反应,机体生成大量白细胞,白细胞总数明显上升,随着感染的不断加重,白细胞的损耗速度大于生成速度,白细胞总数明显下降。而白细胞亚群包括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粒细胞,三者可在病原微生物入侵机体后发挥免疫应答,是提示机体细菌感染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判断动物模型是否构建成功的初步评价指标[8-9]。在该试验中,模型小鼠血液中的粒细胞数在12 h达到峰值,测定结果与孙伟等[10]报道的细菌感染对小鼠粒细胞数的动态变化情况接近。究其原因,粒细胞在机体受到病原微生物感染时发挥吸附、吞噬细菌和抑制细菌增殖的作用,因此,小鼠在沙门菌感染初期表现为粒细胞大量增加[11]。据张林吉等[12]报道,细菌感染可使小鼠血液中单核细胞数发生改变,与该试验中单核细胞数在24 h内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接近,由于单核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清除损伤或死亡的组织和细胞,感染初期单核细胞大量生成且呈上升趋势,随着机体感染的不断加重,外周血中单核细胞数量急剧减少呈下降趋势[13]。而在该试验中淋巴细胞数未有明显变化,因其主要是病毒感染的提示性指标[14]。综上所述,沙门菌感染可刺激小鼠的免疫系统,进而使小鼠血液中白细胞总数及其亚群数发生变化。图3 沙门菌感染对小鼠单核细胞数量的影响
沙门菌感染对小鼠单核细胞数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沙门菌疫苗的应用现状及研究前景[J]. 张俊霞,冯永淼,李蓉,王利.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0(04)
[2]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及血清降钙素原联合检测诊断细菌性感染的效果评价[J]. 江俏,庞路勤,李伟征,肖伟泉,唐汉物. 中国医学工程. 2019(07)
[3]不同异嗜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雏鸡对鼠伤寒沙门菌免疫应答反应差异[J]. 朱波,营凡,李庆贺,郑麦青,刘冉冉,崔焕先,文杰,赵桂苹. 中国家禽. 2019(05)
[4]肠炎沙门菌与鸡蛋:污染机制、危害分析及生物防控[J]. 李卓阳,郭荣显,孟闯,张云增,耿士忠,焦新安,潘志明. 中国家禽. 2018(17)
[5]中药复方对雏鸭感染沙门氏菌药效学试验[J]. 张林吉,任士飞,孙朋.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8(03)
[6]一株山羊源肠炎沙门氏菌对小鼠的致病性研究[J]. 谭烁,冯帆,陈极奎,汤承,岳华. 安徽农业科学. 2018(13)
[7]血液感染诊断中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白细胞计数的应用价值[J]. 熊学丽,杨凡. 医学综述. 2016(08)
[8]大庆屠宰牛肉中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J]. 徐昊,孙海英,翟军军,薛洋洋,徐剑华,任超,穆昱,杨玉英.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5(03)
[9]大肠杆菌致小鼠急性腹膜炎模型的建立[J]. 孙伟,刘晓梅,周峰,汤仁仙.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17)
硕士论文
[1]抗菌肽类似物JH-3抵御沙门氏菌感染的作用机制研究[D]. 赵雪芹.河南科技学院 2018
本文编号:34469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3446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