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耕作和施肥对草甸黑土酶活性和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1-22 08:25
本文针对东北草甸黑土质量退化严重,土壤微生物区系失衡等问题,在深耕和浅耕两种耕作方式下分别施用有机肥和生物炭,进行为期两年的定位试验。以期明确不同耕作方式下施用有机肥、生物炭对土壤酶活性和细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利用冗余分析确定肥力因子对土壤中优势菌群积累量产生的影响;为合理开发和保护土壤耕地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本试验在全量秸秆还田的基础上以耕作方式为主处理,在深耕(D:耕作深度为30cm)和浅耕(S:耕作深度为15cm)两个主处理下设有机肥(M)、生物炭(B)为副处理。各个处理均施配方肥料(N-P2O5-K2O 13-16-10),600公斤/公顷。分别取不同深度土壤样品(0-20cm、20-40cm、40-60cm),用于研究不同耕作条件下施肥对不同深度土层中土壤酶、细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浅耕对照处理(SCK)与深耕对照处理(DCK)相比较可以看出,SCK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表层(0-20cm)土壤中纤维素酶、β-葡糖苷酶、FDA水解酶活性,而土壤脱氢酶和多酚氧化酶在表层土壤中酶活性主要受DCK处理影响,...
【文章来源】: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细菌相对丰度Venn图
图 3-9 细菌优势菌门在 2 种施肥处理下变化的差异显著性分析9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acterial phylums under two fertilization tr 表示两种不同耕作方式下对照组土壤细菌菌门变化的差异显著ia(放线菌门)、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Gemmatimonadetes((拟杆菌门)、Unclassified-k-norank(未被归类的序列)、Firmicutebia(疣微菌门)在不同处理间变化差异极显著,Chloroflexi(绿弯omycetes(浮霉菌门)差异性显著,其他菌门差异性不显著;Actoteobacteria(变形菌门)、Acidobacteria(酸杆菌纲)、Firmicutes(相关性,其他菌门与深耕处理相关性较弱,或呈现不相关性;Act较耕作前略有不同,成为土壤中第一大优势菌门,占 DCK 土SCK 土壤中稍有降低,相对丰度占细菌总丰富度的 29.74%。
图 3-9 细菌优势菌门在 2 种施肥处理下变化的差异显著性分析 3-9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acterial phylums under two fertilization trea10 表示两种不同耕作方式下对照组土壤细菌菌门变化的差异显著性eria(放线菌门)、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Gemmatimonadetes(芽tes(拟杆菌门)、Unclassified-k-norank(未被归类的序列)、Firmicutes(robia(疣微菌门)在不同处理间变化差异极显著,Chloroflexi(绿弯菌nctomycetes(浮霉菌门)差异性显著,其他菌门差异性不显著;Actino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Acidobacteria(酸杆菌纲)、Firmicutes(厚正相关性,其他菌门与深耕处理相关性较弱,或呈现不相关性;Actin化较耕作前略有不同,成为土壤中第一大优势菌门,占 DCK 土壤 SCK 土壤中稍有降低,相对丰度占细菌总丰富度的 29.7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激发式秸秆还田对麦季潮土团聚体中酶活性的影响[J]. 赵永超,李晓鹏,闫一凡,王一明,刘建立. 土壤. 2018(03)
[2]连续施用生物有机肥对草地生物量及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J]. 张风革,霍云倩,孙艺,肖燕,杨高文,张英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8(02)
[3]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J]. 郭海斌,张军刚,王文文,冯晓曦,王成业,白冬,杨永乾. 农业科技通讯. 2017(12)
[4]红壤丘陵区旱地和水旱轮作地土壤中纤维素降解功能微生物群落特征[J]. 王雨晴,陈香碧,董明哲,冯书珍,胡亚军,苏以荣,葛体达,张振华,李巧云.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7(10)
[5]黑龙江省土壤退化成因及其对农业的影响[J]. 代云超,杨晓强,张志国,刘丹,高永刚. 现代化农业. 2017(10)
[6]施肥方式对黄瓜连作土壤微生物区系及多样性的动态影响[J]. 张洋,李青,梅丽娟,赵海涛,封克,胡建. 江苏农业科学. 2017(14)
[7]保护性耕作对土壤酶活性动态变化的影响[J]. 胡一. 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 2017(03)
[8]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黄瓜产量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 罗佳,刘丽珠,王同,严少华,卢信,范如芹,张振华.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6(05)
[9]施肥方式对土壤CO2释放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进展[J]. 周运来,张振华,钱晓晴,严少华,罗佳,卢信,刘丽珠,范如芹. 江苏农业学报. 2016(02)
[10]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进展[J]. 饶霜,卢阳,黄飞,蔡一霞,蔡昆争.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6(01)
博士论文
[1]生物炭施用对东北黑土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D]. 姚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7
[2]耕作模式与施氮量对土壤质量及冬小麦产量的调控效应[D]. 陈金.山东农业大学 2017
[3]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微生物在黑土有机碳固定中的作用研究[D]. 孙冰洁.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6
[4]黄土丘陵区草地生态系统典型植物枯落物分解特征研究[D]. 薛志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
[5]吉林西部稻田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对碳变化响应机制研究[D]. 李忠和.吉林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生物炭对淹水土壤中铁还原过程的影响及对减弱土壤盐渍化的贡献[D]. 唐珺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
[2]华西雨屏区天然次生林及其人工更新后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研究[D]. 李小清.四川农业大学 2014
[3]稻麦轮作体系下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D]. 倪添.南京农业大学 2013
[4]东北黑土区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D]. 向新华.东北林业大学 2013
[5]应用PCR-DGGE方法研究毛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其遗传多样性[D]. 王奇赞.浙江林学院 2009
[6]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纤维素分解菌及其酶活性的影响[D]. 曹文亮.甘肃农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11313
【文章来源】: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细菌相对丰度Venn图
图 3-9 细菌优势菌门在 2 种施肥处理下变化的差异显著性分析9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acterial phylums under two fertilization tr 表示两种不同耕作方式下对照组土壤细菌菌门变化的差异显著ia(放线菌门)、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Gemmatimonadetes((拟杆菌门)、Unclassified-k-norank(未被归类的序列)、Firmicutebia(疣微菌门)在不同处理间变化差异极显著,Chloroflexi(绿弯omycetes(浮霉菌门)差异性显著,其他菌门差异性不显著;Actoteobacteria(变形菌门)、Acidobacteria(酸杆菌纲)、Firmicutes(相关性,其他菌门与深耕处理相关性较弱,或呈现不相关性;Act较耕作前略有不同,成为土壤中第一大优势菌门,占 DCK 土SCK 土壤中稍有降低,相对丰度占细菌总丰富度的 29.74%。
图 3-9 细菌优势菌门在 2 种施肥处理下变化的差异显著性分析 3-9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acterial phylums under two fertilization trea10 表示两种不同耕作方式下对照组土壤细菌菌门变化的差异显著性eria(放线菌门)、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Gemmatimonadetes(芽tes(拟杆菌门)、Unclassified-k-norank(未被归类的序列)、Firmicutes(robia(疣微菌门)在不同处理间变化差异极显著,Chloroflexi(绿弯菌nctomycetes(浮霉菌门)差异性显著,其他菌门差异性不显著;Actino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Acidobacteria(酸杆菌纲)、Firmicutes(厚正相关性,其他菌门与深耕处理相关性较弱,或呈现不相关性;Actin化较耕作前略有不同,成为土壤中第一大优势菌门,占 DCK 土壤 SCK 土壤中稍有降低,相对丰度占细菌总丰富度的 29.7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激发式秸秆还田对麦季潮土团聚体中酶活性的影响[J]. 赵永超,李晓鹏,闫一凡,王一明,刘建立. 土壤. 2018(03)
[2]连续施用生物有机肥对草地生物量及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J]. 张风革,霍云倩,孙艺,肖燕,杨高文,张英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8(02)
[3]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J]. 郭海斌,张军刚,王文文,冯晓曦,王成业,白冬,杨永乾. 农业科技通讯. 2017(12)
[4]红壤丘陵区旱地和水旱轮作地土壤中纤维素降解功能微生物群落特征[J]. 王雨晴,陈香碧,董明哲,冯书珍,胡亚军,苏以荣,葛体达,张振华,李巧云.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7(10)
[5]黑龙江省土壤退化成因及其对农业的影响[J]. 代云超,杨晓强,张志国,刘丹,高永刚. 现代化农业. 2017(10)
[6]施肥方式对黄瓜连作土壤微生物区系及多样性的动态影响[J]. 张洋,李青,梅丽娟,赵海涛,封克,胡建. 江苏农业科学. 2017(14)
[7]保护性耕作对土壤酶活性动态变化的影响[J]. 胡一. 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 2017(03)
[8]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黄瓜产量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 罗佳,刘丽珠,王同,严少华,卢信,范如芹,张振华.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6(05)
[9]施肥方式对土壤CO2释放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进展[J]. 周运来,张振华,钱晓晴,严少华,罗佳,卢信,刘丽珠,范如芹. 江苏农业学报. 2016(02)
[10]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进展[J]. 饶霜,卢阳,黄飞,蔡一霞,蔡昆争.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6(01)
博士论文
[1]生物炭施用对东北黑土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D]. 姚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7
[2]耕作模式与施氮量对土壤质量及冬小麦产量的调控效应[D]. 陈金.山东农业大学 2017
[3]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微生物在黑土有机碳固定中的作用研究[D]. 孙冰洁.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6
[4]黄土丘陵区草地生态系统典型植物枯落物分解特征研究[D]. 薛志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
[5]吉林西部稻田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对碳变化响应机制研究[D]. 李忠和.吉林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生物炭对淹水土壤中铁还原过程的影响及对减弱土壤盐渍化的贡献[D]. 唐珺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
[2]华西雨屏区天然次生林及其人工更新后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研究[D]. 李小清.四川农业大学 2014
[3]稻麦轮作体系下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D]. 倪添.南京农业大学 2013
[4]东北黑土区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D]. 向新华.东北林业大学 2013
[5]应用PCR-DGGE方法研究毛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其遗传多样性[D]. 王奇赞.浙江林学院 2009
[6]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纤维素分解菌及其酶活性的影响[D]. 曹文亮.甘肃农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113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3511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