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金丝猴投食群与野生群秋冬季肠道寄生虫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2 10:04
人为活动对野生非人灵长类寄生虫与寄主之间的影响是很重要的研究领域,特别是对灵长类的保护和与之接触的人类都有显著意义。非人灵长类肠道寄生虫承载量长期处于过高水平会降低非人灵长类的免疫来力,降低非人灵长类的繁殖力率、出生率等,从而影响了非人灵长类个体健康和种群稳定,同时,某些非人灵长类携带的疾病也会影响到人类健康。因此,肠道寄生虫的检测被当做非人灵长类健康指标,对于那些与人类接触密切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来说,定期检查其粪便肠道寄生虫种类、检测率对于其身体健康监测尤为重要。2011年10月至2012年11月,以湖北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龙潭区域(110°18′E,31°29′N)的人工投食的川金丝猴群(Rhinopithecus roxellana)、神农架野生川金丝猴以及四川白河国家保护区的野生川金丝猴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野生群和投食生态旅游群新鲜粪便,对其粪便肠道寄生虫种类、感染率等进行分析,确定:投食/半放养、野生猴群常见寄生虫种类、种类以及检出率差异,并从中分析可能感染、传播途径,以探讨如何切断传播途径,减少传播风险,研究结果如下:神农架川金丝猴投食群肠道寄生虫在种类和数量上都要显著高...
【文章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与意义
1.3 川金丝猴的分类和生物学特性
1.4 常见非人灵长类寄生虫及危害
1.4.1 原虫
1.4.2 线虫
1.5 常见寄生虫感染途径
1.5.1 土,水和食物
1.5.2 社会交往
1.5.3 媒介传播
1.6 影响肠道寄生虫感染因素
1.7 肠道寄生虫的基本检测方法
1.7.1 目视检查
1.7.2 直接涂片法
1.7.3 浓集法
1.7.4 永久染色涂片法
1.7.5 特殊检测法
1.8 研究内容
2 方法
2.1 研究地概况
2.1.1 研究地点
2.1.2 研究地点气候条件及植被类型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方法
2.3.1 预研究
2.3.2 样本采集与处理
2.3.3 数据分析方法
3 结果
3.1 野外群与投食群川金丝猴猴群肠道寄生虫种类
3.2 野外群与投食群川金丝猴肠道寄生虫承载量
4 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利用红外相机调查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物种[J]. 刘芳,李迪强,吴记贵. 生态学报. 2012(03)
[2]湖北省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就地保护的研究[J]. 葛继稳,雷耘,杨敬元.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02)
[3]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金丝猴分布及其种群数量变动的分析[J]. 何鹏举. 动物学杂志. 1996(05)
本文编号:3511465
【文章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与意义
1.3 川金丝猴的分类和生物学特性
1.4 常见非人灵长类寄生虫及危害
1.4.1 原虫
1.4.2 线虫
1.5 常见寄生虫感染途径
1.5.1 土,水和食物
1.5.2 社会交往
1.5.3 媒介传播
1.6 影响肠道寄生虫感染因素
1.7 肠道寄生虫的基本检测方法
1.7.1 目视检查
1.7.2 直接涂片法
1.7.3 浓集法
1.7.4 永久染色涂片法
1.7.5 特殊检测法
1.8 研究内容
2 方法
2.1 研究地概况
2.1.1 研究地点
2.1.2 研究地点气候条件及植被类型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方法
2.3.1 预研究
2.3.2 样本采集与处理
2.3.3 数据分析方法
3 结果
3.1 野外群与投食群川金丝猴猴群肠道寄生虫种类
3.2 野外群与投食群川金丝猴肠道寄生虫承载量
4 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利用红外相机调查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物种[J]. 刘芳,李迪强,吴记贵. 生态学报. 2012(03)
[2]湖北省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就地保护的研究[J]. 葛继稳,雷耘,杨敬元.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02)
[3]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金丝猴分布及其种群数量变动的分析[J]. 何鹏举. 动物学杂志. 1996(05)
本文编号:35114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3511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