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反刍幼畜人工初乳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2-01-26 15:22
  反刍动物母畜的胎盘结构复杂,母源抗体不能转移给胎儿,新生仔畜需通过吸吮初乳才能获得被动免疫。由于母畜自身营养状况、胎次、一胎多羔等原因可能会导致反刍幼畜出生后初乳摄入不足,被动免疫转移不全而出现幼畜早期免疫力差、抗病力弱、死亡率高、生长速度缓慢、育肥周期延长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探究反刍动物新生幼畜被动免疫,研究开发人工初乳,保证幼畜健康快速生长,对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查阅近年来国内外该领域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概述了反刍动物初乳的营养特性及其免疫活性成分,被动免疫转移的衡量指标、影响因素以及被动免疫转移不全对生产的影响及解决办法,旨在为外源免疫球蛋白在反刍幼畜早期营养中的进一步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文章来源】:动物营养学报. 2020,32(09)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反刍动物初乳的营养特性
2 反刍幼畜被动免疫转移的衡量指标
3 反刍幼畜被动免疫转移的影响因素
    3.1 初乳的质量
    3.2 饲喂时间
    3.3 饲喂量
    3.4 Ig的吸收效率
4 被动免疫转移不全对生产的影响及解决办法
5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犊牛人工哺乳技术及注意事项[J]. 李金莲.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19(06)
[2]浅议羔羊的饲养管理[J]. 王建蓉,刘洪英.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8(07)
[3]牛初乳质量及犊牛饲喂初乳的管理技术[J]. 李墨林,付太银,周磊,王红,孟凡明.  中国畜牧业. 2016(13)
[4]初乳品质的鉴定及影响因素[J]. 杨萌,杨君香,李胜利,曹志军.  中国畜牧杂志. 2012(14)
[5]被动免疫对羔羊早期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影响[J]. 照日格图,敖长金.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0(07)
[6]水牛初乳中免疫因子和生长因子质量浓度的研究[J]. 陈瑞芳,王士长,李兴芳,姜伟伟,陈小亮,黄怡.  中国乳品工业. 2010(03)
[7]高效液相色谱在牛初乳成分分离检测中的应用[J]. 马燕芬,陈志伟.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07(02)
[8]免疫球蛋白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J]. 谭江宁.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4(05)
[9]初乳中的细胞因子及其生物学功能[J]. 刘惠芳,周安国.  饲料博览. 2001(12)
[10]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免疫作用[J]. 李勤凡,蒿迈道.  国外兽医学.畜禽疾病. 1996(04)

博士论文
[1]中国人乳和牛乳防御素含量特征及功能研究[D]. 王晓芳.上海交通大学 2014
[2]莎能奶山羊初乳理化性质及其免疫球蛋白(IgG)的研究[D]. 杨晓宇.陕西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饲喂初乳对犊牛被动免疫失败率影响的探究[D]. 李青.山东农业大学 2014
[2]补喂绵羊瘤胃液制备物对1~35日龄羔羊、犊牛增重和血浆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D]. 张俐华.新疆农业大学 2013
[3]不同季节牛初乳对新生犊牛被动免疫影响的研究[D]. 马燕芬.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6
[4]新生羔羊高效人工初乳的研究[D]. 照日格图.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6107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36107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9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