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旋毛虫核酸酶的性质及其在旋毛虫逃避METs中的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09 03:07
  先天性免疫细胞胞外诱捕(extracellular traps, ETs)是新近发现的一种非吞噬依赖的先天性免疫胞外防御机制,存在于脊椎动物甚至是无脊椎动物的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中,是一种以自身DNA和多种颗粒蛋白组成的纤维状结构,该结构可捕获细菌、真菌、病毒和原虫等病原微生物以限制其在体内扩散,并通过高浓度毒性蛋白将其杀灭,但目前为止尚未见线虫诱发ETs的相关报道。旋毛虫是一种典型的人兽共患寄生线虫,其感染特点之一就是虽然在病灶处可见嗜酸性粒细胞等浸润和募集现象,却无明显可见的炎性反应,即宿主先天性免疫细胞在旋毛虫感染初期呈现免疫功能缺失状态。此外,研究证实了A族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细菌能够分泌核酸酶降解ETs的主要骨架DNA以逃避ETs杀伤机制。2011年公布的旋毛虫基因组显示,旋毛虫拥有125种庞大的DNase II家族蛋白,并且一半以上的基因被认为编码排泄/分泌产物(excretion/secretion products, ESP)。因此,推断旋毛虫可能通过分泌DNase II降解先天性免疫细胞ETs从而逃避宿主的先天性免疫防... 

【文章页数】:12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先天性免疫细胞胞外诱捕网的研究进展
        1.1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1.2 中性粒细胞之外的先天性免疫细胞胞外诱捕网
        1.3 ETs 形成的分子机制
        1.4 ETs 在宿主防御中的作用
        1.5 病原体逃避 ETs 防御的策略
        1.6 ETs 与自身免疫和炎性疾病
        1.7 展望
    第二章 细胞凋亡中相关的酸性核酸內切酶的研究进展
        2.1 细胞凋亡的相关 DNase
        2.2 DNase I 及其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2.3 细胞 pH 稳态与细胞凋亡
        2.4 酸性 DNase
        2.5 DNase IIα、DNase IIβ和 L-DNase II
        2.6 DNase II 功能研究的模型
        2.7 展望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旋毛虫对小鼠巨噬细胞 METS的诱导作用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2 实验结果
        1.3 讨论
        1.4 小结
    第二章 旋毛虫核酸酶的性质及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2 实验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旋毛虫 PLANCITOXIN-1-LIKE基因的性质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实验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PAD4参与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的抗菌作用[J]. 周剑涛,丁海峰,姚振国.  生命的化学. 2012(01)



本文编号:37146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37146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1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