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胰阔盘吸虫分子种系发生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22 19:06
  胰阔盘吸虫(Eurytrema pancreaticum)主要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胰脏、胰管内,破坏动物的胰腺或阻塞胰管,引起胰阔盘吸虫病。动物感染后会出现消瘦、贫血、水肿及消化功能障碍,导致生产性能下降,严重感染者会引起死亡。胰阔盘吸虫病呈全球分布,对反刍动物危害严重,给畜牧业生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另外,胰阔盘吸虫还可寄生于人,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病原。目前对胰阔盘吸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虫体形态结构、发育过程及胰阔盘吸虫病的流行病学、诊断和综合防治等传统寄生虫学方面;在分子水平上仅对核糖体18S和小RNA进行了研究,对核糖体全序列和线粒体全基因组的研究还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针对这一空白展开研究。 首先,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获得5条胰阔盘吸虫的核糖体全序列,对5个核糖体全序列的大小、基因组成、碱基组成等进行分析,并基于18S核糖体序列构建系统发生树,分析胰阔盘吸虫与其他吸虫间的进化关系。其次,扩增胰阔盘吸虫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对全基因组进行序列分析,构建系统发生树,探讨胰阔盘吸虫在吸虫中的系统发生位置。结果表明:扩增获得的5个核糖体全序列长度为8306831...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胰阔盘吸虫病
    1.1.1 病原
    1.1.2 胰阔盘吸虫形态特征
    1.1.3 生活史
    1.1.4 流行病学
    1.1.5 阔盘吸虫病的症状及危害
    1.1.6 阔盘吸虫病的防控
1.2 吸虫核糖体 DNA 研究进展
    1.2.1 吸虫 18S、5.8S、28S 核糖体序列的研究进展
    1.2.2 吸虫核糖体 DNA 内转录间隔区(ITS)的研究进展
    1.2.3 吸虫核糖体 DNA 基因内间隔区(IGS)的研究进展
1.3 吸虫线粒体基因组研究进展
    1.3.1 吸虫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完成概况
    1.3.2 吸虫线粒体基因组的一般特征
    1.3.3 rDNA 和线粒体 DNA 在吸虫系统发生方面的研究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胰阔盘吸虫核糖体全序列分析及系统发生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
    2.2.1 胰阔盘吸虫 18S(Epr1)核糖体序列 PCR 扩增
    2.2.2 胰阔盘吸虫 18S-28S(Epr2)核糖体序列 PCR 扩增
    2.2.3 胰阔盘吸虫 28S-1(Epr3)核糖体序列 PCR 扩增
    2.2.4 胰阔盘吸虫 28S-2(Epr4)核糖体序列 PCR 扩增
    2.2.5 胰阔盘吸虫 28S-18S(Epr5)核糖体序列 PCR 扩增
    2.2.6 胰阔盘吸虫核糖体全序列分析
    2.2.7 基于胰阔盘吸虫 18S 核糖体序列构建系统发生树
2.3 讨论
    2.3.1 胰阔盘吸虫核糖体全序列的结构特征
    2.3.2 以 18S 核糖体序列构建的系统发生树 第三章 胰阔盘吸虫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及系统发生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
    3.2.1 胰阔盘吸虫各基因序列 PCR 扩增及鉴定
    3.2.2 胰阔盘吸虫线粒体全基因组分析
3.3 讨论
    3.3.1 胰阔盘吸虫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特征
    3.3.2 蛋白编码基因特征
    3.3.3 核糖体基因和 tRNA 基因
    3.3.4 非编码区
    3.3.5 系统进化分析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37481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37481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0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