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o与Mmc葡萄糖和核苷酸代谢通路的转录组分析对Mo培养基改良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19 00:04
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Mo)是引起绵羊、山羊呼吸系统感染并导致非典型性肺炎的主要病原菌,给全球养羊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接种疫苗是防治该病最为有效的方式,而制约疫苗行业发展的瓶颈是Mo大量体外培养难的问题,因此,如何提高Mo的生长滴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我国,羊支原体性肺炎主要由绵羊肺炎支原体和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Mycoplasma mycoides subsp.capri,Mmc)引起。但在相同培养条件下,Mmc较Mo具有易于培养,生长滴度高等优势。因此,本研究采用Illumina公司的HiSeq测序平台分别对Mo NM-151分离株和Mmc PG3标准株不同生长阶段(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的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RNA-seq)及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分析比较测序结果,在基因层面找出Mmc易于Mo培养的关键因素,并以此为依据提出Mo培养基的改良方案,并通过培养试验进行验证。1.结合差异表达基因富集的KEGG PATHWAY和通路中部分基因的RPKM值对Mo NM-151分离株和Mmc PG3标准株的转录组测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发现葡萄糖...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支原体研究进展
1.2 支原体的生物学特性
1.2.1 分类学和形态学特征
1.2.2 培养特性及染色
1.2.3 遗传特性
1.2.4 支原体的抗性
1.3 支原体的致病机理
1.4 支原体的流行概况
1.4.1 流行病学
1.4.2 临床症状
1.4.3 病理变化
1.5 实验室诊断
1.5.1 病原的分离培养
1.5.2 免疫学诊断
1.5.3 分子生物学诊断
1.6 防治
1.7 转录组测序技术的研究概况
1.8 Mo培养基的研究概况
1.9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2 研究一MoNM-151株与MmcPG3株转录组数据的分析比较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葡萄糖代谢
2.3.2 核苷酸代谢
2.4 讨论
2.4.1 葡萄糖代谢
2.4.3 核苷酸代谢
2.5 小结
3 研究二添加葡萄糖、丝氨酸的培养效果
3.1 试验材料
3.1.1 菌种来源
3.1.2 主要试剂
3.1.3 主要仪器设备
3.2 试验方法
3.2.1 培养基的配制
3.2.2 Mo的接种及培养
3.2.3 测量OD630nm值最佳离心时间的筛选
3.2.4 Mo生长滴度的测定
3.2.5 pH值的测定
3.2.6 OD630nm值的测定
3.2.7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最佳离心时间的筛选
3.3.2 生长曲线的绘制
3.3.3 pH值的测定
3.3.4 OD630nm值的测定
3.4 讨论
3.5 小结
4 研究三缓冲体系的筛选及Mo培养基的改良
4.1 缓冲体系的筛选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3 结果与分析
4.1.4 讨论
4.2 Mo培养基的改良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方法
4.2.3 结果与分析
4.2.4 讨论
4.3 改良培养基初始pH值的影响
4.3.1 试验材料
4.3.2 试验方法
4.3.3 Mo的接种及培养
4.3.4 结果与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5 总体讨论
6 全文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764133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支原体研究进展
1.2 支原体的生物学特性
1.2.1 分类学和形态学特征
1.2.2 培养特性及染色
1.2.3 遗传特性
1.2.4 支原体的抗性
1.3 支原体的致病机理
1.4 支原体的流行概况
1.4.1 流行病学
1.4.2 临床症状
1.4.3 病理变化
1.5 实验室诊断
1.5.1 病原的分离培养
1.5.2 免疫学诊断
1.5.3 分子生物学诊断
1.6 防治
1.7 转录组测序技术的研究概况
1.8 Mo培养基的研究概况
1.9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2 研究一MoNM-151株与MmcPG3株转录组数据的分析比较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葡萄糖代谢
2.3.2 核苷酸代谢
2.4 讨论
2.4.1 葡萄糖代谢
2.4.3 核苷酸代谢
2.5 小结
3 研究二添加葡萄糖、丝氨酸的培养效果
3.1 试验材料
3.1.1 菌种来源
3.1.2 主要试剂
3.1.3 主要仪器设备
3.2 试验方法
3.2.1 培养基的配制
3.2.2 Mo的接种及培养
3.2.3 测量OD630nm值最佳离心时间的筛选
3.2.4 Mo生长滴度的测定
3.2.5 pH值的测定
3.2.6 OD630nm值的测定
3.2.7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最佳离心时间的筛选
3.3.2 生长曲线的绘制
3.3.3 pH值的测定
3.3.4 OD630nm值的测定
3.4 讨论
3.5 小结
4 研究三缓冲体系的筛选及Mo培养基的改良
4.1 缓冲体系的筛选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3 结果与分析
4.1.4 讨论
4.2 Mo培养基的改良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方法
4.2.3 结果与分析
4.2.4 讨论
4.3 改良培养基初始pH值的影响
4.3.1 试验材料
4.3.2 试验方法
4.3.3 Mo的接种及培养
4.3.4 结果与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5 总体讨论
6 全文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7641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3764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