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绒山羊次级毛囊年周期变化规律及其相关生物钟基因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19 16:00
辽宁绒山羊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形成的绒肉兼用型绒山羊地方品种,其次级毛囊所产绒毛具有羊绒品质好、产量高、绒纤维细长、遗传性状稳定等特点。毛囊作为皮肤的附属器官,持续性地经历生长期、退行期和休止期三个时期循环过程。毛囊的这种周期性循环可能与同样具有周期性循环规律的生物钟基因息息有关。本研究通过采集辽宁绒山羊公母各4只,12个月(从上一年6月份到第二年5月份)的皮肤样本,研究了辽宁绒山羊次级毛囊周期性变化规律,生物钟基因(Bmall、Clock、Dbp、Cryl、Nrldl)参与调控辽宁绒山羊次级毛囊周期性变化、促进绒毛生长之间的关系,以及核心生物钟基因Bmall在细胞水平上研究,试验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不同月份的毛囊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后观察不同月份辽宁绒山羊次级毛囊形态特征。结果表明:辽宁绒山羊次级毛囊呈现出周期性生长变化规律,可划分为5个时期,分别是退行期前期(1月份)、退行期(2月份)、休止期(3-4月份)、生长期前期(5-7月份)和生长期(8-12月份)。该研究更加详细地阐述了辽宁绒山羊一年内次级毛囊的变化规律,为选择最佳绒毛收获时间,研...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辽宁绒山羊遗传资源
1.2 辽宁绒山羊毛被特点
1.3 毛囊
1.4 生物钟基因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辽宁绒山羊皮肤次级毛囊年周期性变化规律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辽宁绒山羊生物钟相关基因在皮肤中表达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3 实验方法
3.4 实验结果
3.5 讨论
3.5.1 不同月份生物钟基因mRNA的表达
第四章 Bmall基因克隆及其真核表达载体构建
4.1 材料与方法
4.2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4 讨论
第五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本文编号:3765536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辽宁绒山羊遗传资源
1.2 辽宁绒山羊毛被特点
1.3 毛囊
1.4 生物钟基因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辽宁绒山羊皮肤次级毛囊年周期性变化规律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辽宁绒山羊生物钟相关基因在皮肤中表达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3 实验方法
3.4 实验结果
3.5 讨论
3.5.1 不同月份生物钟基因mRNA的表达
第四章 Bmall基因克隆及其真核表达载体构建
4.1 材料与方法
4.2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4 讨论
第五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本文编号:37655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3765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