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源枝孢样枝孢霉侵染小鼠皮肤的病理学过程
发布时间:2023-09-14 00:41
将18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0只。在试验组小鼠两腹侧壁对称取2个点皮下注射大熊猫源枝孢样枝孢霉菌悬液(1×106 cfu/mL),接种12 h后(第1天),观察小鼠体况、接种部位表现,最后处死小鼠并取其接种部位的皮肤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和逆培养,用Image–Pro Plus 6.0统计病理切片中单位面积内免疫细胞数、孢子数和菌丝数,之后每隔24 h按上述步骤同样处理和观察。结果表明:接种后第1~8天小鼠体表特征变化不明显,小鼠机体免疫细胞由大量聚集到逐步减少,孢子与菌丝数由多到少又逐渐增加,处于萌发生长阶段;接种后第9~10天,接种部位出现小红斑,皮肤出现结节状损伤,各器官之间未粘连,其余症状不明显,免疫细胞持续增多;接种后第11~25天,接种部位红斑面积增大,损伤加大,颜色变深,有增生物,小鼠出现瘙痒症状,饮食明显减少,免疫细胞持续增多后逐步减少,孢子与菌丝数减少后急剧增加,再减少后又急剧增加,在第17、25天出现2次高峰;接种后第26天后小鼠饮食持续减少,接种部位出现局部坏死、黏膜粘连等症状,孢子和菌丝数逐渐减少至无。可见,枝孢样枝孢...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菌种
1.1.2 供试动物
1.2 方法
1.2.1 菌悬液的配制
1.2.2 试验动物分组和处理
1.2.3 剖解及病理学观察
1.2.4 统计分析
1.2.5 组织逆培养并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鼠体况观察及剖检结果
2.2 真菌逆培养结果
2.3 小鼠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本文编号:3846215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菌种
1.1.2 供试动物
1.2 方法
1.2.1 菌悬液的配制
1.2.2 试验动物分组和处理
1.2.3 剖解及病理学观察
1.2.4 统计分析
1.2.5 组织逆培养并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鼠体况观察及剖检结果
2.2 真菌逆培养结果
2.3 小鼠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本文编号:38462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384621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