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源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毒力基因检测及敏感药物筛选
发布时间:2023-12-24 12:30
大肠杆菌是普遍存在自然界中的细菌,一般情况下不致病,但一些血清型、毒力因子等具有致病性,能引起人和动物共同感染,是人畜共患病原菌。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导致的仔猪黄痢、仔猪白痢、仔猪水肿,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抗生素滥用引发的耐药性问题,更是使当前生猪大肠杆菌病的防控愈发的困难。2018年2月份-8月份,闽西地区出现不同规模化猪场发生不明原因引起的仔猪腹泻率明显增高的现象,给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确定造成本次疫情的病原菌,本研究采集发病仔猪的组织样品进行了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种系发育分析、毒力基因检测及敏感药物筛选等研究,以期为该地区生猪大肠杆菌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猪源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种系发育分群:通过细菌培养及染色、生化试验、16S rRNA序列分析等方法,本研究自采集的62份腹泻仔猪组织样品中共分离、鉴定出44株大肠杆菌,分离率为70.97%;种系发育分群结果显示,44株猪源大肠杆菌中有26株为A群、12株为B1群、4株为B2群、2株为D群,表明本研究分离的44株大肠杆菌主要以共生群为主,占总分离菌数的86.36%(38/4...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英文缩略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大肠杆菌的研究进展
1.1 大肠杆菌的流行病学
1.2 大肠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1.2.1 大肠杆菌的培养特点
1.2.2 大肠杆菌的生化特点
1.2.3 大肠杆菌的血清型
1.3 大肠杆菌种系发育群的研究
1.4 大肠杆菌毒力因子
1.4.1 黏附素
1.4.2 肠毒素
1.4.3 外膜蛋白
1.4.4 铁转运系统
1.4.5 耶尔森毒力岛
2.猪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
2.1 大肠杆菌的耐药现状
3.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猪源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及种系发育分群
1.材料
1.1 样品来源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2.方法
2.1 猪源大肠杆菌分离培养
2.2 猪源大肠杆菌DNA的制备
2.3 猪源大肠杆菌的鉴定
2.3.1 革兰氏染色
2.3.2 生化反应鉴定
2.3.3 16S rRNA PCR扩增与序列测定
2.3.4 猪源大肠杆菌种系发育分群
2.5 菌株的保存
3.结果
3.1 猪源大肠杆菌分离培养结果
3.2 猪源大肠杆菌生化鉴定结果
3.3 猪源大肠杆菌16S r RNA PCR扩增结果
3.4 猪源大肠杆菌种系发育分群结果
4.讨论
第三章 猪源大肠杆菌毒力基因的检测
1.材料
1.1 受试菌株
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1.3 引物的合成
2.方法
2.2 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毒力基因的检测
2.3 禽源致病性大肠杆菌毒力基因的检测
3.结果
3.1 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3.2 禽源致病性大肠杆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4.讨论
第四章 猪源大肠杆菌耐药性分析
1.材料
1.1 菌株
1.2 抗菌药物
1.3 引物的合成
1.4 主要试剂
1.5 主要仪器
2.方法
2.1 药敏试验
2.1.1 受试药液的配制及稀释
2.1.2 菌液的配制
2.1.3 MIC的测定
2.1.4 药敏结果判定
2.2 猪源大肠杆菌耐药基因的检测
2.2.1 氯霉素类药物相关耐药基因floR的检测
2.2.2 β-内酰胺酶类药物相关耐药基因的检测
3.结果
3.1 猪源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
3.1.1 耐药率
3.1.2 多重耐药情况
3.2 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3.2.1 氯霉素类药物相关耐药基因floR检测结果
3.2.2 β-内酰胺酶类药物相关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3.2.4 猪源大肠杆菌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相关性分析
4.讨论
第五章 猪源大肠杆菌致病性初步研究
1.材料
1.1 受试菌株
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2.方法
2.1 小鼠致病性试验
2.2 病理组织切片的制作
3.结果
3.1 致病性试验结果
3.1.1 小鼠临床症状与病理剖检结果
3.1.2 组织病理切片显微镜观察结果
4.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74512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英文缩略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大肠杆菌的研究进展
1.1 大肠杆菌的流行病学
1.2 大肠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1.2.1 大肠杆菌的培养特点
1.2.2 大肠杆菌的生化特点
1.2.3 大肠杆菌的血清型
1.3 大肠杆菌种系发育群的研究
1.4 大肠杆菌毒力因子
1.4.1 黏附素
1.4.2 肠毒素
1.4.3 外膜蛋白
1.4.4 铁转运系统
1.4.5 耶尔森毒力岛
2.猪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
2.1 大肠杆菌的耐药现状
3.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猪源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及种系发育分群
1.材料
1.1 样品来源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2.方法
2.1 猪源大肠杆菌分离培养
2.2 猪源大肠杆菌DNA的制备
2.3 猪源大肠杆菌的鉴定
2.3.1 革兰氏染色
2.3.2 生化反应鉴定
2.3.3 16S rRNA PCR扩增与序列测定
2.3.4 猪源大肠杆菌种系发育分群
2.5 菌株的保存
3.结果
3.1 猪源大肠杆菌分离培养结果
3.2 猪源大肠杆菌生化鉴定结果
3.3 猪源大肠杆菌16S r RNA PCR扩增结果
3.4 猪源大肠杆菌种系发育分群结果
4.讨论
第三章 猪源大肠杆菌毒力基因的检测
1.材料
1.1 受试菌株
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1.3 引物的合成
2.方法
2.2 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毒力基因的检测
2.3 禽源致病性大肠杆菌毒力基因的检测
3.结果
3.1 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3.2 禽源致病性大肠杆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4.讨论
第四章 猪源大肠杆菌耐药性分析
1.材料
1.1 菌株
1.2 抗菌药物
1.3 引物的合成
1.4 主要试剂
1.5 主要仪器
2.方法
2.1 药敏试验
2.1.1 受试药液的配制及稀释
2.1.2 菌液的配制
2.1.3 MIC的测定
2.1.4 药敏结果判定
2.2 猪源大肠杆菌耐药基因的检测
2.2.1 氯霉素类药物相关耐药基因floR的检测
2.2.2 β-内酰胺酶类药物相关耐药基因的检测
3.结果
3.1 猪源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
3.1.1 耐药率
3.1.2 多重耐药情况
3.2 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3.2.1 氯霉素类药物相关耐药基因floR检测结果
3.2.2 β-内酰胺酶类药物相关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3.2.4 猪源大肠杆菌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相关性分析
4.讨论
第五章 猪源大肠杆菌致病性初步研究
1.材料
1.1 受试菌株
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2.方法
2.1 小鼠致病性试验
2.2 病理组织切片的制作
3.结果
3.1 致病性试验结果
3.1.1 小鼠临床症状与病理剖检结果
3.1.2 组织病理切片显微镜观察结果
4.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745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387451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