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北草地群落分布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06-08 10:07
本文关键词:辽西北草地群落分布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省的草地类型包括温性草甸草原类、温性草原类、暖性灌草丛类、暖性草丛类、山地草甸类、低地草甸类、沼泽类、疏林草地类和零星草地类的9大类型,草地组有34组,草地型有129个(吴孤樵等,1990)。但自从七十年代末的草地资源普查以来的30余年中一直没进行草地资源调查。为了掌握我省草地资源现状及变化趋势、收集基础数据,以辽西北地区(彰武县、康平县、昌图县、法库县)为范围,进行了草地植物资源调查,并分析了草地型变化。在此基础上,以位于彰武县北部的沈阳农业大学阿尔乡教学科研基地为平台,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草地群落分布与土壤因子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辽西北地区出现温性草原类、山地草甸类、低地草甸类3种草地类型共有植物193种,隶属于46科133属,普遍以禾本科(15.25%~21.43%)、菊科(13.82%-20.34%)、豆科植物(10.17%-16.07%)为优势植物。调查出现频度较高的草种有: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委陵菜(Potentilla chinensis)、白颖苔草(Carex rigescens)、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拂子茅(Calamagrostis epigeios)等,灌木有铁杆蒿(Artemisia sacrorum),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等;乔木有山里红(Crataegus pinnatifida)、榆(Ulmus pumila)、山杨(Populus davidiana)。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为主(47.46%~59.82%),其次为一年生草本(18%-37%),灌木占5%-18%,其中西部较多,乔木4.46~6.78%,与之相反。温性草甸类草原二年生草本几乎没有,山地存在白蔹(Ampelopsis japonica)的木质藤本。(2)现在有黄花蒿(Artemisia annua)、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型等草地型32个,相比1980年从数量上来说减少为1种,相差不大。但具体的草地型有很大差异,即1980年没有出现过具灌木类的草地型,而2015年新增具榛子树(Corylus heterophylla)、榆树(Ulmus pumila)、锐齿鼠李(Rhamnus arguta)的草地型,而草本植物类的草地型中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杂类草型,蟋蟀草(Eleusine indica)、杂类草型及结缕草(Zoysia japonica)、杂类草型等草地型消失。(3)3大不同草地类型的物种香农多样性排序为:低地草甸类(1.76)温性草原类(1.92)山地草甸类(1.94)。辛普森多样性排序为:低地草甸类(0.60)温性草原类(0.61)山地草甸类(0.64)。(4)阿尔乡草地中出现了除了本区特有的冰草(Agropyron desertorum)草地群落以外,还出现了假苇拂子茅(Calamagrostisps eudophragmites)和冷蒿(Artemisia frigida)为优势种的草地群落。(5)以土壤理化性为变量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后,第一主成分(PC1)的贡献率为37.92%,代表土壤pH值、全氮、全磷等化学性质。第二主成分贡献率为24.36%,反映了土壤颗粒组成结构有关。分析得出,冰草群落分布于砂粒含量少,黏粒含量相对高、全钾含量高的土壤中。假苇拂子茅群落分布于土壤pH、全氮、全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相对高的土壤中,而冷蒿群落恰恰相反。土壤全氮含量和土壤颗粒组成结构是影响3种群落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草地类型 植物资源 群落分布 土壤因子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812
【目录】:
- 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1 前言12-18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12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12-18
- 1.2.1 天然草地资源的调查研究12-15
- 1.2.2 植物群落与土壤因子关系的研究15-18
- 2 辽西北草地植物资源调查及群落结构分析18-39
- 2.1 研究区概况18-23
- 2.2 研究方法23-24
- 2.3 数据处理24-25
- 2.4 结果与分析25-38
- 2.4.1 草地群落结构25-33
- 2.4.2 群落多样性分析33-34
- 2.4.3 草地型分析34-38
- 2.5 讨论38-39
- 3 阿尔乡草地植物群落分布与土壤因子的关系39-49
- 3.1 研究区概况39-40
- 3.2 研究方法40
- 3.3 数据处理40
- 3.4 结果与分析40-47
- 3.4.1 3种植物群落的土壤理化性40-41
- 3.4.2 3种植物群落的主成分分析结果41-47
- 3.5 讨论47-49
- 结论49-51
- 参考文献51-57
- 附录57-72
- 致谢72-7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创业;刘高焕;刘庆生;曹铭昌;黄
本文编号:4321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43216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