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利用FTIR技术评定玉米秸秆营养价值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30 12:15

  本文关键词:利用FTIR技术评定玉米秸秆营养价值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试验旨在探求玉米秸秆不同部位的营养价值、内部分子结构以及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是否可以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技术对玉米秸秆不同部位的营养价值进行评定。试验采用常规化学分析方法并结合美国康奈尔大学净碳水化合物和净蛋白质体系(CNCPS)以及瘤胃降解试验对玉米秸秆不同部位(苞叶、叶片、叶鞘、茎皮和茎髓)的营养价值进行评定,同时,利用FTIR分析技术对玉米秸秆不同部位的分子结构进行分析,进而探求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玉米秸秆不同部位的营养价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玉米秸秆各部分中,叶片的CP、NDICP含量最高,茎髓的NPN和SCP含量最高,苞叶的NDF和半纤维素含量最高,茎皮的ADF和纤维素含量最高,结合CNCPS体系和瘤胃降解参数来看,玉米秸秆各部位中的苞叶、叶片和茎髓的营养价值较高,茎皮的营养价值最低。(2)玉米秸秆不同部位的蛋白质分子结构和碳水化合物分子结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叶片的α-螺旋与β-折叠峰高比最大,说明在玉米秸秆各部分中叶片的蛋白质营养价值较高。(3)通过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得出,玉米秸秆不同部位内部的分子结构与其营养价值之间有相关性。可以利用酰胺Ⅰ带与酰胺Ⅱ带峰高比、α-螺旋与β-折叠峰高比以及酰胺Ⅱ带峰高、峰面积对CP含量(R2=0.80,P0.0001)、NDICP含量(R2=0.95,P=0.0001)、ADICP含量(R2=0.60,P=0.0002)、蛋白组分中PC含量(R2=0.65,P=0.0004)以及DM有效降解率DMED(R2=0.48,P=0.0015)进行估测。可以利用CHO光谱区域峰1与峰3的高度比、峰2与峰3的高度比以及CELC与CHO峰面积比对CHO含量(R2=0.62,P0.0001)、NFC含量(R2=0.63,P0.0006)、纤维素含量(R2=0.64,P0.0001)、CA组分含量(R2=0.66,P=0.0003)、CB2组分含量(R2=0.61,P=0.0001)和NDF的有效降解率NDFED(R2=0.39,P=0.0060)进行估测。综上所述,玉米秸秆不同部位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分子结构与其营养价值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可以利用FTIR分析技术对秸秆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成分进行快速的分析、估测,其中,利用蛋白质分子结构光谱参数对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估测的效果较好。
【关键词】:玉米秸秆 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 FTIR 相关性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816.15
【目录】:
  • 摘要8-9
  • 英文摘要9-11
  • 1 前言11-17
  • 1.1 玉米秸秆的应用11-12
  • 1.1.1 我国玉米秸秆的利用现状11
  • 1.1.2 玉米秸秆的结构组成11
  • 1.1.3 玉米秸秆在反刍动物饲养上的应用11-12
  • 1.2 CNCPS体系12
  • 1.3 尼龙袋技术12-13
  • 1.4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技术13-16
  • 1.4.1 FTIR简介13
  • 1.4.2 FTIR技术在饲料检测中的应用13-15
  • 1.4.3 FTIR技术在其他研究领域的应用15-16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内容16-17
  • 2 材料与方法17-22
  • 2.1 玉米秸秆常规营养成分及CNCPS组分的测定17-18
  • 2.1.1 试验材料17
  • 2.1.2 测定指标及方法17
  • 2.1.3 计算方法17-18
  • 2.2 玉米秸秆瘤胃降解率的测定18-19
  • 2.2.1 试验材料18
  • 2.2.2 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18-19
  • 2.2.3 试验方法19
  • 2.2.4 测定指标19
  • 2.2.5 计算方法19
  • 2.3 FTIR光谱数据的采集及分析19-21
  • 2.3.1 试验材料19-20
  • 2.3.2 样品的制备与检测20-21
  • 2.4 数据统计分析21-22
  • 3 结果与分析22-40
  • 3.1 玉米秸秆及其不同部位的营养价值评定22-27
  • 3.1.1 玉米秸秆及其不同部位的常规化学成分22
  • 3.1.2 玉米秸秆及其不同部位的CNCPS组分22
  • 3.1.3 玉米秸秆及其不同部位的瘤胃降解特性22-27
  • 3.2 玉米秸秆及其不同部位的分子结构光谱参数27-28
  • 3.2.1 玉米秸秆及其不同部位的蛋白质分子结构光谱参数27
  • 3.2.2 玉米秸秆及其不同部位的碳水化合物分子结构光谱参数27-28
  • 3.3 玉米秸秆蛋白质结构与蛋白质营养价值之间的关系28-35
  • 3.3.1 玉米秸秆蛋白质结构与蛋白质化学成分及蛋白组分的关系28
  • 3.3.2 玉米秸秆蛋白质结构与瘤胃降解参数之间的关系28-35
  • 3.4 玉米秸秆碳水化合物结构与碳水化合物营养价值之间的关系35-40
  • 3.4.1 玉米秸秆碳水化合物结构与碳水化合物化学成分及组分的关系35
  • 3.4.2 玉米秸秆碳水化合物结构与瘤胃降解参数之间的关系35-40
  • 4 讨论40-46
  • 4.1 玉米秸秆及其不同部位的营养价值评定40-41
  • 4.1.1 玉米秸秆及其不同部位的常规营养成分40
  • 4.1.2 玉米秸秆及其不同部位的CNCPS组分40-41
  • 4.1.3 玉米秸秆及其不同部位的瘤胃降解特性41
  • 4.2 玉米秸秆及其不同部位的分子结构光谱特征41-42
  • 4.2.1 玉米秸秆及其不同部位的蛋白质分子结构光谱特征41-42
  • 4.2.2 玉米秸秆及其不同部位的碳水化合物分子结构光谱特征42
  • 4.3 玉米秸秆及其不同部位的分子结构与营养价值之间的关系42-46
  • 4.3.1 玉米秸秆蛋白质结构与蛋白质营养价值之间的关系42-44
  • 4.3.2 玉米秸秆碳水化合物结构与碳水化合物营养价值之间的关系44-46
  • 5 结论46-47
  • 致谢47-48
  • 参考文献48-55
  • 附录55-5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引福;嫩玉米早上市玉米芯育苗好[J];北京农业;2000年04期

2 唐劲驰,曹敏建,佟占昌;不同品种玉米与小麦间套作的比较试验[J];杂粮作物;2000年04期

3 朱浩军;对平凉地区玉米品种更新换代及布局的建议[J];甘肃农业科技;2000年10期

4 袁伯英;郑单14是个好玉米品种[J];河北农业;2000年03期

5 刘忠海,张忠军,姜玉国;选购玉米品种应遵循的原则[J];吉林农业;2000年02期

6 ;甜脆玉米品种简介[J];农村实用技术;2000年03期

7 胡远富,李世贵,冯存贵;玉米不同品种子粒脱水速度测定[J];现代化农业;2000年02期

8 郭自伟;墨西哥青割玉米的栽培[J];现代农业;2000年03期

9 ;水玉米问题有望解决[J];现代农业;2000年04期

10 于风刚 ,赵佳;种玉米算出了两笔帐[J];中国农垦;200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鹏飞;王甜甜;毛培;罗梅浩;;不同玉米品种丁布含量及其与抗螟性的关系[A];华中昆虫研究(第八卷)[C];2012年

2 刘祖荫;;发展玉米的加工利用技术提高玉米的综合经济效益[A];食品论文汇编[C];1985年

3 王春虎;陈士林;董娜;蒋爱凤;;豫北平原不同施氮量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A];中国农作制度研究进展2008[C];2008年

4 王宇翔;;玉米后期倒伏的易损性分析[A];天气、气候与可持续发展——河南省气象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唐红艳;;玉米品种精细化布局气象服务技术[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1气象与现代农业[C];2011年

6 刘治先;;我国优质专用玉米的发展策略[A];2003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刘治先;;优质专用玉米的发展策略[A];’2003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8 孙世贤;;种植业结构调整中的玉米生产问题[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协二○○三年学术年会农林水论文精选[C];2003年

9 刘翔;许志刚;;玉米品种对玉米细菌性枯萎病的抗性研究[A];外来有害生物检疫及防除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10 李鲁华;柳延涛;吕新;朱江;;绿洲玉米生态适应性的研究[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新疆现代农业论坛”论文专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吉林食品行业管理办公室调研组;吉林玉米大省做大玉米文章[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1年

2 记者 孔非;中国国际玉米产业博览会九月在长举行[N];长春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秦洪湖  通讯员  赵中文  肖 松;为了金色玉米香飘世界[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石岩;玉米品种多 购买早筹划[N];河南科技报;2006年

5 杨婷;国家3亿补贴玉米良种玉米价格将上扬[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6 孟宝林;玉米行情看好 今年庄稼咋种[N];牡丹江日报;2006年

7 吴守祥;玉米行情火爆的背后[N];期货日报;2006年

8 吉林粮食集团副总经理 姜建华;玉米价格稳中走高[N];期货日报;2006年

9 李茜;玉米投资正当红[N];上海金融报;2008年

10 才春林;笋玉米因专用而身贵[N];农民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红良;我国不同年代玉米品种及其亲本自交系产量和氮效率的变化趋势[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2 张红伟;玉米耐低磷的种质资源评价及耐低磷的遗传基础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3 刘永花;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积温需求定量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4年

4 岳辉;玉米自交系低磷耐性遗传分析[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5 李春辉;玉米高密度重组图谱构建及耐旱相关性状的遗传解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6 高庆华;玉米低植酸基因的初步定位和转育应用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3年

7 李圣彦;玉米萜类合成酶基因TPS10表达调控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8 翟立超;玉米品种竞争能力的评价与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9 曹国鑫;小农户粮食作物高产高效技术应用限制因素及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10 毛欣;玉米芽种钵盘精量播种机理与装置参数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瑞;黄芪绿肥的品质评价及效应分析[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2 江帆;复合Bt cry1Ac和cry1Ie抗虫玉米抗螟性及其在IRM中的作用[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3 李秀秀;玉米耐低氮杂种优势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4 高杰;不同玉米品种的适应性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刘欢;陕西及山西不同地区玉米营养价值检测与霉菌毒素污染情况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6 李瑞敏;高地隙玉米喷雾机施药装置的设计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7 白翠莹;玉米ZmPROPep1基因转化及转基因抗病聚合育种[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8 吴文丽;施用三种肥料对不同复垦年限土壤Hedley磷形态及玉米产量的影响[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9 叶慧香;转cry1Ie基因抗虫玉米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10 殷鹏程;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的QTL定位[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利用FTIR技术评定玉米秸秆营养价值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18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5018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c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