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太蕨与大蕨猪胴体性能和肉质性状比较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8 13:33

  本文关键词:太蕨与大蕨猪胴体性能和肉质性状比较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太蕨猪 大蕨猪 胴体性能 肉质性状


【摘要】:蕨麻猪作为体型较短小的高原型猪种,分布于甘肃南部草原牧区,早在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畜禽遗传保护品种”。以其品种纯正、皮薄、肉质鲜嫩多汁而著名。随着外来品种的引入与杂交,蕨麻猪的基因和基因型被逐渐杂化。现存纯种不多,据统计,目前仅存6万头左右。相比于太湖猪、大白猪一直受到育种工作者的青睐,具有种群数目大、种质性能优等特点,得到了较好的利用。为了更好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这一猪种,本文以蕨麻猪为母本,太湖猪、大白猪为父本的二元杂交猪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并比较太蕨猪、大蕨猪的胴体性能与肉质性状,结果表明:1、大蕨猪的屠宰率为74.43±1.13%、胴体瘦肉率为52.88±3.39%,胴体长为75.66±1.52cm,均显著高于太蕨猪,表明大蕨猪的胴体性能优于太蕨猪;2、太蕨猪的大理石纹为3.10±0.65分、肌内脂肪含量为3.51±0.01%、总氨基酸含量为21.88±0.61%、必需氨基酸含量为8.73±0.26%,鲜味味氨基酸含量为7.38±0.17%,均高于大蕨猪,表明太蕨猪肉的嫩度、风味、营养价值均优于大蕨猪。3、太蕨猪肉中与肌内脂肪含量相关的基因MC4R、ADPLA及SCD的表达量高于大蕨猪,脂肪酸相关的基因ADRB3、PPARα差异不显著。这与太蕨猪肌内脂肪含量高于大蕨猪的结果一致。表明太蕨猪的肉质多汁性较好。综上所述,大蕨猪的胴体性能明显优于太蕨猪,而肉品质不及太蕨猪。
【关键词】:太蕨猪 大蕨猪 胴体性能 肉质性状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828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0-21
  • 1.1 中国猪种种质资源10-16
  • 1.1.1 世界猪业和中国猪业10
  • 1.1.2 中国猪种资源现状10-11
  • 1.1.3 中国猪种遗传资源特性11-14
  • 1.1.3.1 繁殖能力强11
  • 1.1.3.2 抗逆性强11-12
  • 1.1.3.3 肌肉品质优良12
  • 1.1.3.4 肉质性状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12-14
  • 1.1.4 中国猪种对世界育种的影响14-15
  • 1.1.5 中国猪种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15-16
  • 1.1.5.1 中国猪种遗传资源的保护15
  • 1.1.5.2 中国猪种的利用15-16
  • 1.2 太湖猪种质特性16-17
  • 1.3 大白猪种质特性17
  • 1.4 蕨麻猪种质特性17-20
  • 1.4.1 蕨麻猪概况17-19
  • 1.4.1.1 蕨麻猪的主要产区及生态条件17-18
  • 1.4.1.2 蕨麻猪的种质特点18-19
  • 1.4.2 蕨麻猪研究进展19-20
  • 1.4.3 蕨麻猪的保护与利用20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20-21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21-23
  • 2.1 试验材料21-22
  • 2.1.1 试验动物21
  • 2.1.2 试验仪器21
  • 2.1.3 试验猪日粮21-22
  • 2.2 试验方法22-23
  • 2.2.1 测定的指标及方法22
  • 2.2.2 数据处理22-23
  • 第三章 结果23-29
  • 3.1 太蕨与大蕨胴体性能对比的研究23-24
  • 3.2 太蕨与大蕨肉质性状对比的研究24-29
  • 3.2.1 常规肉质24-26
  • 3.2.2 氨基酸与脂肪酸含量26-27
  • 3.2.3 肉质性状相关的基因的表达27-29
  • 第四章 讨论29-32
  • 4.1 胴体性能29
  • 4.2 肉质性状29-32
  • 4.2.1 常规肉质29-30
  • 4.2.2 氨基酸和肪酸酸组成30-31
  • 4.2.3 肉质性状相关基因表达31-32
  • 第五章结论32-33
  • 5.1 胴体性状32
  • 5.2 肉质性状32
  • 5.3 总结32-33
  • 参考文献33-36
  • 附录36-47
  • 缩略词47-48
  • 致谢48-49
  • 作者简介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金亮,高新;猪肉质性状的研究进展[J];云南农业科技;2004年S1期

2 马黎,郭荣富;猪肉质性状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J];农业新技术(今日养猪业);2004年02期

3 李仕新;陈赞谋;;猪肉质性状基因及其定位的研究进展[J];猪业科学;2006年03期

4 许宗运;韩俊文;;影响猪肉质性状的基因的研究进展[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S2期

5 李梦云;陈代文;张克英;;影响猪肉质性状的基因及其表达调控[J];畜牧与兽医;2008年04期

6 马乐;黄生强;;影响猪肉肉质性状新基因的探讨[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09年04期

7 焦传珍;;猪肉质性状影响因素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09年09期

8 马云;郑倩;梁小娟;徐源;姚瑾;李芬;;牛肉质性状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进展[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9 王薇;彭飞;章熙霞;许晓风;;猪肉质性状分子遗传学研究的现状与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2010年09期

10 韩志国;刘博;潘军;高腾云;;影响牛肉质性状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12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彦波;韩剑众;;猪肉质性状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徐子伟;门小明;;动物肌肉能量代谢特点及其与肉质性状的相关性[A];饲料营养研究进展(2010)[C];2010年

3 赵会静;苏振环;王立贤;;猪肉质性状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4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4 吴金亮;高新;;猪肉质性状的研究进展[A];云南省首届无公害猪肉生产研讨会、云南省奶业发展对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苏玉虹;;猪资源家系中肉质性状基因定位和遗传效应分析[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6 伍晓雄;杨锷;唐中林;戴汉川;赵京杨;曾翠平;龙良启;吴健;徐在言;李奎;;五不同群体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与生长、胴体、肉质性状的关联分析[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7 李梦云;郭金玲;;影响猪肉质性状的基因及其表达调控[A];河南省畜牧兽医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汪以真;刘建新;单体中;徐春兰;;猪部分肉质性状与其功能基因表达的关系研究[A];饲料营养研究进展——第五届全国饲料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杨朝武;蒋小松;杜华锐;刘益平;李小成;朱庆;;优质鸡肉质性状边际效益的估算[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暨第六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杨朝武;蒋小松;杜华锐;李小成;李晴云;张增荣;李雯;姜小雨;刘岚;夏波;宋小燕;胡陈明;黄超;;优质鸡肉质性状的经济价值评估[A];安全优质的家禽生产——第十五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翔羽 张旭 李强 张毅 徐仙洲 吴蒙 王雅春;牛DNA甲基转移酶3a(DNMT3a)基因表达对肉质性状的影响[N];中国畜牧兽医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桂林生;Sirtuins家族7个基因SNP检测及其与秦川肉牛生长发育和肉质性状的关联性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吴泽辉;凉山猪不同生长发育时期肌肉转录组表达谱及表达特征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3 王卫军;长牡蛎生长和肉质性状的遗传参数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4 程笃学;猪肉质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5 王薇;山猪肉质性状主要相关基因的遗传特性及其对肉质的作用和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6 徐秋良;绵羊三个肉质性状候选基因的序列特征、多态性及发育性表达规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7 贾伟德;牛MyoD基因家族多态性及其与肉质性状的关联性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8 王玲;普通牛FoxO1、FoxO3、FoxO4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对肉质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9 李恒德;Ⅰ:牛5个基因的分离、克隆、SNP检测及其与生产性状的关联分析 Ⅱ:猪肉质性状QTL检测[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10 侯冠_g;牛肉质性状候选基因标记效应及其表达特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正;东北肉羊LPL基因多态性与肉质性状的关联分析[D];河南科技大学;2015年

2 牛晓亮;牦牛CAPN4和CAST基因多态性及与胴体和肉质性状关联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5年

3 刘文超;家兔POMC和UCP2基因对生长性状、屠体性状和部分肉质性状的遗传效应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4 洪志勇;猪APN、FASN、PRKAG3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肉质性状的关联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4年

5 林筱璐;Hal、ESRRα、CS-1基因多态性与猪肉质性状关联性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6 陈杰;牦牛CAPN1基因多态性及与胴体和肉质性状关联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7 陈胜;猪DNAH2和NDEL1基因的多态性与肉质性状的关联性分析及其在组织间表达差异性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8 李婉华;太蕨与大蕨猪胴体性能和肉质性状比较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9 朱康平;猪肌肉糖酵解潜力及几个重要代谢调控基因的表达与肉质性状关联性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10 朱砺;影响肌纤维生长的因素及其与肉质性状间相关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5579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5579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b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