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向对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草甸植被构成和养分特征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坡向对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草甸植被构成和养分特征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高寒草甸 坡向 群落构成 物种数 生活型 生物量 养分
【摘要】:坡向是重要地形因子之一,通过影响光照、温度及土壤养分等进而影响群落植物种的组成和分布。本研究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缘不同坡向高寒草甸草地的植被构成和养分特征进行了分析,揭示坡向对植物群落组成和空间分布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草地群落优势种和亚优势种构成,阳坡以禾本科的赖草、西北针茅和洽草等为主,阴坡以莎草科的矮嵩草和线叶嵩草及豆科的阴山扁宿豆等为主;2)草层高度、植物物种数和α多样性指数为阴坡阳坡,β多样性指数在坡向之间无显著差异;3)阳坡和阴坡草地植物生活型以地面芽和地下芽为主,分别占草地群落总物种数的71.0%和89.0%,1/2年生及地上芽植物为阳坡阴坡,地面芽植物为阴坡阳坡,地下芽植物在坡向之间无显著差异;4)草地群落生物量构成,阳坡为禾本科(78.3%)莎草科(8.3%)菊科(6.4%)其他科(7%),阴坡为莎草科(54.3%)豆科(16.4%)和禾本科(14.8%)蓼科(5.3%)和菊科(4.6%)其他科(4.0%);除菊科外,所有各科植物生物量在坡向之间均差异显著,地上总生物量在坡向之间无显著差异;5)0~20cm土壤N含量为阴坡阳坡,10~20cm土壤P、K、Cu、Zn含量为阳坡阴坡;6)0~30cm土温为阳坡阴坡,0~40cm土壤含水量阴坡阳坡。总之,坡向对高寒草甸草地群落植物种构成和土壤理化特性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关键词】: 高寒草甸 坡向 群落构成 物种数 生活型 生物量 养分
【基金】: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1460566) 甘肃省农业科技创新项目《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GNCX-2014-27)资助
【分类号】:S812
【正文快照】: 高寒草甸是青藏高原主要植被类型之一,是适应高原隆起与长期低温环境形成的特殊产物[1],约占青藏高原可利用草地面积的35%。它不仅是支撑高原畜牧业发展、维系地方民族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且对长江中下游平原及黄河、长江流域地下水、地表水的丰歉,防止风、旱、涝、沙尘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月梅;曹广民;徐仁海;;土地利用方式对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4期
2 李娜;王根绪;高永恒;王俊峰;柳林安;;模拟增温对长江源区高寒草甸土壤养分状况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研究[J];土壤学报;2010年06期
3 李娜;王根绪;杨燕;高永恒;柳林安;刘光生;;短期增温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结构和生物量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1年04期
4 余开亮;陈宁;余四胜;王刚;;物种组成对高寒草甸植被冠层降雨截留容量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1年19期
5 李春鸣;张凯;徐长林;杨蕾;陈建纲;张德罡;;高寒草甸鼢鼠新旧鼠丘中种子数量特征[J];草原与草坪;2011年06期
6 章志龙;刘旭东;贾鹏;杜国祯;;氮添加对高寒草甸植物花期物候和群落结构的影响[J];草业科学;2013年05期
7 黄大明;高寒草甸放牧生态系统夏秋草场轮牧制度的模拟研究[J];生态学报;1996年06期
8 王秀红;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时空变化特征[J];地理科学进展;1997年04期
9 杨力军,李希来,石德军,洒文君;青南高海拔地区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J];草原与草坪;2000年02期
10 赵亮,古松,杜明远,加藤知道,唐艳鸿,李英年,赵新全;海北高寒草甸辐射能量的收支及植物生物量季节变化[J];草地学报;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曹广民;杜岩功;梁东营;王长庭;王启兰;;高寒草甸两种类型植物对甲烷汇的影响[A];青藏高原资源·环境·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2 李月梅;曹广民;;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对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的初步研究[A];2005青藏高原环境与变化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3 王秀红;郑度;;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4 王文颖;;高寒草甸土地退化及其恢复重建对植被碳氮含量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植物生态学前沿论坛第三届全国克隆植物生态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5 张力;刘彩琴;郑中朝;周学辉;肖西山;焦婷;冯瑞林;李伟;苗小林;;青海三角城种羊场高寒草甸草场氮、硫的季节变化及其盈缺分析[A];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2003~2004)[C];2004年
6 孙飞达;龙瑞军;;鼠类活动对三江源区高寒草甸初级生产力的影响[A];2009中国草原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李希来;张静;;青藏高原“黑土滩”形成的自然因素与生物学机制[A];草业与西部大开发——草业与西部大开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草原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苗福泓;青藏高原东北缘草地植物群落对放牧利用强度和降水变异的响应[D];兰州大学;2015年
2 芦晓飞;西藏米拉山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3 王辉;玛曲高寒草甸沙化特征及沙化驱动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4 张世虎;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土壤氮的矿化和硝化及地上地下关系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章志龙;氮素添加对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植物群落花期物候和群落结构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3年
6 文淑均;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种子雨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7 刘佳佳;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草本植物的空间格局及其形成机制[D];兰州大学;2012年
8 杨中领;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群落结构和功能对施肥和放牧的响应[D];兰州大学;2011年
9 刘e,
本文编号:5626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562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