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猪源大肠杆菌、沙门菌裂解性噬菌体的分离鉴定与初步应用

发布时间:2017-07-20 05:10

  本文关键词:猪源大肠杆菌、沙门菌裂解性噬菌体的分离鉴定与初步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耐药大肠杆菌 耐药沙门菌 噬菌体 生物学特性 初步应用


【摘要】:大肠杆菌与沙门菌是养殖环境中广泛存在的革兰阴性病原菌,主要引起仔猪严重腹泻和败血症,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随着抗生素滥用及养殖密度增加,大量耐药及多重耐药菌株不断涌现,使得大肠杆菌病和沙门菌病的防治变得越来越困难。噬菌体具有天然的杀菌能力,能特异性感染并杀死细菌,可作为一种新型的抗生素补充制剂,正被人们广泛关注。本研究利用药敏试验成功筛选出具有多重耐药性的临床分离大肠杆菌SY株与猪霍乱沙门菌CVCC3383株作为宿主菌,经双层琼脂法从健康猪新鲜粪便中分离到相应的裂解性噬菌体EP-SY和SP3383。并对EP-SY和SP3383进行生物学特性及抗感染初步应用研究。生物学特性检测结果显示,噬菌体EP-SY和SP3383对宿主具有较强的特异性,裂解谱较窄;两者的遗传物质都均为双链DNA分子;对氯仿和乙醚不敏感,无囊膜。EP-SY属肌尾病毒科,头部呈二十面体立体对称,直径80.00±5.71 nm,尾长85.71±9.89 nm,对温度和酸碱环境耐受能力强,可耐受40~65℃或pH值3~12的环境,最佳感染复数为0.01,潜伏期约10 min,爆发期约70 min,平均爆发量约为22.8 PFU/cell。噬菌体SP3383头部呈球形,直径41.40±0.33 nm,有一不可伸缩的长尾,尾长96.49±0.38 nm,属长尾病毒科,可耐受40~65℃或pH值4~11的环境,最佳感染复数为0.1,潜伏期约30 min,爆发期约60 min,平均爆发量约48 PFU/cell。噬菌体EP-SY和SP3383分别对耐药大肠杆菌和沙门菌具有很强的体外裂解活性,对小鼠无明显毒副作用。分别灌胃接种EP-SY、SP3383可使宿主菌感染小鼠脾脏和肠道组织内活菌数显著下降,肠道病变减轻。综上所述,本研究所分离到的噬菌体EP-SY和SP3383可分别裂解多重耐药大肠杆菌和沙门菌,对宿主菌感染小鼠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为后续应用噬菌体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耐药大肠杆菌 耐药沙门菌 噬菌体 生物学特性 初步应用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852.6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前言7-8
  • 第一篇 文献综述8-15
  • 1.1 猪大肠杆菌病与沙门菌病及其危害8-10
  • 1.2 噬菌体的研究进展10-15
  • 第二篇 研究内容15-49
  • 第一章 猪源大肠杆菌与沙门菌噬菌体的分离鉴定15-29
  • 1.1 材料15-17
  • 1.2 方法17-21
  • 1.3 结果21-26
  • 1.4 讨论26-28
  • 1.5 小结28-29
  • 第二章 猪源大肠杆菌与沙门菌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检测29-38
  • 2.1 材料29
  • 2.2 方法29-31
  • 2.3 结果31-35
  • 2.4 讨论35-37
  • 2.5 小结37-38
  • 第三章 猪源大肠杆菌与沙门菌噬菌体的初步应用38-49
  • 3.1 材料38-39
  • 3.2 方法39-41
  • 3.3 结果41-45
  • 3.4 讨论45-48
  • 3.5 小结48-49
  • 结论49-50
  • 参考文献50-57
  • 作者简介57-58
  • 致谢58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苗笑雨;谷大海;程志斌;徐志强;王桂瑛;廖国周;;野生虎掌菌食药用价值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6年10期

2 孙晓萌;王上;丛丽娜;李成;董亮;;季也蒙假丝酵母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工业微生物;2016年02期

3 连永权;张颖;曾艳;;茶树菇菌糠多糖提取物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饲料博览;2016年02期

4 程世嘉;黄莹;齐梁煜;张航;刘艳;黄锁义;;谷芽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食品工业;2016年01期

5 李广富;陈伟;范路平;戚慧颖;;茶树菇多糖酸奶的抗氧化活性与抗衰老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15年10期

6 楚红英;罗晓;李瑜;;皂角刺多糖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5年08期

7 李维峰;王娅玲;郭芬;高云涛;;定心藤醇提物不同极性部分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5年14期

8 王明娟;武彦舒;李竹;王琳琳;王晨琳;;微孔板法与传统方法对比测定花菇、猴头菇和茶树菇的抗氧化活性[J];中国当代医药;2015年16期

9 李芸达;颜祖弟;黄涛;张照平;黄莹;李远辉;黄锁义;;王不留行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5年03期

10 余丽丽;汪娇梅;黄锁义;;广西凌云野生铁皮石斛多糖含量测定及抗氧化性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4年12期



本文编号:5663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5663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a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