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与O1、O2、O78菌株lpxL、lpxM基因缺失灭活疫苗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0 23:06

  本文关键词: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与O1、O2、O78菌株lpxL、lpxM基因缺失灭活疫苗的初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 血清型 药敏试验 毒力基因 致病性 灭活疫苗


【摘要】:禽致病性大肠杆菌主要引起禽类的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输卵管炎、腹膜炎等,并导致不同程度死亡率,给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采集江苏地区疑似大肠杆菌病的病鸡的组织进行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探究其致病性、耐药性;随后进行基因缺失多价灭活疫苗免疫保护效果的研究。为禽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多价灭活疫苗的研发奠定基础。一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本研究对江苏省部分地区疑似大肠杆菌病的病死鸡进行大肠杆菌的分离与鉴定,共分离鉴定了162株大肠杆菌。通过玻板凝集和试管凝集试验对大肠杆菌分离株进行O血清型鉴定,其中定型菌株130株,未定型菌株32株,定型率为80.25%。在130株定型菌株中鉴定出34种O血清型,其中主要血清型有O78、O88、O65、O161、O1、O24、O13,占定型菌株的66.92%。通过PCR方法对分离到的162株大肠杆菌进行iss、iroN、tsh、cvaC、 iutA及irp26个与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致病力密切相关的毒力基因的检测,其检出率分别为83.33%、80.86%、45.06%、48.76%、75.92%、58.02%,同时携带6个毒力基因的菌株有37株,占总分离菌株的22.83%。选取本研究分离鉴定的菌株64株(主要血清型45株)进行1日龄易感鸡的致病性试验,结果64个分离株中有55株属于高中致病性菌株,占85.94%。其中,高致病性菌株40株(主要血清型33株),中度致病性菌株15株(主要血清型8株),低致病性菌株9株。通过1日龄致病性试验并结合6个与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致病力密切相关的毒力基因的检测,可以判定本研究分离菌中至少有80%的分离菌具有中高致病力。二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性研究本研究选取了16种抗生素(氨苄青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先锋霉素V、磺胺异VA唑、链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卡那霉素、左旋氧氟沙星、氟苯尼考、新霉素、阿奇霉素、诺氟沙星、多粘菌素B、环丙沙星)对60个分离株进行药物敏感性的筛选。60个分离株对强力霉素、氨苄青霉素、四环素、磺胺异嗯唑及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在80%及以上;对阿奇霉素、庆大霉素及多粘菌素B的耐药率在50%以下;对多粘菌素B的敏感性最高。60个分离株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多重耐药情况。其中,受检菌株中耐13种药物的菌株最多,占总受检菌株的25.0%(15/60);有63.33%(38/60)的受检菌株对9种及以上药物耐药。由此可知目前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严重且耐药谱比较广。三禽致病性大肠杆菌01、02、078菌株lpxL、lpxM基因缺失灭活疫苗的初步研究本研究利用本实验室保存的01、02、078血清型的野生株及其lpxL、lpxM突变株制备油佐剂多价灭活疫苗,免疫后对其特异性抗体反应水平、对野生株的攻毒保护率及免疫鸡内脏组织的病理变化进行研究。研究数据显示,本研究制备的疫苗的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与攻毒保护率均优于商品疫苗组,突变株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应激性优于野生株疫苗。不同佐剂对疫苗免疫保护效果的影响:突变株Montanide TSA 71VG佐剂疫苗组的特异性抗体水平与保护率优于白油佐剂疫苗;对01、02、078毒株的保护率:突变株Montanide TSA 71VG佐剂疫苗分别为86.67%、93.33%及100%,白油佐剂疫苗分别为对80%、86.67及86.67。不同免疫次数对免疫保护效果的影响:将突变株Montanide TSA 71VG佐剂疫苗对鸡进行一次免疫后攻毒,其免疫保护率要优于商品疫苗的二次免疫的免疫保护率,与突变株Montanide TSA 71VG佐剂疫苗二次免疫组相比保护率相当,对血清型01、02、078毒株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80%、93.33%、93.33%。因此,本研究制备的突变株Montanide TSA71VG佐剂疫苗免疫一次就足够抵抗大肠杆菌01、02、078的感染,其保护率远远高于商品疫苗免疫组。
【关键词】:禽致病性大肠杆菌 血清型 药敏试验 毒力基因 致病性 灭活疫苗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852.6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符号说明11-12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2-32
  • 综述一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研究进展12-21
  • 1 病原学12-14
  • 2 流行病学14-15
  • 3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毒力因子的研究15-17
  • 4 发病机理17-18
  • 5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18-20
  • 6 防治20-21
  • 综述二 鸡大肠杆菌疫苗的研究进展21-25
  • 1 灭活疫苗21-23
  • 2 亚单位疫苗23-24
  • 3 弱毒菌苗24-25
  • 参考文献25-32
  • 第二章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抗药性及致病性研究32-48
  • 1 材料32-33
  • 1.1 病料来源32
  • 1.2 培养基及其配制方法32
  • 1.3 主要仪器和设备32-33
  • 1.4 试剂33
  • 1.5 实验动物33
  • 2 方法33-37
  • 2.1 细菌的分离培养33
  • 2.2 细菌的纯化与保存33-34
  • 2.3 细菌的实验室鉴定34
  • 2.4 分离株O血清型的鉴定34-35
  • 2.5 分离株毒力基因的检测35-37
  • 2.6 分离株致病性试验37
  • 2.7 药敏试验37
  • 3 结果37-44
  • 3.1 细菌的分离培养37-38
  • 3.2 细菌的形态学观察38
  • 3.3 生化试验结果38
  • 3.4 分离株O血清型鉴定38-41
  • 3.5 分离株毒力基因的PCR检测结果41
  • 3.6 分离株的致病性试验41-42
  • 3.7 分离株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42-44
  • 3.8 大肠杆菌的多重耐药性44
  • 4 小结与讨论44-47
  • 参考文献47-48
  • 第三章 大肠杆菌多价灭活疫苗的初步研究48-62
  • 1 材料48-49
  • 1.1 制苗菌株48
  • 1.2 常用培养基及其配制方法48
  • 1.3 主要仪器和设备48
  • 1.4 主要试剂48-49
  • 1.5 实验动物49
  • 1.6 商品疫苗49
  • 2 方法49-52
  • 2.1 灭活疫苗抗原的制备49
  • 2.2 油佐剂灭活苗的制备49-50
  • 2.3 疫苗质量检查50
  • 2.4 疫苗的接种与攻毒保护试验50-51
  • 2.5 间接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51-52
  • 2.6 病理切片的制备52
  • 3 结果52-59
  • 3.1 突变株与野生株高剂量疫苗对免疫鸡的影响52
  • 3.2 Montanide TSA 71VG佐剂疫苗两次免疫的保护效果52-54
  • 3.3 两种不同佐剂突变株疫苗两次免疫的免疫效果比较54-56
  • 3.4 突变株Montanide TSA 71VG佐剂疫苗与商品疫苗的免疫比较56-58
  • 3.5 病理切片58-59
  • 4 小结与讨论59-61
  • 参考文献61-62
  • 全文总结62-63
  • 致谢63-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明勇,张冰,周海鹰,曾群辉;应用间接荧光免疫技术检测牦牛致病性大肠杆菌[J];动物医学进展;2002年04期

2 孙鎏国,蒋锁俊,姚德法;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监测[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4年05期

3 王永芬;于新和;边传周;;河南省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性的监测分析[J];家禽科学;2006年04期

4 林初文;谢印乾;何诚;沈志强;;猪致病性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工艺的研究[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7年02期

5 于俊娥;敖日格乐;王纯洁;张爱荣;格日勒图;程佳;;奶牛粪中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畜牧兽医杂志;2007年05期

6 蓝养金;;龙岩市某猪场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J];福建畜牧兽医;2008年05期

7 周华林;熊江林;王长义;谭华祥;杨绪波;;猪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畜牧兽医;2009年01期

8 张奎;苟清碧;陈先丽;周莉;聂奎;;重庆部分鸭场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9年07期

9 陈文静;韩先干;何亮;胡青海;于圣青;;鸭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J];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2010年02期

10 史丽华;;仔猪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与鉴定[J];中国兽医杂志;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东;刘军;刘爽;周博;李鹏;祝令伟;纪雪;冯书章;;致病性大肠杆菌菌壳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生物制品学分会中国微生物学会兽医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三届中国兽药大会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金文杰;郑志明;张永志;秦爱建;邵红霞;刘岳龙;钱琨;;三株野生禽致病性大肠杆菌中磷霉素耐药机制比较[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欧阳凤菊;刘慧芳;司微;王春来;赫明雷;倪洪波;刘思国;;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A];第五次全国免疫诊断暨疫苗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常艳燕;刘力宽;智晓莹;祁光宇;陈苗苗;刘萍;黄银君;刘学荣;牟克斌;;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致病机理与耐药性[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生物制品学分会中国微生物学会兽医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三届中国兽药大会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徐引弟;宋念华;马力;张厚芝;李德学;胡智斌;谢军;;新生仔猪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成立20周年庆典暨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6 冉志平;叶胜强;王丽霞;周华;喻婷;钱运国;杜康裕;吴建英;尹丽萍;;鸭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性分析[A];第三届中国水禽发展大会会刊[C];2009年

7 张红英;王亚宾;崔保安;王学斌;杨霞;夏平安;赵现敏;;板蓝根多糖抑制致病性大肠杆菌细胞黏附的试验研究[A];第四届第九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饲料和动物源食品安全战略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8年

8 纪雪;孙洋;赵相胜;佟盼盼;郭学军;刘军;祝令伟;周伟;周博;冯书章;;犬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和鉴定[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9 吴信明;沈志强;连洪梅;刘吉山;赵蕾;李峰;;广西鸭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A];首届中国兽药大会——兽医生物制品学、兽医微生物学学术论坛论文集(2008)[C];2008年

10 陈祥;赵娟;高崧;焦新安;刘秀梵;;抑制差减杂交筛选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基因组差异片段及其分析[A];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学暨第11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白毅;《GigaScience》开始提供可引用数据[N];中国医药报;2011年

2 蒋骢骁;德国“毒”黄瓜可能已致死10人[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卢旭;莲子低聚糖制备及其对肠道益生菌和病原菌调节机制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2 王少辉;禽致病性大肠杆菌DE205B黏附及侵袭相关因子的致病作用[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3 戴建君;禽致病性大肠杆菌IMT5155疑似毒力基因的鉴定及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4 金文杰;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基因和毒力因子的分子流行病学及HPI Irp1细胞表位作用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5 王文东;致病性大肠杆菌菌壳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滔;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icmF基因功能研究和侵入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相关基因的筛选[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2 张翠翠;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与O1、O2、O78菌株lpxL、lpxM基因缺失灭活疫苗的初步研究[D];扬州大学;2016年

3 刘新;禽致病性大肠杆菌Ⅵ型分泌系统2核心组分VgrG致病作用及调控研究[D];扬州大学;2016年

4 苟清碧;鸭源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张茹;猪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及双基因缺失突变株构建[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6 孙和涛;致病性大肠杆菌对动物机体免疫机能及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年

7 原丽丽;莱州市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流行病学调查与耐药性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8 许丽;禽致病性大肠杆菌携带耶尔森菌强毒力岛的检测及其与致病性的关系[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9 高娃;牛源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小鼠肠道模型的建立及蒙药的治疗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年

10 赵明礼;牛源性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E.coli O157:H7生物学特性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703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5703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8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