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剂对不同含水量多花黑麦草青贮发酵品质及微生物种群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添加剂对不同含水量多花黑麦草青贮发酵品质及微生物种群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不同处理 多花黑麦草 青贮 发酵品质 微生物
【摘要】:本研究以中国南方地区优质牧草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为试验材料,评价其在不同含水量(75%和65%)条件下添加不同添加剂(甲酸、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ment) 、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调制的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并在经过60天常规发酵后,各处理组在有氧条件下放置3天和7天后检测其有氧稳定性,探究在不同处理条件下多花黑麦草二次发酵情况。同时,利用PCR-DGGE技术检测青贮60天和有氧变败7天微生物种群多样性,反映多花黑麦草青贮中有益菌存在状况并确立优势菌株。试验结果如下:1.不同类型添加剂对发酵品质影响显著,甲酸处理组能在青贮初期快速降低青贮料pH值,抑制了微生物的活动,基本保存了青贮料原有的营养品质;植物乳杆菌在青贮初期pH值降低到4以下,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但在发酵中后期变化幅度较小,青贮效果较优;布氏乳杆菌添加组在60天青贮过程中,pH值一直高于甲酸和植物乳杆菌处理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下降和氨态氮/总氮(NH3-N/TN)上升幅度较大,特别是在青贮中后期(21-60d)变化幅度大于前期(0-21d),青贮效果虽优于对照组,但比甲酸和植物乳杆菌处理组差。含水量(75%和65%)对多花黑麦草青贮发酵品质的动态影响不显著(P0.05),本试验中设置的两个水分含量75%和65%均无渗出液,在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的情况下(对照组),依然能制成较优良的青贮料。2.在多花黑麦草青贮有氧变败时期,不同添加剂对其有氧稳定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有氧变败3天时,甲酸和布氏乳杆菌处理组pH值上升幅度小于植物乳杆菌和对照组,到有氧变败7天时,只有布氏乳杆菌添加组pH值仍然保持在5以下,且就有氧稳定性也远高于其他处理组(超过150h)。综上所述,就多花黑麦草青贮有氧稳定性而言,布氏乳杆菌甲酸对照植物乳杆菌。3. DGGE结果表明,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在多花黑麦草青贮后期以及有氧稳定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青贮60天时,DGGE结果表明各处理菌群处于较稳定状态,布氏乳杆菌占据了发酵主导地位,但在个别处理组中检测到了芽孢杆菌(Bacillus)的存在;在有氧变败7天时,各处理中均检测到了好氧的肠杆菌(Enterobacter)的存在,但在布氏乳杆菌处理组中布氏乳杆菌仍为优势种群。综上所述,本试验中,多花黑麦草含水量在75%和65%时均能制成较优质的青贮料,考虑到晾晒时间过长会使牧草营养成分流失较多以及过低水分不利于压实等问题,将多花黑麦草水分控制在75%左右较适宜。同时,综合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条件以及结合实际生产,在含水量75%条件下,添加甲酸或者布氏乳杆菌对于生产优质多花黑麦草青贮料以及防止青贮料二次发酵是可行且有效的。
【关键词】:不同处理 多花黑麦草 青贮 发酵品质 微生物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81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立题背景10-11
- 2. 文献综述11-18
- 2.1 影响青贮品质的因素11-13
- 2.1.1 青贮原料含水量11
- 2.1.2 青贮原料缓冲能力11-12
- 2.1.3 青贮原料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12
- 2.1.4 青贮体系中乳酸菌种类与数量12
- 2.1.5 青贮温度12-13
- 2.2 青贮化学及生物添加剂的应用13-15
- 2.2.1 酶制剂以及营养因子13
- 2.2.2 防腐剂13-14
- 2.2.3 非蛋白氮14
- 2.2.4 乳酸菌14-15
- 2.3 PCR-DGGE技术在青贮研究领域的应用15-16
- 2.4 青贮中有氧变败研究16-17
- 2.5 多花黑麦草青贮研究进展17
- 2.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7-18
- 3. 研究的材料与方法18-24
- 3.1 试验地概况18
- 3.2 试验材料18
- 3.3 试验设计18-19
- 3.4 青贮料的制作19-20
- 3.5 试验测定项目与方法20-23
- 3.5.1 发酵品质与化学成分20
- 3.5.2 青贮饲料有氧变败20
- 3.5.3 青贮饲料微生物计数20-21
- 3.5.4 青贮饲料微生物多样性的测定21-23
- 3.6 数据处理23-24
- 4. 结果与分析24-45
- 4.1 多花黑麦草原料成分24-25
- 4.2 不同处理多花黑麦草青贮发酵品质的变化25-35
- 4.2.1 不同处理多花黑麦草pH值的变化25-27
- 4.2.2 不同处理多花黑麦草氨态氮/总氮的变化27-29
- 4.2.3 不同处理多花黑麦草乳酸含量的变化29-31
- 4.2.4 不同处理多花黑麦草乙酸含量的变化31-33
- 4.2.5 不同处理多花黑麦草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变化33-35
- 4.3 不同处理对多花黑麦草发酵有氧稳定性的影响35-36
- 4.4 不同处理对多花黑麦草青贮微生物种群的影响36-45
- 4.4.1 样品16s rDNA的V3区pcr扩增结果36-37
- 4.4.2 多花黑麦草青贮60天V3区pcr产物DGGE结果37-42
- 4.4.3 多花黑麦草青贮有氧变败7天V3区pcr产物DGGE结果42-45
- 5. 讨论与小结45-50
- 5.1 多花黑麦草原料化学成分45
- 5.2 不同处理多花黑麦草青贮发酵品质的变化45-48
- 5.3 不同添加剂对不同含水量多花黑麦草青贮有氧稳定性的影响48
- 5.4 不同处理对多花黑麦草青贮微生物种群的影响48-50
- 6. 结论与展望50-52
- 6.1 结论50-51
- 6.2 展望51-52
- 参考文献52-60
- 致谢60-61
- 附录61-66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情况66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项目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永良,姚明久;多花黑麦草生长不良原因何在?[J];四川畜牧兽医;2000年04期
2 高原;美国多花黑麦草[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0年08期
3 ;多花黑麦草“蓝天堂”[J];北京农业;2002年01期
4 戴书林;美国多花黑麦草栽培及利用[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2年05期
5 邱长生,蔡永俊;畜禽好饲料——多花黑麦草[J];农村实用技术;2003年06期
6 左新,潘云祥,张尧,黄艺林,宋建平;一年生特高多花黑麦草良田种植中应注意的问题[J];云南畜牧兽医;2004年01期
7 李元华;农户为什么乐意种植“特高”多花黑麦草[J];四川农业科技;2004年06期
8 陈三有 ,张永发;特高德多花黑麦草[J];农家顾问;2004年01期
9 张瑞珍,罗红权;怎样种好“特高”多花黑麦草[J];四川农业科技;2004年07期
10 孙惠忠;蓝天堂多花黑麦草[J];农技服务;2004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新跃;李元华;;四川多花黑麦草研究与应用[A];中国草学会饲料生产委员会第15次饲草生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曾兵;张新全;兰英;王昌友;;多花黑麦草不同品种在渝西地区生产性能比较研究[A];中国草学会饲料生产委员会第15次饲草生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李淼;吴跃进;俞汉青;吴李君;姚健铭;花日茂;余增亮;;离子注入多花黑麦草及其浮床栽培对富营养化水体净化效果的影响[A];全国作物生物技术与诱变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苟文龙;何光武;张新跃;;多效唑对多花黑麦草生长及种子生产性能的影响[A];中国草学会种子科技专业委员会第四届代表大会暨第七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张飞云;鸟山重光;;多花黑麦草斑驳病毒基因组克隆与序列分析[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陈三有;杨中艺;辛国荣;;“多花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系统的推广与应用[A];草业与西部大开发——草业与西部大开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草原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7 张飞云;鸟山重光;;多花黑麦草斑驳病毒基因组克隆与序列分析[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2005年
8 丁成龙;顾洪如;冯成玉;许能祥;;播种期与播种量对多花黑麦草种子生产性能的影响[A];中国草学会饲料生产委员会2007年会暨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张鸭关;匡崇义;薛世明;陈功;吴丽芳;;云南南亚热带冬闲田引种优良牧草的生产性能灰色关联度分析[A];中国草学会饲料生产委员会第15次饲草生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张新跃;李元华;叶志松;;多花黑麦草饲喂肉猪效果的研究[A];四川草业科技十年进展[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翔宏;江西多花黑麦草种子生产基地成规模[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6年
2 石屏县科技局 邱长生;畜禽好饲料——多花黑麦草[N];云南科技报;2003年
3 柏林义;多花黑麦草栽培要点[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6年
4 武保国;越年生牧草——多花黑麦草[N];中国特产报;2004年
5 李连任;多花黑麦草栽培需注意的问题[N];中国畜牧报;2004年
6 陈兴才;特高多花黑麦草栽培利用技术[N];楚雄日报(汉);2005年
7 杨名;三种高效种草养鹅模式[N];今日信息报;2004年
8 何根山;种草养鹅模式三种[N];江苏科技报;2003年
9 云南省草山饲料工作站;云南省特高多花黑麦草栽培利用技术规程(试行)[N];云南科技报;2002年
10 戴书林;美国多花黑麦草高产栽培技术及合理利用[N];云南科技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丁成龙;多花黑麦草遗传连锁图的构建及抗灰叶斑病基因的分子标记[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2 邵志鹏;鱼草共生生态系统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婷;多花黑麦草高产繁种的的技术及其主要生理生态机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2 雷荷仙;多花黑麦草生物学特性及营养消化研究[D];贵州大学;2007年
3 孙园园;耐镉植物抗性及富集规律的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4 田丽丽;农药对多花黑麦草青贮微生物多样性影响的初步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5 陈天峰;氮肥水平和形态对多花黑麦草产量、营养品质及青贮品质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6 王文石;施用牛粪对多花黑麦草生长和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2016年
7 关皓;添加剂对不同含水量多花黑麦草青贮发酵品质及微生物种群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6年
8 许能祥;温度和施氮量对多花黑麦草细胞壁结构物质组成和饲草品质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9 杨志刚;多花黑麦草春季青贮技术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10 刘高军;施氮对小麦、多花黑麦草生长特性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895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689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