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IL-2基因佐剂对羊口疮病毒核酸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9 20:03

  本文关键词:IL-2基因佐剂对羊口疮病毒核酸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IL-2 基因佐剂 羊口疮病毒 核酸疫苗 免疫效果


【摘要】:羊口疮病毒(Orf virus,Orf V)属于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成员,为有囊膜线性双股DNA病毒,是引起绵羊、山羊发生以口唇、舌、鼻、乳房等部位皮肤、黏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以及结成疣状厚痂为主要特征的接触性、嗜上皮性、人兽共患传染病病原。羊口疮在养羊的国家和地区普遍发生,常呈群发性流行,是严重威胁养羊业、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病毒病。疫苗接种是防控病毒性疫病可靠且有效的手段,Orf常用疫苗有弱毒、灭活疫苗,但在生产实践中羊口疮弱毒苗存在散毒危险、毒力返强等缺陷,灭活苗存在灭活不彻底、产生抗体水平较低等缺陷。因此,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开发Orf新型疫苗具有重要意义。Orf V诱导机体以细胞免疫为主,而IL-2是Th1型细胞因子,可作为细胞因子免疫佐剂,与核酸疫苗联用能增强其免疫效果。本研究构建了山羊IL-2基因、Orf V B2L基因和F1L基因三种真核表达质粒,将山羊IL-2基因真核表达质粒作为细胞因子佐剂与Orf V真核表达质粒联合免疫小鼠,探讨山羊IL-2细胞因子佐剂对Orf V核酸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山羊IL-2基因真核表达质粒构建及其在MDBK细胞中的表达:采集健康贵州黑山羊外周血,分离培养淋巴细胞,提取淋巴细胞总RNA,通过RT-PCR扩增、序列测定获得山羊IL-2基因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p VAX1为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山羊IL-2基因真核表达质粒,采用质粒PCR、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将重组质粒转染MDBK细胞,采用RT-PCR和ELISA方法对其转录、瞬时表达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贵州黑山羊IL-2基因完整编码阅读框长468 bp,编码155个氨基酸,与Gen Bank中羊源IL-2基因序列相比,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95.9%-100%,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91.1%-100%;将羊IL-2基因序列提交Gen Bank,获得登录号KT934548;生物信息学预测,该蛋白α-螺旋与β-折叠较多,有信号肽,无跨膜结构和特定功能结构域,整条肽链表现为亲水性;经质粒PCR、双酶切和测序鉴定,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 VAX1-IL-2;p VAX1-IL-2转染MDBK细胞48 h后的上清,RT-PCR检测到IL-2基因的m RNA转录,ELISA方法检测到MDBK细胞上清IL-2蛋白浓度约为112 pg/m L。2.羊口疮病毒B2L、F1L基因真核表达质粒构建及其在MDBK细胞中的表达:根据Gen Bank收录的Orf V基因序列(No.AY386264),分别设计针对Orf V B2L、F1L基因引物,通过PCR扩增、序列测定获得B2L、F1L基因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p VAX1为真核表达载体,构建B2L、F1L基因真核表达质粒,采用质粒PCR、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将重组质粒转染MDBK细胞,采用RT-PCR和IFA方法对其转录、瞬时表达进行鉴定。结果表明,Orf V-GZ株B2L基因全长1137 bp,与Gen Bank中B2L基因序列相比,其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97.3%-98.8%,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97.1%-99.7%;F1L基因全长1029 bp,,与Gen Bank中F1L基因序列相比,其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96.0%-99.6%,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95.5%-99.7%;分别将Orf V-GZ株B2L、F1L基因提交Gen Bank,获得登录号KP994595、KP057582;生物信息学分析,B2L基因编码蛋白α-螺旋和β-折叠较多,整条肽链表现为疏水性,无跨膜结构和信号肽,含2个磷脂酶D超家族保守结构域,同时还有相应的特异性结合位点;F1L基因编码蛋白α-螺旋和β-折叠较多,整条肽链表现为疏水性,含2个跨膜结构,无信号肽。经质粒PCR、双酶切和测序鉴定,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 VAX1-B2L、p VAX1-F1L;RT-PCR方法检测转染细胞中有B2L、F1L基因m RNA转录,IFA方法检测到B2L、F1L基因在MDBK细胞中表达。3.IL-2基因佐剂对羊口疮病毒核酸疫苗免疫效果影响研究:以p VAX1-IL-2作为细胞因子佐剂,分别与p VAX1-B2L、p VAX1-F1L和p VAX1-B2L+p VAX1-F1L联合免疫小鼠,采用ELISA方法对小鼠血清中Orf V特异性抗体与Th1型(IL-2、IFN-γ、TNF-α)和Th2型(IL-4、IL-6、IL-10)细胞因子进行测定;MTT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情况;FACS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表明,p VAX1-B2L、p VAX1-F1L和p VAX1-B2L+p VAX1-F1L三组质粒均具有良好免疫原性,各真核质粒免疫组1周后均能诱导小鼠产生Orf V特异性抗体,第6周时抗体水平最高,第7周时抗体水平开始下降,其中以p VAX1-B2L+p VAX1-F1L+p VAX1-IL-2免疫组抗体变化趋势明显;MTT法检测结果表明三组质粒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均高于p VAX1和PBS组,差异极显著(P0.01),加入p VAX1-IL-2佐剂组与未加入佐剂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p VAX1-IL-2对三组质粒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具有促进作用,在1~4周能够持续增殖;FACS结果表明p VAX1-B2L、p VAX1-F1L、p VAX1-B2L+p VAX1-F1L、p VAX1-B2L+p VAX1-IL-2、p VAX1-F1L+p VAX1-IL-2、p VAX1-B2L+p VAX1-F1L+p VAX1-IL-2免疫组的CD3+CD4+T淋巴细胞含量较PBS组与p VAX1组高,以p VAX1-B2L+p VAX1-F1L+p VAX1-IL-2免疫组最高,且加p VAX1-IL-2细胞因子佐剂组高于未加佐剂组,CD4+T细胞含量高于CD8+T细胞含量,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比值介于1.71~2.94之间,表明各真核质粒免疫组均能诱导淋巴细胞亚类增殖,辅助性T细胞高于抑制性T细胞,重组质粒不会引起小鼠不良反应;细胞因子检测结果表明,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TNF-α)含量高于Th2型(IL-4、IL6、IL-10),且加入p VAX1-IL-2佐剂组高于未加佐剂组,表明细胞免疫以Th1型为主。结论:本试验成功克隆了贵州黑山羊IL-2基因,Orf V-GZ株B2L基因和F1L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三个基因具有良好抗原性。本实验构建了三种真核表达质粒p VAX1-IL-2、p VAX1-B2L和p VAX1-F1L。p VAX1-IL-2对p VAX1-B2L、p VAX1-F1L和p VAX1-B2L+p VAX1-F1L在小鼠体内诱导的Orf V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具一定的促进作用,细胞免疫应答以Th1型为主。
【关键词】:IL-2 基因佐剂 羊口疮病毒 核酸疫苗 免疫效果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852.4
【目录】:
  • 中文摘要6-9
  • Abstract9-14
  • 前言14-15
  • 文献综述115-24
  • 文献综述224-32
  • 第一章 山羊IL-2 基因真核表达质粒构建及其在MDBK细胞中的表达研究32-55
  • 1 材料32-33
  • 1.1 主要材料32
  • 1.2 主要试剂32
  • 1.3 主要仪器32-33
  • 2 方法33-43
  • 2.1 山羊IL-2 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33-39
  • 2.2 山羊IL-2 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39
  • 2.3 山羊IL-2 基因真核表达质粒构建与表达39-43
  • 3 结果43-52
  • 3.1 山羊IL-2 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结果43-47
  • 3.2 山羊IL-2 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47-50
  • 3.3 山羊IL-2 基因真核表达质粒鉴定结果50-52
  • 4 讨论52-54
  • 4.1 关于山羊IL-2 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52-53
  • 4.2 关于真核表达质粒载体的选择53
  • 4.3 关于pVAX1-IL-2 在MDBK细胞中的表达53-54
  • 5 小结54-55
  • 第二章 羊口疮病毒(OrfV) B2L、F1L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与表达研究55-80
  • 1 材料55-56
  • 1.1 主要材料55-56
  • 1.2 主要试剂56
  • 1.3 主要仪器56
  • 2 方法56-60
  • 2.1 OrfV B2L、F1L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56-58
  • 2.2 OrfV B2L、F1L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58
  • 2.3 OrfV B2L、F1L基因真核表达质粒构建与表达58-60
  • 3 结果60-77
  • 3.1 OrfV B2L、F1L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结果60-67
  • 3.2 OrfV B2L、F1L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67-74
  • 3.3 OrfV B2L、F1L基因真核表达质粒鉴定结果74-77
  • 4 讨论77-79
  • 4.1 关于OrfV核酸疫苗目的基因的选择77
  • 4.2 关于OrfV B2L与F1L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77-78
  • 4.3 关于OrfV pVAX1-B2L和pVAX1-F1L在MDBK细胞中的转录和表达78-79
  • 5 小结79-80
  • 第三章 IL- 2 基因佐剂对羊口疮病毒核酸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研究80-122
  • 1 材料81
  • 1.1 实验动物81
  • 1.2 实验材料81
  • 1.3 主要试剂81
  • 1.4 主要仪器81
  • 2 方法81-86
  • 2.1 pVAX1-IL-2、pVAX1-B2L和pVAX1-F1L质粒制备81-82
  • 2.2 实验动物(KM系)免疫试验82-83
  • 2.3 免疫小鼠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检测83
  • 2.4 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试验83-84
  • 2.5 免疫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亚类变化84-85
  • 2.6 免疫小鼠血清中Th1/ Th2型细胞因子检测85-86
  • 3 结果86-116
  • 3.1 免疫小鼠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动态变化结果86-90
  • 3.2 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结果90-94
  • 3.3 免疫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亚类分析结果94-97
  • 3.4 免疫小鼠血清中Th1/Th2型细胞因子检测结果97-116
  • 4 讨论116-121
  • 4.1 关于IL-2 基因佐剂对核酸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116-118
  • 4.2 关于OrfV核酸疫苗诱导免疫反应118-120
  • 4.3 关于免疫检测指标的选择120-121
  • 5 小结121-122
  • 全文结论122-123
  • 参考文献123-129
  • 附录一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129-130
  • 附录二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130-136
  • 附录三 主要培养基、溶液及试剂配制136-137
  • 致谢137-13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玉芬,刘洪雨,张奎武;羊口疮的诊断与治疗[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4年10期

2 王炳清;;山羊口疮的诊治体会[J];畜牧兽医杂志;2008年04期

3 鲜思美;胡廷帅;熊朝丽;向智龙;陈秀华;;贵州省羊口疮的调查研究[J];动物医学进展;2012年11期

4 李前瑞;李杰;田婷婷;姚运亮;许君艳;赵燕青;陈德坤;张淼涛;;羊口疮病毒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动物医学进展;2013年06期

5 蒋建;;羊口疮临床病理与防治[J];当代畜牧;2014年20期

6 罗燕雯,陈兴芳,王玉智,马爱荣,李平,高金梅;用犊牛睾丸细胞生产羊口疮疫苗时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兽药杂志;2003年07期

7 张廷胜;;碘酊治疗羊口疮[J];中兽医学杂志;2007年01期

8 任宝忠;夏会秋;王淑娟;;羊口疮病的防治[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7年05期

9 颜新敏;张强;;羊口疮病毒的研究进展[J];中国动物检疫;2008年11期

10 王树春;周关发;李志华;高林生;;中西医结合治疗羔羊口疮[J];云南畜牧兽医;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何水林;陈杰;蔡玉书;姚龙涛;;羊口疮病毒的分离与鉴定[A];第四届中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刘远;李文杨;林仕欣;高承芳;张晓佩;董晓宁;;福建省羊口疮的流行病学调查与PCR诊断[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2012年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华坪县畜牧兽医站 杨永军;不可小视羊口疮病[N];云南科技报;2013年

2 张国华;浅析山羊口疮的综合防治措施[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6年

3 ;综合防治山羊口疮[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雯昱;羊口疮病程中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周铭;羊口疮病毒文登株和石林株毒力致弱及毒力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3 杨钰;羊口疮病毒重庆株的分离鉴定及其F1L基因原核表达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4 李雯丽;陕西白绒山羊和奶山羊羊口疮病原调查及灭活疫苗免疫效果评估[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5 涂明亮;羊口疮病毒生物学特性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6年

6 朱相儒;羊口疮病毒和山羊痘病毒的分离鉴定及羊口疮病毒B2L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研制[D];扬州大学;2016年

7 李娜;羊口疮病毒的致弱与灭活苗的初步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6年

8 刘媛;IL-2基因佐剂对羊口疮病毒核酸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研究[D];贵州大学;2016年

9 田婷婷;羊口疮疫苗研制及其免疫效果评估[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10 张瑜;羊口疮病毒杨凌株和泸西株的分离鉴定及毒力致弱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026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7026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8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