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不同红麻品种营养价值的比较及青贮利用技术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2 20:30

  本文关键词:不同红麻品种营养价值的比较及青贮利用技术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红麻 品种 营养价值 青贮 添加剂


【摘要】:红麻(Hibiscus cannzzbinus L.),一年生韧皮纤维作物,重要的纺织工业原料作物,然而随着化纤和集装箱的发展,红麻纤维的利用受到了制约。随着中国国内畜牧养殖的高速发展,饲料产业也随之而起,优质蛋白饲料成为亟需品,多项国内外的研究表明红麻能够成为优质的植物性蛋白饲料来源,目前国内关于红麻饲用营养价值的研究处在初步探索阶段,因此加强红麻饲用营养价值的研究将会带来很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本研究第一部分以代表性红麻品种作为材料,对红麻留茬收获模式进行初步探究,并将7个具有代表性的红麻品种或材料为试验材料,通过留茬收获的方式对不同红麻品种的产量、营养价值进行比较,筛选出具有较高产量和营养价值的红麻品种或材料,为红麻饲用价值的开发利用和品种的选育推广提供一定的参考;本研究第二部分则对红麻青贮利用技术进行了初步探索,对红麻青贮饲料中的有机酸测定方法进行了初步优化,在此基础上评估了蔗糖和甲酸两种添加剂对红麻青贮品质的影响,为红麻青贮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全文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60cm、90cm和120cm不同留茬高度下红麻营养价值的比较得出,留茬收获模式下红麻的产量高和营养价值较好,其中90cm留茬高度下的营养价值要高于其他两个试验组。红麻适合与一般牧草相似的留茬收获模式,但是作为初步探究,该收获模式依然有很大的优化空间。2.供试红麻的7个品种或材料干物质产量为15,359.31kg/hm2~18,502.18kg/hm2,粗蛋白含量为8.99%~16.23%,粗纤维含量为16.71%~37.43%;7个品种或材料中,D(SZHP35)材料的干物质产量最高,为18,502.18 kg/hm2,粗蛋白产量同样最高,为2,027 kg/hm2;F(4A-4B)材料有较高的叶干物质产量比例,达到了44.82%,并且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或材料(P0.05);对应分析结果显示,D(SZHP35)材料与产量性状点紧密关联,F(4A-4B)材料则与叶干物质产量和粗蛋白含量关联紧密。F(4A-4B)有潜力培育成红麻饲用品种,D(SZHP35)材料可以作为优质的植物蛋白源。因此,F(4A-4B)和D(SZHP35)均是较好红麻饲用材料。3.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红麻青贮饲料中乳酸、乙酸、丙酸和丁酸4种有机酸的含量进行同时测定。采用0.02 mol/L Na H2PO4(p H=2.70)与甲醇作为流动相,在Dionex Ultimate 3000液相色谱仪,色谱柱为Thermo Hypersil BDS C18柱,流速1 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10 nm,进样体积20μL条件下对青贮样品有机酸含量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红麻青贮饲料中有机酸的测定。4.添加蔗糖或者甲酸能够显著提高粗蛋白含量(P0.05)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P0.05)降低红麻青贮饲料的p H值,实验组p H均小于4.0,乳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氨态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均没有检测到丁酸含量,青贮发酵品质良好;且在本实验研究范围内认为,添加20g/kg的蔗糖得到的红麻青贮饲料的品质优于其他实验组,添加9m L/kg的甲酸得到的红麻青贮饲料的品质优于其他实验组。
【关键词】:红麻 品种 营养价值 青贮 添加剂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816.5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英文缩略表11-12
  • 第一章 引言12-18
  • 1.1 红麻概况12
  • 1.2 红麻饲用的研究现状12-15
  • 1.2.1 国外红麻饲用研究进展13-14
  • 1.2.2 国内红麻饲用研究进展14-15
  • 1.3 红麻饲用展望15-16
  • 1.3.1 饲用红麻育种15
  • 1.3.2 耕作技术的改进15-16
  • 1.3.3 加工技术的改良16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16-18
  • 1.4.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16-17
  • 1.4.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17-18
  • 第二章 红麻留茬收获模式的初步研究18-25
  • 2.1 试验地概况18
  • 2.2 试验材料18
  • 2.3 试验设计18-19
  • 2.4 测定项目及方法19
  • 2.4.1 产量测定19
  • 2.4.2 常规营养品质测定19
  • 2.4.3 数据处理19
  • 2.5 结果与分析19-23
  • 2.5.1 不同留茬高度下植株的产量性状分析19-21
  • 2.5.2 不同留茬高度下植株的营养品质性状分析21-23
  • 2.6 讨论23-24
  • 2.6.1 收获模式的设计23-24
  • 2.6.2 收获模式的优化24
  • 2.7 小结24-25
  • 第三章 不同红麻品种营养价值的比较25-33
  • 3.1 试验地概况25
  • 3.2 试验材料25
  • 3.3 试验设计25
  • 3.4 测定项目及方法25
  • 3.5 结果与分析25-31
  • 3.5.1 相同留茬高度下红麻不同品种的产量性状分析25-26
  • 3.5.2 相同留茬高度下红麻不同品种的品质性状分析26-28
  • 3.5.3 相同留茬高度下红麻不同品种的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对应分析28-31
  • 3.6 讨论31-32
  • 3.6.1 供试红麻材料的干物质产量分析31-32
  • 3.6.2 供试红麻材料的营养成分分析32
  • 3.7 小结32-33
  • 第四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麻青贮饲料中的有机酸33-38
  • 4.1 材料与试剂33
  • 4.1.1 仪器与试剂33
  • 4.1.2 青贮饲料的制备33
  • 4.2 实验方法33-34
  • 4.2.1 样品浸提液制备提取33
  • 4.2.2 标准溶液配制33-34
  • 4.2.3 色谱条件34
  • 4.3 结果与分析34-37
  • 4.3.1 有机酸色谱条件确定34-35
  • 4.3.1.1 检测波长的确定34
  • 4.3.1.2 流动相与洗脱方法的确定34
  • 4.3.1.3 流速与柱温的确定34-35
  • 4.3.2 有机酸标准曲线的绘制35-36
  • 4.3.3 检测方法的精密度与回收率测定36-37
  • 4.4 讨论37
  • 4.5 小结37-38
  • 第五章 添加蔗糖和甲酸对红麻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38-48
  • 5.1 材料与方法38
  • 5.1.1 红麻青贮饲料的制备38
  • 5.1.2 实验设计38
  • 5.1.2.1 添加蔗糖的红麻青贮实验设计38
  • 5.1.2.2 添加甲酸的红麻青贮实验设计38
  • 5.1.3 品质测定样本制备38
  • 5.1.3.1 营养品质测定样本制备38
  • 5.1.3.2 发酵品质测定样本制备38
  • 5.2 青贮品质分析38-40
  • 5.2.1 感官评定38-39
  • 5.2.2 营养成分测定39
  • 5.2.3 发酵品质测定39-40
  • 5.2.3.1 pH和有机酸的测定39
  • 5.2.3.2 氨态氮含量的测定39-40
  • 5.2.4 数据分析40
  • 5.3 结果与分析40-43
  • 5.3.1 感官评定分析40
  • 5.3.2 营养成分分析40-42
  • 5.3.2.1 红麻青贮原料的营养成分40-41
  • 5.3.2.2 添加蔗糖红麻青贮的营养成分分析41-42
  • 5.3.2.3 添加甲酸的红麻青贮营养成分分析42
  • 5.3.3 发酵品质分析42-43
  • 5.3.3.1 添加蔗糖红麻青贮的发酵品质分析42-43
  • 5.3.3.2 添加甲酸的红麻青贮发酵品质分析43
  • 5.4 讨论43-46
  • 5.4.1 红麻青贮原料特性43-44
  • 5.4.2 添加蔗糖对红麻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44-45
  • 5.4.3 添加甲酸对红麻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45-46
  • 5.4.4 红麻青贮饲料品质的分析46
  • 5.5 小结46-48
  • 第六章 全文结论48-49
  • 参考文献49-56
  • 致谢56-57
  • 作者简历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司华哲;金春爱;刘晗璐;鲍坤;南韦肖;黄健;李光玉;;青贮饲料研究新进展[J];饲料研究;2015年24期

2 柳俊超;姜俊芳;宋雪梅;程茂基;蒋永清;王一民;王亚琴;;青贮饲料中主要有机酸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分析[J];畜牧与兽医;2015年10期

3 邬彩霞;汤前;韩志森;赵国琦;;水分、乳酸菌和蔗糖对青贮苜蓿品质的影响[J];中国奶牛;2015年18期

4 梁欢;游永亮;李源;赵海明;刘贵波;曾兵;;高丹草青贮加工及饲喂利用技术研究进展[J];草地学报;2015年05期

5 白杰;黄思齐;李建军;唐慧娟;李辉;陈安国;李德芳;;红麻饲用价值的研究进展[J];中国麻业科学;2015年01期

6 王生文;史静;宫旭胤;汪茜;武慧娟;张丽珍;陈本建;;播量与留茬高度对老芒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草业科学;2015年01期

7 刘晓静;张进霞;李文卿;范俊俊;;施肥及刈割对干旱地区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沙漠;2014年06期

8 刘春英;孙学映;朱体超;陈光蓉;郑章云;;不同黑麦草品种生产性能比较与优势品种筛选[J];草业学报;2014年04期

9 张金霞;乔红霞;刘雨田;;水分和添加剂对紫花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J];草业科学;2014年04期

10 徐炜;师尚礼;张文渝;王兴中;王永福;倪兴泽;李小平;王新强;王得文;王皎;;不同添加剂对低水分紫花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J];草原与草坪;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董志国;;苜蓿干草收获技术研究[A];中国草学会饲料生产委员会第15次饲草生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邱洪臣;中国农业机械化高级阶段发展策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2 黄其芬;不同添加剂对杂交象草青贮品质的影响[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3 刘桂要;玉米秸杆青贮过程中微生物、营养成分及有机酸变化规律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807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7807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f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