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不同速度的音乐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9-07 01:11

  本文关键词:不同速度的音乐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常速音乐 快速音乐 慢速音乐 产奶量 采食量 乳成分 神经递质水平 血液激素水平


【摘要】:为了研究常速、快速、慢速音乐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进行了3期试验,各期各选取年龄、胎次、泌乳天数、产奶量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32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16头。对照组不播放音乐,各试验组分别播放常速、快速、慢速梁祝钢琴曲。每期两期中间间隔7 d。每20 d采集血样、奶样1次、采食量3次,并测定单日产奶量。试验一结果显示,在20 d时,常速音乐组和快速音乐组奶牛产奶量分别较对照组高2.34 kg、2.11 kg,差异显著(P0.05)。在20 d、40 d、整个试验期,常速音乐组、快速音乐组、慢速音乐组奶牛体细胞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20 d,40 d,整个试验期,常速音乐组、快速音乐组、慢速音乐组,奶牛乳脂含量,乳糖含量、乳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20 d、40 d、整个试验期,常速音乐组、快速音乐组、慢速音乐组奶牛采食量均高于对照组。试验二结果显示,在20 d时,常速音乐组奶牛血清中S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20 d、40 d、整个试验期,常速音乐组、快速音乐组、慢速音乐组奶牛血清中GABA、5-HT、β-EP、GH、PRL、TRH、T4、T3、INS、LH、CRH、ACTH、COR、HIS、E2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常速音乐组、快速音乐组、慢速音乐组奶牛血清中CCK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三结果显示,在20 d、40 d、整个试验期,常速音乐组、快速音乐组、慢速音乐组奶牛血清中GLU、TP、ALB、AST、ALT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NEFA、TG、TC、BHBA、BUN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音乐可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采食量。在20 d时,常速音乐在维持奶牛产奶量方面相对于同期对照组效果要优于快速音乐组(P0.05);慢速音乐效果有限。音乐可降低奶牛牛乳中体细胞数,提高牛乳乳脂含量,乳蛋白含量,乳糖含量。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奶牛血清中GABA、5-HT、SP、GH、PRL、TRH、T4、T3、LH、CRH、ACTH、COR、HIS、E2的含量,进而提高奶牛产奶量,音乐也可提高奶牛血清中β-EP含量,降低CCK含量,进而促进了奶牛的食欲,提高奶牛的采食量。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奶牛糖类的合成作用(GLU含量升高),同时可减少脂类代谢物的产生(NEFA、TC、TG、TP、BHBA含量均降低);音乐也可提高奶牛蛋白质合成作用(TP、ALB含量升高),同时可减少氮的浪费(BUN含量降低)并提高蛋白质的代谢率(ALT、AST含量升高)。
【关键词】:常速音乐 快速音乐 慢速音乐 产奶量 采食量 乳成分 神经递质水平 血液激素水平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82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9-10
  • 第1章 绪论10-23
  • 1.1 应用音乐的研究现状10-15
  • 1.2 音乐对动物的影响15-16
  • 1.3 音乐对神经递质、内分泌的调节16-17
  • 1.4 音乐对情绪的影响17-21
  • 1.5 不同速度的音乐对人情绪的影响21-22
  • 1.6 本研究的研究意义22
  • 1.7 技术路线图22-23
  • 第2章 不同速度的音乐对奶牛产奶性能和采食量的影响23-30
  • 引言23
  • 2.1 材料与方法23-24
  • 2.2 结果与分析24-27
  • 2.3 讨论27-29
  • 2.4 结论29-30
  • 第3章 不同速度的音乐对奶牛神经递质和血液激素水平的影响30-38
  • 引言30
  • 3.1 材料与方法30
  • 3.2 结果与分析30-34
  • 3.3 讨论34-37
  • 3.4 结论37-38
  • 第4章 不同速度的音乐对奶牛能量代谢指标和蛋白质代谢指标的影响38-44
  • 引言38
  • 4.1 材料与方法38
  • 4.2 结果与分析38-40
  • 4.3 讨论40-43
  • 4.4 结论43-44
  • 第5章 音乐对奶牛泌乳性能影响的机制研究44-46
  • 5.1 音乐对奶牛情绪影响的机制44
  • 5.2 音乐对奶牛采食量的影响44
  • 5.3 音乐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44-45
  • 5.4 音乐对奶牛能量代谢指标和蛋白质代谢指标的影响45
  • 5.5 音乐对奶牛乳成分的影响45
  • 5.6 结语45-46
  • 第6章 结论与问题46-47
  • 6.1 结论46
  • 6.2 试验中存在的问题46-47
  • 参考文献47-55
  • 附录55-61
  • 致谢61-62
  • 个人简介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厚祥;影响奶牛泌乳量的因素及高产措施[J];当代畜牧;2001年02期

2 廖厚祥,李中利,石传林;影响奶牛泌乳量的因素及高产措施[J];河南畜牧兽医;2001年02期

3 李文,崔福敏,张蕾,金霞;诱导奶牛泌乳的几种方法及体会[J];河南畜牧兽医;2001年03期

4 孙凤发,赵龙江;提高奶牛产奶量新方法[J];内蒙古畜牧科学;2001年01期

5 刘忠琛,远继国,韩秀丽;农户养奶牛应当端正认识和提高技术[J];中国草食动物;2003年02期

6 秦仁;促使奶牛多产奶妙招[J];中国供销商情(乳业导刊);2004年11期

7 何英俊;张昌明;金和勇;;普利酶素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J];畜牧与兽医;2009年08期

8 吴智年;;提高奶牛泌乳量的技术措施[J];新疆畜牧业;2010年04期

9 张洁;;浅谈如何提高奶牛的产奶量[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0年19期

10 杜洪祥;;奶牛业对人类社会贡献和发展趋势兼论发展我国奶牛业应走途径[J];中国奶牛;198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荣昌;李英;孙凤莉;;奶牛泌乳前期日粮几个关键指标的探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2 王铭华;;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原因及对策[A];齐齐哈尔市畜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张瑞华;薛俊欣;张峥臻;张克春;;我国南方都市型奶牛临床疾病特点与对策[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内科学分会第七届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4 吕忠海;刘宏波;王桂玲;颜培实;;季节对奶牛生产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家畜环境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5 高振江;方小明;高雪;;智能化奶牛饲喂设备及试验研究[A];中国奶业协会年会论文集2008(上册)[C];2008年

6 张瑞华;薛俊欣;张峥臻;张克春;;我国南方都市型奶牛养殖临床疾病特点与对策[A];第三届中国奶业大会论文集(上册)[C];2012年

7 姚勤;黄章根;李凤刚;颜培实;;季节对奶牛生产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家畜环境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8 贾磊;王加启;卜登攀;张辉;张思维;曹荣;;干奶后期饲喂阴离子盐添加剂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A];中国奶牛协会2007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9 杨智君;;独一无二的专利——韦斯伐利亚刺激按摩技术[A];中国奶牛协会2007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10 亓美玉;孙金艳;刘娣;;硒与奶牛生产[A];第三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大刚;夏养奶牛重在防暑降温[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5年

2 郝德权;奶牛增产十二招[N];山东科技报;2001年

3 林雪 王金宝;冬把六关 提高奶牛产奶量[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6年

4 万思敬邋宋颖;奶牛养殖草料供应也需技巧[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7年

5 韦桥送;冬季奶牛高产的有效饲喂措施[N];湖北科技报;2006年

6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农业局 翟洪民;夏养奶牛10要点[N];河北农民报;2006年

7 林雪 王金宝;强化冬季管理 提高奶牛产奶量[N];陕西科技报;2006年

8 连欣邋李悦 王兰;北辰畜牧发展“主攻奶牛”[N];天津日报;2007年

9 刘斌忠;浅谈提高奶牛产奶量的措施[N];锡林郭勒日报;2007年

10 北京德佳牧业发展中心技术部 傅文友;奶牛增产十二招[N];中国畜牧水产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勐;日粮中性洗涤纤维和淀粉比例调控奶牛乳成分合成与瘤胃代谢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院东;添喂陈皮、酸甜剂、丙谷胺对荷斯坦奶牛采食量、产奶量、乳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D];新疆农业大学;2015年

3 李素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在奶牛骨代谢病中的作用及机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4 白云峰;智能化奶牛生产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建立[D];东北农业大学;2004年

5 颜志辉;极端温度对奶牛生产与生理影响及其调控措施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6 王林枫;我国奶业主产区奶牛生产效益与牛奶品质的调研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7 张剑;奶牛产后生殖机能恢复与生长抑素基因免疫[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张佳兰;奶牛泌乳性能候选基因的遗传特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9 高媛媛;奶牛泌乳启动过程乳腺组织基因和蛋白表达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3年

10 吴文旋;日粮阴阳离子差在奶牛上的应用效果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新宇;宁夏地区荷斯坦奶牛不同群体生产性能对比分析[D];宁夏大学;2015年

2 谷秋莳;河北省奶牛—农田生产体系磷素流动特征与调控途径[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3 唐一波;中国荷斯坦奶牛LOX-1基因多态性及其表达与泌乳性状的关联分析[D];广西大学;2014年

4 王明琼;奶牛脂肪肝综合诊断指标的筛选及氧化应激对犊牛肝脏线粒体OCT活性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李晓翠;凬草提取物对奶牛免疫功能和生产性能的影响[D];河南农业大学;2012年

6 赵明轩;运用综合饲养管理技术提高奶牛生产水平与效益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7 郭静;奶牛POTs的表达及小肽对乳腺上皮细胞乳蛋白合成的影响[D];扬州大学;2015年

8 朱怡慧;奶牛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型临床乳腺炎的病理特征及初步免疫组化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9 宋良荣;热应激奶牛代谢葡萄糖需要量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10 陈子宁;围产前期日粮能量水平对荷斯坦奶牛产后生产性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065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8065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4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