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白酒糟菌体蛋白饲料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8 17:23

  本文关键词:白酒糟菌体蛋白饲料开发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酒糟 固态发酵 菌体蛋白 肉牛 生产性能


【摘要】:本论文研究了白酒糟发酵的最优发酵条件组合,确定了肉牛饲粮中发酵酒糟菌体蛋白饲料的最适宜添加比例。试验一 白酒糟固态发酵菌体蛋白饲料工艺参数优化本试验采用L16(54)正交试验设计,通过对不同发酵酒糟的真蛋白(TP)、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氨基酸(AA)等营养物质的测定,旨在考察基料配比、尿素添加量、磷酸二氢钾添加量、发酵初始pH和发酵初始水分对白酒糟发酵结果的影响,确定最适宜的发酵工艺参数。试验首先将白地霉、米曲霉、绿色木霉和枯草芽孢杆菌按照1:1:1:1混合后10%接种到培养基中,放置于30±2℃恒温培养箱中发酵72h,每隔12小时搅拌1次。根据白酒糟发酵后的营养价值筛选出最佳的基料配比、尿素添加量、磷酸二氢钾添加量、发酵初始pH和发酵初始水分条件组合。然后在筛选出的最佳条件下设计验证试验,考察在最优的发酵工艺条件对白酒糟发酵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显示:(1)基料按照80%酒糟、10%麸皮、5%玉米粉、5%菜籽粕配比,尿素添加量为1.5%,磷酸二氢钾为0.7%,pH为5、水分为50%时发酵效果最好;(2)最优的条件下发酵白酒糟后,与未发酵的白酒糟相比较,干物质基础,真蛋白(TP)提高了57.85%(P0.001),粗纤维(CF)、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粗脂肪(FE)分别降低了42.39%(P0.001)、31.95%(P0.001)、27.73%(P0.001)、21.48%(P0.001),总钙磷分别提高了16.57%(P0.001)和68.18%(P0.001)。总的氨基酸提高了24.47%,其中赖氨酸(Lys)、蛋氨酸(Met)、苏氨酸(Thr)、缬氨酸(Val)、亮氨酸(Leu)、异亮氨酸(Ile)和脯氨酸(Pro)必需氨基酸分别提高了38.09%、39.39%、71.43%、28.97%、10.87%和3.7%。试验二发酵白酒糟对肉牛生产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按照年龄、体况、膘情、毛色和大小等相近的原则,选择平均体重为350±10 kg的蜀宣花牛30头,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对照组(CON)、试验1组(FDG 10)、试验2组(FDG 20)、试验3组(FDG 30)、试验4组(FDG 40),分别饲喂添加0%、10%、20%、30%、40%发酵酒糟的饲粮,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总共试验期为45天,其中预试期为15天,正式期为30天。结果显示:(1)FDG 30组肉牛呼吸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CON)(P0.05),比对照组高2.01次/min,但是FDG 30组和FDG 40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直肠温度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FDG 30组肉牛的日增重最高,比对照组提高了33.33%(P0.05),干物质采食量FDG 30组比对照组高7.98%(P0.05),料重比比对照组降低19.03%(P0.05);(3)FDG 30组的有机物表观消化率最高(P0.05),但是干物质(DM)、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4)FDG 30甲烷排出量(CH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代谢产热量也最大(P0.05),但是尿氮的排出量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5)FDG 30组的消化能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由此可得,发酵酒糟能够提高肉牛的生产性能和干物质采食量,提高养分利用率,降低料重比增加生产效益,发酵酒糟在饲粮中的最佳添加比例为30%。
【关键词】:酒糟 固态发酵 菌体蛋白 肉牛 生产性能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816.4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符号说明9-12
  • 前言12-14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4-23
  • 1.1 固态发酵技术14-15
  • 1.2 菌体蛋白饲料15-16
  • 1.2.1 菌体蛋白在动物上的应用16
  • 1.3 白酒糟研究进展16-20
  • 1.3.1 白酒糟的营养价值16-17
  • 1.3.2 白酒糟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17-18
  • 1.3.3 微生物发酵改善白酒糟品质的研究18-20
  • 1.4 酒糟作为饲料资源的限制因素20-21
  • 1.5 存在的问题21
  • 1.6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21
  • 1.7 试验内容21-22
  • 1.8 技术路线22-23
  • 第二章 试验研究23-51
  • 试验一 白酒糟固态发酵开发蛋白饲料条件的优化23-35
  • 引言23
  • 1.1 试验材料23-25
  • 1.1.1 试验菌种与培养基23-24
  • 1.1.2 菌种活化24
  • 1.1.3 微生物种子准备24-25
  • 1.2 试验方法25-26
  • 1.2.1 试验设计25-26
  • 1.2.2 测定指标与方法26
  • 1.2.3 数据分析26
  • 1.3 结果分析26-31
  • 1.3.1 混菌发酵对白酒糟真蛋白的影响26-27
  • 1.3.2 混菌发酵对白酒糟粗纤维的影响27-28
  • 1.3.3 最优组合发酵前后营养物质的比较28-29
  • 1.3.4 最优组合发酵前后氨基酸的组成29-31
  • 1.4 讨论31-34
  • 1.4.1 酒糟发酵参数的优化31-32
  • 1.4.2 最优发酵条件对酒糟营养成分的影响32-33
  • 1.4.3 最优组合条件发酵对氨基酸的影响33-34
  • 1.5 小结34-35
  • 试验二 发酵白酒糟水平对肉牛生产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35-51
  • 引言35
  • 2.1 试验材料35-37
  • 2.1.1 白酒糟菌体蛋白发酵饲料的制备35
  • 2.1.2 试验设计与试验饲粮35-37
  • 2.2 试验方法37-38
  • 2.2.1 饲养试验及管理37
  • 2.2.2 消化代谢试验37-38
  • 2.2.3 呼吸代谢试验38
  • 2.3 样品采集与测定38-39
  • 2.3.1 粪样采集38
  • 2.3.2 尿样采集38-39
  • 2.3.3 气体的采集39
  • 2.4 测定指标及方法39
  • 2.5 统计分析39-40
  • 2.6 结果40-46
  • 2.6.0 试验牛舍的温湿度指数40
  • 2.6.1 发酵白酒糟对肉牛的呼吸频率和直肠温度的影响40-41
  • 2.6.2 发酵白酒糟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41-42
  • 2.6.3 发酵白酒糟对肉牛养分消化率的影响42
  • 2.6.4 发酵酒糟对肉牛能量代谢的影响42-43
  • 2.6.5 发酵酒糟对肉牛气体代谢的影响43-44
  • 2.6.6 发酵酒糟对于肉牛氮平衡的影响44-45
  • 2.6.7 发酵酒糟的适宜添加水平45-46
  • 2.7 讨论46-50
  • 2.7.1 发酵酒糟对肉牛呼吸频率和直肠温度的影响46-47
  • 2.7.2 发酵白酒糟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47
  • 2.7.3 发酵酒糟对肉牛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47-48
  • 2.7.4 发酵白酒糟对肉牛能量代谢的影响48-49
  • 2.7.5 发酵酒糟对肉牛氮平衡的影响49-50
  • 2.8 小结50-51
  • 参考文献51-58
  • 致谢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翠;王之盛;王立志;彭全辉;邹华围;;肉牛剩余采食量与瘤胃微生物菌群关系[J];动物营养学报;2015年10期

2 陈光吉;彭忠利;宋善丹;王斌星;郭春华;张正帆;柏雪;王永;钟金城;蹇尚林;朱友军;;发酵酒糟对舍饲牦牛生产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5年09期

3 宋善丹;陈光吉;饶开晴;郭春华;彭忠利;柏雪;张正帆;;白酒糟固态发酵条件的筛选及营养价值评定[J];中国畜牧杂志;2015年15期

4 董文豪;史慧玲;郝晓鸣;乔家运;范寰;王文杰;;枯草芽胞杆菌发酵对玉米干酒糟氨基酸组成的影响及发酵条件研究[J];饲料工业;2015年09期

5 陈光吉;严锦绣;郭春华;彭忠利;柏雪;张正帆;黄艳玲;蒋兴德;;微生物发酵饲料对肉牛瘤胃液pH值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年07期

6 焦肖飞;刘建学;韩四海;李璇;李佩艳;罗登林;张卫卫;徐宝成;;复合菌生物转化白酒糟发酵条件的优化[J];食品科学;2015年17期

7 明红梅;陈蒙恩;周健;郭志;刘军;兰小辉;;复合微生物菌剂发酵酒精糟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J];粮食与饲料工业;2015年01期

8 单安山;陈志辉;;干酒糟及其可溶物的营养价值和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J];动物营养学报;2014年10期

9 莫乃国;梁辛;李翠玲;覃广胜;韦升菊;李丽莉;梁贤威;杨炳壮;邹彩霞;;白酒糟对奶水牛泌乳性能及乳品质的影响[J];广西畜牧兽医;2014年05期

10 吴小燕;郭春华;王之盛;彭忠利;柏雪;李勇;邹华围;;微生物发酵饲料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和饲粮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4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楼灿;姜成钢;马涛;纪守坤;陈丹丹;邓凯东;张乃锋;屠焰;刁其玉;;不同饲喂水平对杜寒杂交妊娠母羊气体代谢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2014年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C];2014年

2 胡振声;孙震;;固体发酵白酒糟喂产蛋鸡的试验[A];家禽研究最新进展——第十一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汤小朋;单菌及混菌固态发酵改善木薯渣品质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2 吴丹;黄孢原毛平革菌发酵不同预处理白酒糟的效果比较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3 沈沾红;菌体蛋白的营养价值评定及其对肉鸡生长性能、肠道生理的影响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9年

4 赵叶;菌体蛋白安全性、营养价值评定及其在生长肥育猪上的应用效果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9年

5 刘传都;利用混合菌固体发酵木薯渣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953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9953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4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