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早发型和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异常补体激活

发布时间:2018-01-28 19:28

  本文关键词: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 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 补体系统 异常激活 出处:《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5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早发型和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中的补体经典和旁路途径异常激活。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1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severe preeclampsia,sPE)患者30例(早发sPE组)和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30例(晚发sPE组)为研究组,孕周匹配的正常妊娠孕妇为早、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对照组(各3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孕妇血浆补体C1q、C4d、C3a、Bb及膜攻击复合物(MAC)水平。结果 1晚发sPE组C1q、C4d、C3a和MAC水平分别为118.25μg/ml(84.78~161.00μg/ml)、10.77μg/ml(3.66~22.32μg/ml)、4 018.80μg/ml(948.98~10 406.13μg/ml)和293.94ng/ml(205.45~351.38ng/ml);晚发对照组各补体水平分别为92.06μg/ml(78.33~107.73μg/ml)、5.12μg/ml(2.80~9.34μg/ml)、34.80μg/ml(26.41~53.02μg/ml)和119.59ng/ml(50.97~200.09ng/ml)。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早发sPE组Bb、C3a和MAC水平分别为0.70μg/ml(0.57~0.77μg/ml)、872.66μg/ml(223.83~8 837.00μg/ml)和325.56ng/ml(231.95~442.23ng/ml);早发对照组各补体水平分别为0.41μg/ml(0.40~0.50μg/ml)、38.63μg/ml(28.98~48.85μg/ml)和101.75ng/ml(97.86~140.48ng/ml)。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补体系统异常激活与重度子痫前期发病有关,其中补体经典途径可能更多参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可能与补体旁路途径的激活有关。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bnormal activation of complement classic and bypass pathway in early onset and late onset severe preeclampsia. Methods: from July 2013 to November 2014 in the first Hospital of Peking University in the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and Obstetrics and Obstetrics and Obstetrics. Early onset of severe preeclampsia (. Severe preeclampsia. Thirty patients (early onset sPE group) and 30 patients with late onset severe preeclampsia (late onset sPE group) were treated as study group. Normal pregnant women with matched gestational weeks were early pregnant women. In the control group (30 cases each) of late onset severe preeclampsia (30 cases each), the plasma complement C1qC4dC3a of pregnant women was detect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Results\\\ the level of BB and membrane attack complex was 4 d in sPE group. The levels of C3a and MAC were 118.25 渭 g / ml, 84.78 渭 g / ml and 161.00 渭 g / ml, respectively. 10.77 渭 g / ml 3.66 渭 g / ml 22.32 渭 g / ml). 4018.80 渭 g / ml 948.98 渭 g / ml 10 406.13 渭 g / ml) and 293.94 ng / ml / ml 205.45 渭 g / ml / ml 351.38 ng / ml / ml; The complement levels of the late onset control group were 92.06 渭 g / ml 78.33 渭 g / ml 107.73 渭 g / ml / ml 5.12 渭 g / ml / ml 2.80 渭 g / ml 2.80 渭 g / ml / ml 9.34 渭 g / ml respectively. 34.80 渭 g / ml 26.41 渭 g / ml, 53.02 渭 g / ml) and 119.59 ng / ml 50.97 ng / ml / ml, 200.09 ng / ml,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levels of BbC3a and MAC were 0.70 渭 g / ml, 0.57 渭 g / ml and 0.77 渭 g / ml in early onset sPE group, respectively. 872.66 渭 g / ml 223.83 渭 g / ml (8 837.00 渭 g / ml) and 325.56 ng / ml 231.95 ng / ml ~ 442.23 ng / ml / ml; The complement levels of early onset control group were 0.41 渭 g / ml 0.40 渭 g / ml 0.50 渭 g / ml respectively. 38.63 渭 g / ml 28.98 渭 g / ml (48.85 渭 g / ml) and 101.75 ng / ml / ml 97.86 ~ 140.48 ng / ml ~ (-1). Conclusion abnormal activation of complement system is related to the onset of severe preeclampsia, in which the classical pathway of complement may be more involv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late onset severe preeclampsia. Early onset of severe preeclampsia may be associated with activation of the complement bypass pathway.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
【分类号】:R714.244
【正文快照】: Chin J Clin Obstet Gynecol,2015,16:119-122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妊娠特发性疾病,是孕产妇和新生儿患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目前关于子痫前期发病机制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滋养细胞浸润能力异常[1],免疫调节功能异常[2],遗传因素[3],氧化应激反应[4],饮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翠兰;刘兴会;岳本明;付稼虹;何国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5期

2 叶元华;刘玲;詹瑛;彭伟;;子痫前期病人血清可溶性血管内皮生成因子受体1水平的检测[J];齐鲁医学杂志;2006年04期

3 李莉;胡继芬;;子痫前期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6年18期

4 叶元华;刘玲;詹瑛;彭伟;;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对子痫前期的早期预测价值[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6年07期

5 雷玲;李力;;子痫前期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6年05期

6 李云;胡继芬;;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与子痫前期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6年05期

7 潘义;孙丽洲;;子痫前期的预测[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6年05期

8 孟涛;魏军;刘彤;尚涛;潘莉莉;;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在子痫前期中的测定及意义[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6年10期

9 林其德;段涛;孔北华;林建华;滕银成;古航;孙丽洲;李笑天;贺晶;李力;刘兴会;潘琢如;苟文丽;马玉燕;牟瑞丽;;子痫前期-子痫相关问题的讨论[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6年09期

10 王小青;刘晓梅;张翔;吴海青;罗春玉;;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在子痫前期的临床应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丽洲;;子痫前期的麻醉及液体管理[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沈洁;杨孜;王伽略;;临床风险因素对子痫前期发病影响探讨[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陈丹青;董明岳;王晗芝;;静脉应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子痫前期的实验研究[A];第三届长三角围产医学学术论坛暨2006年浙江省围产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李笑天;;子痫前期的急性并发症[A];首届沪浙妇产科学术论坛暨2006年浙江省妇产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陈丹青;董明岳;王晗芝;;静脉应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子痫前期的实验研究[A];首届沪浙妇产科学术论坛暨2006年浙江省妇产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陈丹青;张薇;董冥岳;柴芸;;静脉应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子痫前期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球华人妇产科学术大会暨第三次全国妇产科中青年医师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7 章燕幸;陈怀红;孙新芳;吴承龙;王黎萍;宋建良;;迟发性产后子痫/子痫前期合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二例及文献复习[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七届组稿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张春平;方定志;;脂联素与子痫前期[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9 袁恩武;张展;赵明耀;贾莉婷;;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10 翟宏;许建成;续薇;;重度子痫前期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分析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编译 王炜;孕妇出现子痫前期可增加心脏病风险[N];医药经济报;2009年

2 欧阳吁;妊娠期高血压怎么办[N];家庭医生报;2006年

3 章关春邋孙美燕;妊高征母婴预后可以改善[N];健康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欧阳艳琼;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在子痫前期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腊晓琳;免疫调控和内皮细胞损伤与重度子痫前期的相关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3 孙波;基因芯片技术在子痫前期外周血白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研究中的初步应用[D];吉林大学;2006年

4 李源;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与子痫前期相关性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钟艳;孕早期预测子痫前期、胎儿生长受限相关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6 赖宝玲;子痫前期与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的相关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7 张纪;新型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与子痫前期的相关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8 陈桂香;足细胞损伤在子痫前期蛋白尿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D];复旦大学;2011年

9 夏俊霞;骨桥蛋白在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辛虹;膜联蛋白A家族与子痫前期[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丽;血浆纤维蛋白原及其-455G/A基因多态性与子痫前期/子痫相关性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2 付怡;重度子痫前期心脏形态及功能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2年

3 张妍;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及其受体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D];青岛大学;2009年

4 苏翠红;应用血清学及代谢组学方法对子痫前期发病的预测探讨[D];复旦大学;2010年

5 刘玲;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与子痫前期发病关系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6 李楠;子痫前期孕妇母血及脐血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的临床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贾悉;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因子-1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8 陶娅玲;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及尿液血管生成因子及其受体水平的变化及其预测价值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9 明芳;脂联素在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D];四川大学;2007年

10 周振环;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Ⅰ型自身抗体在子痫前期和子痫期母血中的变化[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713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14713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a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