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单基因病致病基因携带者行胚胎植入前基因检测结局及同时行非整倍体检测必要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0-07-20 10:52
【摘要】:第一章:单基因病致病基因携带者行胚胎植入前基因检时非整倍体检测的必要性分析背景:单基因病是一类由单个基因发生突变所导致的遗传性疾病,起源于生殖细胞或受精卵。单基因病一旦发生,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利用胚胎植入前基因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PGT),摒弃致病性胚胎,将非致病性胚胎植入宫腔内,即可避免不幸的发生。针对单基因遗传病的PGT被命名为PGT-M,它区别于其他的产前诊断,是妊娠期前的一种诊断方法,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传统的PGT-M方法由于技术的限制,无法在诊断靶基因突变的同时,检测胚胎所有染色体的整倍体性,使通过PGT-M检测后为基因非致病性的胚胎,仍有染色体非整倍体移植入宫内,进而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可能性。目的.:本研究主要围绕单基因病致病突变携带者行PGT-M后获得的非致病性胚胎经非整倍体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Aneuploidy,PGT-A)后的染色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证实单基因病致病突变携带者同时行PGT-M和PGT-A的必要性。方法:收集2014年1 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因单基因病同时行PGT-M和PGT-A的119对夫妇的信息,经统计学方法分析PGT-M后非致病性胚胎(包括携带者胚胎)的PGT-A染色体检测结果,得出结论。结果:PGT-M结果证实为非致病性的胚胎(包括携带者胚胎)共326枚,经PGT-A后异常的胚胎共123枚,占37.73%;对有染色体异常的染色体及其数目进行分析,23条染色体均具有发生异常的风险,其中,16号、22号、性染色体异常的比例较高。≥35岁组胚胎总异常率明显大于35岁组(P=0.020)。≥35岁组多条染色体异常胚胎率与35岁组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271),但≥35岁组多条染色体异常胚胎率高于单条染色体异常胚胎率。将PGT-M和PGT-A双重检测后证实为可移植胚胎植入宫腔内后,对其妊娠结局进行分析,获得的生化妊娠率为74.51%,临床妊娠率为72.55%;活产率为67.65%。≥35岁组在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方面与35岁组相比,均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单基因病致病突变携带者行PGT-M的同时行PGT-A是有必要的,有助于发现异常染色体胚胎,从而降低胚胎种植失败率、流产率及其他不良孕产发生率。2.胚胎植入前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表明,染色体异常可以发生在任何染色体上,在≥35岁的高育龄女性中,胚胎异常率更高,且容易发生多条染色体的异常。第二章单基因病致病基因携带者行胚胎植入前基因检测的结局分析背景:由于单基因病遗传咨询的复杂性及胚胎植入前基因检测应用技术的挑战性,单基因病携带者行植入前胚胎基因检测的应用仍比较局限。理论上单基因病遗传性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在实际检测中,胚胎的情况是否和理论值相符?另外,单基因病行胚胎植入前基因检测是针对胚胎的检测,它的检测结果和针对胎儿的产前羊水检测的结果是否完全相符?这些问题有待进行进一步探讨。目的:本次研究旨在分析单基因病行胚胎植入前基因检测后的胚胎相关致病基因检测结果,由此判断胚胎相关致病基因传递是否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另外分析非致病性胚胎植入后的胎儿羊水致病基因检测结果和胚胎植入前基因检测结果的相符性,从而为单基因病行胚胎植入前检测的遗传咨询提供临床指导。方法:统计2013年10月至2018年3月因单基因病于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行遗传咨询并已获得胚胎行植入前基因检测结果的124对夫妇,对比分析其胚胎植入前基因检测后的胚胎相关致病基因检测结果及其胎儿羊水致病基因检测结果。结果:在不同遗传方式的常见疾病中,如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多囊肾,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单基因病,包括甲基丙二酸血症、先天性耳聋和脊肌萎缩症,以X连锁隐性遗传的单基因病,包括血友病和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经胚胎植入前基因检测后的胚胎致病等位基因传递情况和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预测结果基本相符。32例行进一步产前诊断的胎儿中,羊水致病基因检测结果均与植入前胚胎遗传学检测结果相符。结论:1.单基因病携带者行植入前基因检测后的胚胎致病等位基因传递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这为遗传咨询提供实际指导意义。2.植入前基因检测后胚胎移植并成功妊娠后,胎儿的羊水致病基因位点检测结果和其胚胎植入前基因检测果是一致的,说明单基因病携带者行胚胎植入前基因检测的可靠性。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714.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俞民澍,洪贤慷;医学分子遗传学——第三讲 单基因病的分子遗传学[J];遗传;1989年03期

2 吴秋玲,许延康;医学遗传学述要——第二讲 单基因病[J];新医学;1984年11期

3 徐艳文;;单基因病植入前遗传学诊断难点及误诊原因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6年03期

4 ;儿童单基因病及遗传咨询研修班(第一期)在京举办[J];中国研究型医院;2019年03期

5 曹宗富;喻浴飞;陈翠霞;蔡瑞琨;李乾;罗敏娜;高华方;马旭;;单基因病遗传变异自动化分析和解读研究[J];生殖医学杂志;2019年07期

6 吴丹;;“单基因病”探究性教学模式的设计与思考[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0年06期

7 杨锐林;蔡志明;梁朝朝;;泌尿生殖系统单基因病研究进展[J];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2011年01期

8 王s

本文编号:27633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27633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e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