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晚期上皮性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中淋巴结切除的临床价值分析

发布时间:2020-08-14 06:11
【摘要】:背景与目的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是卵巢癌常见的转移途径之一。2018版NCCN《卵巢癌包括输卵管癌及原发性腹膜癌临床实践指南》建议,晚期卵巢癌患者接受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的过程中,应切除能够切除的肿大或者可疑淋巴结,盆腔外转移病灶最大径线不超过2cm的患者(即IIIB期)术中必须进行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而对于术前及术中评估未见肿大的淋巴结的IIIC/IV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是否需接受淋巴结切除,NCCN指南并未给出明确建议。本文通过研究IIIC/IV期上皮性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过程中淋巴结切除术对患者术中情况、围手术期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分析淋巴结切除术对于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价值,为晚期卵巢癌患者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病区并接受肿瘤细胞减灭术的IIIC/IV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妇科检查、肿瘤标记物检测、胸部及全腹部增强CT检查、腹水细胞学检查或病理活组织检查等以综合评估病情。所有入组患者术前腹部增强CT检查及术中探查均未发现腹膜后肿大淋巴结。根据评估结果由2名以上妇科肿瘤专家讨论后决定行初始肿瘤细胞减灭术(PDS)或给予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方案化疗2~3周期后行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NACT-IDS),根据其接受肿瘤细胞减灭术的过程中是否行腹膜后淋巴结切除分为淋巴结切除组(观察组)和淋巴结未切除组(对照组),并根据是否系统性切除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将观察组分为系统性淋巴结切除(systematic lymphadenectomy,SL)组、淋巴结取样(unsystematic lymphadenectomy,USL)组。SL组采取系统性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USL组采取腹膜后淋巴结取样术,对照组未切除腹膜后淋巴结。记录各组患者年龄、病理类型、分期、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等,分析其预后。所有患者术后均给予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方案化疗,每3周为1疗程。化疗期间注意观察患者化疗反应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并及时给予对应处理。治疗结束后定期随访,2年内每3月1次,2年后每半年1次,3年后每年1次,随访方式采用门诊随访或电话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患者病史、妇科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肿瘤标记物检测、心电图、盆腔彩超检查、胸部及腹部增强CT或PET-CT检查等。所有患者均随访到患者死亡或直到随访结束。随访结束时间为2018年12月31日。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患者的一般资料(如年龄、FIGO分期、病理类型等)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与对照组中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71.1±89.2)毫升、平均手术时间为(2.87±0.51)小时相比,观察组分别为(263.6±103.4)毫升、(3.38±0.84)小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0.6±2.1)天、(10.5±2.5)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组平均手术时间(3.67±0.87)小时,USL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3.10±0.74)小时,USL组的手术时间短于SL组,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组平均术中出血量(271.9±101.8)毫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0.4±2.3)天,USL组平均术中出血量(255.7±106.3)毫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0.8±1.8)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并发症比较:观察组术中及术后2周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23.6%VS1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组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USL组(25.9%VS2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潴留囊肿仅发生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组淋巴潴留囊肿发生率明显高于USL组(55.6%VS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淋巴结转移阳性率比较:SL组术后病理检查发现淋巴结阳性率高于USL组(48.1%VS 4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5,P0.05)。5.生存情况比较:观察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33月,中位总生存期51月,对照组分别为31月、55月,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1年、2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0.9%、76.4%、45.5%,对照组1年、2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1.9%、86.5%、78.4%、40.5%,统计学分析显示,观察组1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100%VS9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90.9%VS86.5%、45.5%VS40.5%),3年生存率低于对照组(76.4%VS78.4%),但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L组无进展生存期33月,总生存期51月,USL组无进展生存期31月,总生存期(OS)44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L组1年、2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8.9%、85.2%、48.1%,USL组1年、2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6.4%、89.3%、67.9%、39.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1.无肿大淋巴结的IIIC/IV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仍然可能存在淋巴转移。2.对于术前影像学及术中探查综合评估均未见肿大淋巴结的IIIC/IV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进行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的过程中可不行淋巴结切除术。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737.31
【图文】:

患者,对照组,死亡率,中位


图 2.1 观察/对照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的比较组患者死亡 30/55 例,死亡率 54.5%,中位总生存期(OS)死亡 23/37 例,死亡率 57.6%,中位总生存期(OS)55 月,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3,P>0.05)。两组患者 OS 生存曲线图 2.2 观察/对照组患者总生存期的比较

对照组,患者,统计学意义


11图 2.2 观察/对照组患者总生存期的比较 年、2 年、3 年、5 年生存率分别为 100%、90.9%、 91.9%、86.5%、78.4%、40.5%,统计学分析显示,组(100%VS9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于对照组(90.9%VS86.5%、45.5%VS40.5%),3 年生

中位,淋巴结切除,患者,生存曲线


但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见表表 2.6 观察/对照组患者生存率的比较( %) 1-OS 2-0S 3-OS 100 90.9 76.4 91.9 86.5 78.4 4.610 0.447 0.051 0.032 0.504 0.821 系统性淋巴结切除组(SL 组)与淋巴结取样组(USL 组(PFS)、总生存期(OS)、1 年生存率(1-OS rate)、2 年生存生存率(3-OS rate)、5 年生存率(5-OS rate)的对比。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33 月,USL 组患者中位无1 月,统计学分析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6,P>0 生存曲线见图 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佳勋;徐兰;高岩;张宇华;;卵巢癌风险指数值在绝经前上皮性卵巢癌盆腔转移中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8年12期

2 刘利峰;姜计芹;;早期上皮性卵巢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的研究[J];浙江创伤外科;2018年06期

3 姜亮亮;王晶;;上皮性卵巢癌远处转移的诊治进展[J];实用肿瘤学杂志;2018年05期

4 张国楠;朱熠;黄建鸣;;紫杉醇在上皮性卵巢癌化疗中的双刃剑效应与对策思考[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7年01期

5 夏杨;吴海根;吴澜;都三平;兰秋红;;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治疗时机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对预后的影响[J];实用癌症杂志;2016年12期

6 奚美丽;鹿欣;;上皮性卵巢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治疗[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6年11期

7 戴宇;刘凯;姚秀华;;钙网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黑龙江医学;2017年01期

8 魏旭;张国楠;;早期上皮性卵巢癌术后辅助化疗及疗程对其预后的影响[J];肿瘤预防与治疗;2017年02期

9 张炎如;杨大明;;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的治疗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7年08期

10 李芬琴;尹如铁;;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的研究进展[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7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海滨;谭布珍;;上皮性卵巢癌维持治疗的研究进展[A];2016全国中西医结合妇产科研究进展学术研讨会暨2016年第一届江浙沪中西医结合妇产科高峰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6年

2 叶婧;狄文;吴霞;;吲哚胺2,3双加氧酶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相关性的研究[A];第四届长三角妇产科学术论坛暨浙江省2009年妇产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程蓓;郭轶男;吕卫国;万小云;陈亚侠;谢幸;;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13例分析[A];第四届长三角妇产科学术论坛暨浙江省2009年妇产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祝洪澜;尹璐瑶;梁旭东;崔恒;;非上皮性卵巢癌70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肿瘤会场(妇科肿瘤学组、妇科病理学组)论文汇编[C];2012年

5 叶海燕;陈建国;徐嘉文;陈志红;;has-miRNA let-7a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肿瘤会场(妇科肿瘤学组、妇科病理学组)论文汇编[C];2012年

6 谢敏;李艺;崔恒;;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的手术治疗[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肿瘤会场(妇科肿瘤学组、妇科病理学组)论文汇编[C];2012年

7 宋媛;张震宇;;152例上皮性卵巢癌手术及术后化疗预后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内镜会场(妇科内镜学组)论文汇编[C];2012年

8 宋媛;张震宇;;上皮性卵巢癌手术治疗常见并发症[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妇科内镜会场(妇科内镜学组)论文汇编[C];2012年

9 张丹英;黄丽红;;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的疗效分析[A];全国中西医结合卵巢功能调控专题学术会议论文及摘要集[C];2014年

10 应晔;;CA125水平对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理想肿瘤细胞减瘤术预测价值的探讨[A];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第六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刘卉;微创技术引ESGE入境[N];医药经济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滕芳;卵巢癌相关circRNA的筛选及circHIPK3功能和机制的初步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9年

2 赵灵;化疗对上皮性卵巢癌免疫逃逸相关分子CD47和PD-L1表达的影响[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年

3 乔谷媛;NF1抑制上皮性卵巢癌恶性进展及其机制的探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7年

4 刘晶晶;miR-424-5p负向调控CCNE-1抑制上皮性卵巢癌发生发展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5 王稳;尼日菌素对人上皮性卵巢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6 龙行涛;长链非编码RNA-LSINCT5调控上皮性卵巢癌恶性进展及机制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8年

7 李楠;miR-16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抑制卵巢癌细胞侵袭和转移的作用与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8年

8 王蕾;HtrA2/Omi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2016年

9 吴裕中;循环DNA在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诊断价值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徐常恩;趋化因子受体在浆液性上皮性卵巢癌腹腔内转移中的作用[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沙沙;老年上皮性卵巢癌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9年

2 刘丽萍;上皮性卵巢癌外泌体蛋白标志物检测的研究[D];西南医科大学;2019年

3 王巧;328例上皮性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D];成都医学院;2019年

4 王s钲

本文编号:27926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27926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4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