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DNA倍体、高危型HPV在宫颈鳞癌淋巴结中的表达及意义

发布时间:2020-08-20 22:52
【摘要】:目的:通过测定宫颈鳞癌盆腔淋巴结中DNA倍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及常规病理学检查转移阳性的检出率,探讨DNA倍体、HR-HPV检测与常规病理学检查在宫颈鳞癌不同临床病理组间的表达,探讨DNA倍体及HR-HPV与宫颈鳞癌淋巴结微转移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为宫颈鳞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及个体化随访提供指导。方法:1.收集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妇科进行手术治疗的宫颈鳞癌患者27例,共收集新鲜盆腔淋巴结513枚。根据患者术后淋巴结经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常规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为淋巴结转移组(观察组1)和淋巴结无转移组(观察组2)。2.应用DNA-AICM检测系统分别对观察组1和观察组2的全部淋巴结进行DNA倍体分析检测。3.采用导流杂交检测方法分别对观察组1和观察组2的全部淋巴结进行HR-HPV检测。4.应用SPSS25.0系统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各临床病理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1.在全部受检的513枚淋巴结中,比较DNA倍体、HR-HPV检测及DNA倍体与HR-HPV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发现,在宫颈鳞癌分期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随着临床分期期别的增加,DNA倍体、HR-HPV检测及DNA倍体与HR-HPV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均上升。2.在全部受检的513枚淋巴结中,比较DNA倍体、HR-HPV检测及DNA倍体与HR-HPV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发现,在宫颈鳞癌患者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3.观察组1有5例患者,全部淋巴结共107枚;观察组2有22例患者,全部淋巴结共406枚。DNA倍体及HR-HPV在观察组1中阳性检出率均高于观察组2中淋巴结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4.观察组1病理学检查阳性淋巴结中DNA倍体及HR-HPV检测均为阳性,且明显高于本组病理学检查阴性淋巴结中DNA倍体及HR-HPV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5.观察组1中病理学检查阴性淋巴结中,DNA倍体及HR-HPV检测阳性检出率均高于观察组2中全部淋巴结DNA倍体及HR-HPV检测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结论:1.在常规病理学检查阴性淋巴结中,DNA异倍体及HR-HPV有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率,提示在常规病理学检查阴性淋巴结中很可能存在微转移病灶。2.DNA倍体及HR-HPV的阳性检出率在不同期别的宫颈鳞癌淋巴结中有差别。且宫颈鳞癌临床期别越高,DNA异倍体及HR-HPV的阳性检出率越高。3.DNA倍体及HR-HPV的阳性检出率在不同年龄组间的宫颈鳞癌淋巴结中无差别。表明DNA异倍体及HR-HPV的阳性检出率与年龄无关。4.DNA倍体及HR-HPV在观察组1中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观察组2中淋巴结的阳性检出率,表明常规病理学检查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DNA倍体及HR-HPV阳性检出率越高。5.DNA倍体及HR-HPV的阳性检出率在观察组1病理学检查阳性性淋巴结中高于在本组中病理学检查阴性淋巴结的阳性检出率,表明常规病理学检查转移阳性淋巴结更容易出现DNA异倍体及HR-HPV高表达。6.DNA倍体及HR-HPV的阳性检出率在观察组1病理学检查阴性性淋巴结中明显高于观察组2中全部淋巴结的阳性检出率,表明DNA异倍体及HR-HPV在转移组中较无转移组中更容易被检出。进一步说明在转移组中的淋巴结,可能会更早发生淋巴结微转移。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737.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庞国莲;王海兵;李生强;苗琼;;DNA倍体定量分析在宫颈上皮内病变的准确性研究[J];中外医疗;2019年04期

2 马俊;王丽萍;黄玮;刘毅鹏;上官辉;张继平;江浩;何彩云;;腹水脱落细胞DNA倍体对良恶性腹水的诊断价值研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03期

3 王冬;易祥华;龚晨威;徐祖德;;DNA倍体联合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对宫颈病变筛查的临床价值[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年03期

4 龙群;;DNA倍体分析系统对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8年07期

5 翟瑞芳;钟雨轩;张三元;;DNA倍体上皮细胞标志物广谱细胞角蛋白AE1/AE3联合检测子宫内膜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意义[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年09期

6 吕梦源;冯健;;DNA倍体定量分析技术在肺癌诊断中的相关研究进展[J];中国研究型医院;2019年01期

7 翟瑞芳;郭嘉婧;徐晓燕;庄雨薇;;DNA倍体 高危型HPV ki67 p16在宫颈鳞癌患者转移阴性盆腔淋巴结中的检测及意义[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年13期

8 翟瑞芳;郭嘉婧;张三元;;DNA倍体 CK20联合检测子宫内膜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意义[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年S1期

9 吕翔;DNA倍体测定在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及其意义[J];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2001年02期

10 周决,曹世龙,陈洁,张凤坤,黄抗美;p53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实用癌症杂志;200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张艳萍;;DNA倍体定量分析联合HR-HPV检测对预测HISL(CINⅡ和CINⅢ)及以上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A];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8年

2 周振英;朱月清;吴晓柳;沈索丽;张军妮;王亚平;;肿瘤转移对患者外周血细胞某些生物学特征的影响[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3 刘江惠;王珩;左连富;郭建文;刘亮;王静;李金梅;;胸腹水脱落细胞端粒酶定量检测和DNA倍体分析的意义[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李建民;梁小波;;大肠癌生物学行为与DNA倍体和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研究[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于志伟;董新舒;王锡山;;大肠癌P53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异倍体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牟坤;乳腺癌肿瘤细胞增殖、染色体不稳定性及CCND1和chk1基因改变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晓燕;DNA倍体、高危型HPV在宫颈鳞癌淋巴结中的表达及意义[D];山西医科大学;2019年

2 张璐;子宫颈脱落细胞学≥ASC-US与HPV感染、DNA倍体的研究[D];青海大学;2018年

3 李宏;食管癌前病变诊断方法的探索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3年

4 鲁汝清;口腔鳞癌DNA倍性与临床病理学特性及分子切缘的相关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5 殷玉琨;乳腺癌术前中医辨证与肿瘤增殖因子相关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年

6 张娟;DNA倍体分析联合细胞学及CEA检测对胸腔积液良恶性诊断的价值[D];吉林大学;2012年

7 张茹霞;应用流式细胞仪术和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检测肺癌组织细胞染色体异常[D];苏州大学;2006年

8 陈凤;联合检测胸腔积液细胞DNA倍体及miRNA-192应用于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价值[D];南华大学;2014年

9 王晓东;HSP70、DNA倍体与人脑胶质瘤恶性进展之间的相关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10 金日男;细胞核DNA倍体分析在细胞涂片中的应用[D];暨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985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27985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5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