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妇产科论文 >

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重度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病例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2020-08-22 15:22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血小板的不良妊娠结局,妊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互影响,有利于指导临床医生对此类患者进行全面的孕前评估,优化母婴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到2018年2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89例,其中继发血小板减少13例,并对其中2017年一例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血小板减少(PLT:1x10^9/L),将临床资料分析报道。结果:1.在89例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例中有13例继发血小板减少(14.61%),活产率95.51%,其中早产儿26.97%,低出生体重儿16.39%,子痫前期11.24%。2.血小板减少组胎死宫内比正常组高(3/13,1/76,p=0.006),血小板减少组与血小板正常组中胎死宫内及活产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妊娠狼疮活动指数在血小板减少组高于血小板正常组(0.62±0.41,0.23±0.21,p=0.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孕产妇死亡、子痫前期、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在两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年龄、活产中胎龄在两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案例:患者因胎膜早破急诊入院,以血小板减少(PLT:1x10^9/L)为首发症状。经过科室讨论综合评估病情后行急诊剖宫产手术。术后积极抗感染、激素及丙种球蛋白升血小板等对症治疗。血清学实验室检查结果:抗核抗体筛查(ANA):抗核抗体核均质型阳性(+),抗核抗体核颗粒型阳性(+),抗核抗体核着丝点型阴性(-),抗Sm抗体(+),抗SSA抗体(++)。其中(抗核抗体筛查[ANA]:抗核抗体核均质型阳性,抗核抗体核颗粒型阳性)提示与结缔组织病相关,反复追问病史并查询既往病例发现患者既往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扩大会诊后转入风湿免疫科进一步专科治疗。结论:1.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应该进行孕前咨询。2.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血小板减少患者,定期监测,积极评估狼疮活动。3.血小板值越低,LAI-P越高,应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类患者的认知,为孕期监测提供指导。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14.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尹玉竹;周水生;黄建林;吴玲玲;佘芹;;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患者孕期病情的变化及其对母儿结局的影响[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2年01期

2 ;抗磷脂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1年06期

3 林进;曹恒;;2010年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J];浙江医学;2011年10期



本文编号:28008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28008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2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