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小板聚集率、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发布时间:2020-10-26 05:17
目的探讨血小板聚集率(PAg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和正常妊娠孕妇血清中的水平。分别测定GDM组和正常对照组孕妇血小板聚集率(PAg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的变化及其与BMI、血糖等指标的相关性,探讨PAgT、FIB及D-二聚体在GDM患者中的血栓前状态预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02月至2017年07月在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门诊产检并在我院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200例,选取同期在我院产科门诊产检并在我院分娩的正常妊娠者20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孕妇的血小板聚集率(PAg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时间(TT)的值,同时记录两组孕妇的年龄、采样孕周、孕次,孕前血压、孕前体重指数(BMI),分娩前的体重及体重指数(BMI),胎儿出生体重以及OGTT试验结果和糖化血红蛋白(GHb)情况。比较两组孕妇孕期并发症和妊娠结局。比较GDM组和正常妊娠孕妇的血小板聚集率(PAg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的差异,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因素与血小板聚集率(PAg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的关联性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妊娠期糖尿病组和对照组资料分析纳入研究的GDM组孕妇年龄(28.73±4.34)岁,采样孕周(38.67±1.43)周,孕次(1.76±0.88)次,孕前血压(113.66±10.72/69.61±8.94)mm Hg,孕前BMI(21.22±2.30)kg/m~2,分娩前体重(69.51±10.71)kg,分娩前BMI(27.28±2.25)kg/m~2,胎儿出生体重(3406.7±402.89)克;纳入研究的正常妊娠组孕妇年龄(28.13±3.90)岁,采样孕周(38.65±1.12)周,孕次(1.73±0.87)次,孕前血压(112.84±9.35/68.97±8.51)mmHg,孕前BMI(20.84±2.17)kg/m~2,分娩前体重(66.70±7.95)kg,分娩前BMI(26.40±2.13)kg/m~2,胎儿出生体重(3346.68±354.80)克。GDM组和对照组资料分析显示:两组间年龄、采样孕周、孕次、孕早期血压、孕前BMI、胎儿出生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而两组间分娩前体重及分娩前体重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孕妇糖化血红蛋白值(5.12±0.34)%,OGTT试验空腹血糖值(5.05±0.65)mmol/L,1小时血糖值(9.59±1.68)mmol/L,2小时血糖值(8.28±1.65)mmol/L;正常妊娠组孕妇糖化血红蛋白值(5.00±0.32)%,OGTT试验空腹血糖值(4.44±0.33)mmol/L,1小时血糖值(7.87±1.12)mmol/L,2小时血糖值(6.61±0.95)mmol/L。两组资料分析显示:GDM组孕妇糖化血红蛋白值及OGTT试验血糖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妊娠期糖尿病组和对照组孕期并发症及妊娠结局情况两组孕妇孕期并发症和妊娠结局比较结果显示两组孕妇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窘迫、羊水过多、胎膜早破的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出现产后出血、巨大儿、低体重儿的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GDM组和对照组传统凝血功能指标比较GDM组的PT值(11.91±0.63)s、APTT值(29.44±2.60)s显著低于对照组的PT值(12.04±0.59)s、APTT值(30.26±3.12)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46,t=2.836,P0.05),而GDM组的FIB(4.40±0.60)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FIB(4.18±0.52)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07,P0.05)。GDM组的TT值(16.04±1.04)s与对照组的TT值(16.13±1.08)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33,P0.05)。4.GDM组和对照组血栓前状态标志物对比GDM孕妇的血小板聚集率(PAgT)(44.46±9.12)%、D-二聚体值(2.44±1.47)mg/L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孕妇的血小板聚集率(PAgT)(39.97±7.55)%、D-二聚体值(2.01±0.87)mg/L,两组数据存在差异性(t=5.373,t=3.525,P0.05),有统计学意义。5.用两分类的Logistic回归分析对妊娠期糖尿病相关因素的关联性进行多因素分析本研究用两分类的Logistic回归分析对妊娠期糖尿病相关因素:年龄、孕周、分娩前BMI、糖化血红蛋白、PT、APTT、FIB、D-二聚体、PAgT,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糖化血红蛋白、PT、APTT、FIB、D-二聚体、PAgT都与妊娠期糖尿病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糖化血红蛋白、FIB、D-二聚体、PAgT是妊娠期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BMI越大,增加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风险,而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存在高水平FIB、高水平D-二聚体、高水平PAgT。GDM患者血浆PAgT、FIB、D-二聚体浓度随GHb水平升高而升高,呈明显正相关关系,而APTT、PT变化与GHb水平未见明显相关性。6.血栓前状态相关指标判断妊娠期糖尿病血栓前状态的ROC曲线分析对判断妊娠期糖尿病血栓前状态的相关指标PT、APTT、FIB、D-二聚体、PAgT分别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发现PAgT值是判断妊娠期糖尿病血栓前状态能力相对较好的一个指标。结论1.在GDM孕妇凝血系统与纤溶系统存在着平衡失调。2.GDM孕妇较正常妊娠孕妇存在更明显的血栓前状态。3.对GDM患者PAgT、FIB、D-二聚体进行监测,是了解GDM患者的血栓前状态进展的有效方式,从而可以更好地早期干预病情、缓解或延迟并发症,对改善母婴结局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学位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714.256
【部分图文】:
PT值判断妊娠期糖尿病血栓前状态的ROC曲线分析
APTT值判断妊娠期糖尿病血栓前状态的ROC曲线分析
FIB值判断妊娠期糖尿病血栓前状态的ROC曲线分析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56551
【学位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714.256
【部分图文】:
PT值判断妊娠期糖尿病血栓前状态的ROC曲线分析
APTT值判断妊娠期糖尿病血栓前状态的ROC曲线分析
FIB值判断妊娠期糖尿病血栓前状态的ROC曲线分析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叶;王婷;杨媛媛;姚孝明;;血小板聚集率、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栓弹力图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表达和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年24期
2 郭新菊;冀敏;;妊娠糖尿病孕妇血栓前状态标志物检测的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年22期
3 娄宏;;妊娠糖尿病孕妇血栓前状态标志物检测分析[J];临床医学;2014年11期
4 俞琼琰;孙黎;陈英;王咏梅;李大帅;樊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年16期
5 梁惠霞;;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尿酸与血脂水平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年21期
6 李生;林英辉;潘爱萍;杨德芬;;68例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栓前状态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7 龚波;章莉;戴云;胡荷宇;李海川;侯雅萍;何虹;;正常妊娠妇女血栓弹力图参考范围的建立[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2年05期
8 闻平;俞晓丽;周永兵;;年龄和性别对健康成人血浆D-二聚体浓度的影响[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2年04期
9 孔繁强;任静;;2型糖尿病患者血栓形成机制研究进展[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10 马静;刘辰庚;;2型糖尿病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参数及高敏CRP与微血管病变的关系[J];四川医学;2012年03期
本文编号:28565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285655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