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在生育期妇女的发病率约为10~15%,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主要症状包括不孕和各种盆腔内脏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EM治疗后复发率高,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心痛苦。然而EM的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明确,现有发病机制学说包括经血逆流种植学说、子宫内膜干细胞种植学说、体腔上皮化生学说和苗勒管残留学说等,目前学界广泛认可的为子宫内膜经血逆流种植学说,然而该学说无法解释以下两个主要现象:1)多达90%的女性存在经血逆流,但只有少部分女性患有EM;2)女性月经初潮后就开始出现子宫内膜碎片的逆流,但EM患者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5~45岁,该学说无法解释在人体中子宫内膜逆流开始到发病之间延迟的10年。最新研究表明经血逆流可能只是诱因,而免疫功能异常在EM的种植、粘附及生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EM的发病机制研究仍停留在初级阶段,发病机制不明确导致缺乏针对病因的特异性治疗措施,在既有发病学说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EM的发病机制是首要任务。巨噬细胞是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抗原递呈、细胞吞噬以及合成释放细胞因子等多重功能,腹腔中的巨噬细胞在EM的发生和进展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子宫内膜组织逆流进入腹腔后,腹腔巨噬细胞被激活并向异位组织聚集、浸润,活化的巨噬细胞分泌大量细胞因子参与形成异位病灶的新生血管和神经纤维。临床研究表明EM患者腹腔巨噬细胞数量、功能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L-1β,IL-6,IL-8,IL-10等)表达均存在异常。EM动物模型实验表明:1)药物剔除腹腔巨噬细胞可以抑制异位病灶的生长;2)使用LPS诱导腹腔巨噬细胞转化为M1型巨噬细胞可以抑制异位病灶的生长;3)利用IL-4诱导巨噬细胞向M2极化后则促进异位病灶的生长。因此,腹腔巨噬细胞的功能状态很可能决定EM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然而目前关于腹腔巨噬细胞在EM病程中的极化和功能状态的研究存在诸多矛盾:1)Bacci等在EM患者异位病灶和EM小鼠模型研究中发现巨噬细胞CD163和CD206表达量升高,提示巨噬细胞向M2转化。与前者相反,Takebayashi等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发现EM患者的CD206的表达量比对照组的子宫内膜组织低。2)在体外细胞实验中,用子宫内膜细胞的条件培养基刺激巨噬细胞(THP-1诱导来源)后,在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检测到M1和M2代表性指标均有表达增加。类似前者,Beste等分离EM患者腹腔巨噬细胞进行分离纯化和体外培养,通过高通量多因子检测技术探究其细胞因子的分泌模式,发现EM患者来源的腹腔巨噬细胞M1特异性细胞因子(IL-1β,IL-12)和M2特异性因子(IL-10)都表达升高。综上所述,腹腔巨噬细胞在EM发病中功能状态尚不明确、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最新研究表明,巨噬细胞根据其来源不同可以划分为组织特异性原住巨噬细胞(如:大脑中的小胶质细胞、肝脏中的Kupffer细胞)和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两者不仅表型不同,而且功能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不同来源的巨噬细胞亚群在接受相同的刺激因子作用后表现出不同的功能极化状态。腹腔中的巨噬细胞有两种来源:胚胎早期卵黄囊来源的腹腔大巨噬细胞(large peritoneal macrophage,LPM)和单核细胞来源的腹腔小巨噬细胞(small peritoneal macrophage,SPM),两者表型和功能属性不同。既往关于巨噬细胞在EM中的研究完全忽略并混淆了两种巨噬细胞的异质性,导致研究结论不一致。对巨噬细胞功能评价体系的不完善是导致研究结论不一致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巨噬细胞对其外界刺激因子反应敏感,被激活后能够发生大规模的转录调控变化,在既往研究中多将巨噬细胞的功能状态简单划分为M1型或者M2型巨噬细胞,但是巨噬细胞功能变化非常复杂,M1-M2极化是一个连续的功能变化过程,因此既往研究结果不能真实的反映EM发病过程中腹腔巨噬细胞的功能特点,需要采用高通量的实验方法筛选更加全面的指标来衡量巨噬细胞的即时功能状态。实验目的:在本课题中,针对既往研究中的难点和疑点,以腹腔巨噬细胞为研究核心,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索:1)采用高通量的技术手段全面探究腹腔巨噬细胞亚群在EM进程中的功能状态变化,完善腹腔巨噬细胞在EM中的作用机制研究;2)进一步对腹腔巨噬细胞相关T细胞和肠道微生物进行检测,从个多层面评估EM对机体的影响;3)通过干预调节巨噬细胞功能,初步探索基于巨噬细胞的EM治疗新策略。试验方法:本实验基于小鼠EM模型。1)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腹腔巨噬细胞亚群在EM小鼠模型中的变化规律。通过流式分选技术获取微量LPM和SPM,采用微量mRNA测序分析全面检测两者的功能状态。2)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相关T细胞亚群的变化规律,通过16S rRNA测序分析EM疾病进程中肠道微生物丰度和构成变化规律。3)通过两种巨噬细胞调控手段(CD47抗体阻断和视黄酸诱导腹腔巨噬细胞亚群转化)探索EM治疗新靶点。实验结果和结论:1)实验结果表明LPM占总腹腔巨噬细胞比例在EM早期明显下降,后期逐渐增加,而SPM占总腹腔巨噬细胞比例在EM早期明显升高,后期呈下降趋势。EM造模两周后,腹腔总巨噬细胞出现双向极化现象,即NOS2和CD206的比例均增加。进一步分析发现,LPM细胞是M1型巨噬细胞的主要来源,SPM细胞是M2型巨噬细胞的来源,即LPM和SPM在EM中的功能分化方向不同导致腹腔总巨噬细胞呈现出双向功能分化。流式分选微量LPM和SPM细胞行mRNA测序全面分析比较两者的功能差异,结果表明EM小鼠中LPM和SPM的基因表达模式分别发生大规模改变,且EM小鼠中LPM和SPM之间功能特征不同。KEGG pathway分析提示LPM和SPM的代谢相关通路发生明显变化,巨噬细胞的代谢状态改变与其功能分化/极化密切相关,细胞代谢状态的重塑是为巨噬细胞功能转化提供所需要的能量支持,通过直接调控细胞代谢关键信号通路可以影响巨噬细胞功能分化,进一步提示两种巨噬细胞功能分化不同,进而在EM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不同作用。对关键细胞代谢通路进行干预调节,可以挖掘新的EM治疗靶点。2)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由来源、表型和功能不同的LPM和SPM组成。其中LPM通过细胞吞噬途径在清除组织环境中凋亡细胞方面发挥主要作用,SPM主要参与腹腔感染引起的炎症。且LPM在EM进程中有向M1型巨噬细胞趋化的趋势,M1型巨噬细胞能够促进炎症。而SPM则向M2型巨噬细胞分化,M2型巨噬细胞具有抑制炎症、促进修复组织损伤的作用。因此,LPM在EM进程中可能具有更强的抑制病灶子宫内膜细胞生长的作用。在本实验中,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LPM的细胞吞噬能力是SPM的两倍。视黄酸在LPM发育成熟中起重要作用,能够诱导SPM向LPM转化,给予EM小鼠视黄酸诱导后,SPM的标记物向LPM转化,而且视黄酸诱导的SPM具有更强的细胞吞噬能力。CD47-SIRPα通路是固有免疫中重要的自我保护机制,巨噬细胞表达SIRPα,与目标细胞表面的CD47结合后会抑制巨噬细胞吞噬目标细胞。阻断CD47-SIRPα信号通路在巨噬细胞免疫治疗癌症中已经取得进展。本研究中探索了阻断CD47对异位子宫内膜细胞生存能力的影响,首先通过组织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子宫内膜细胞的CD47分子表达量。进一步利用流式细胞术和活细胞标记技术检测,结果提示中和抗体法阻断子宫内膜细胞表面的CD47分子后,巨噬细胞吞噬子宫内膜细胞能力增强,子宫内膜细胞的凋亡增加。3)腹腔免疫环境非常复杂,包含多种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等,腹腔巨噬细胞是EM发病中的关键因素,巨噬细胞被激活后,通过直接或者间接途径与其他免疫细胞相互作用,可以影响辅助性T细胞(Th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的分化。LPM还能够通过作用于腹腔中B1细胞进一步调控肠粘膜相关淋巴组织合成IgA,进而影响肠道微生物。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流式细胞术多时间点检测EM发病过程中Th细胞、Treg细胞的比例变化情况,结果提示EM小鼠造模后6周腹腔中Th1和Treg细胞比例升高,Th17细胞在EM造模后第4周升高并持续至第6周,Th2细胞比例无明显改变。其中Th1和Th17是促进炎性免疫细胞,而Treg细胞是抑制炎症的免疫细胞,两类细胞比例都升高,这与腹腔总巨噬细胞的双向极化相吻合,与LPM和SPM功能分化方向不同相关。本研究中首次利用高通量16SrRNA测序技术手段对EM相关肠道微生物变化进行多时间点的检测评估。实验结果提示在EM造模后6周内,EM并未引起小鼠体重改变和肠道炎症。α多样性分析显示EM造模小鼠6周内与对照组小鼠无明显差异。但β多样性分析显示EM造模后第6周,小鼠肠道菌群构成发生了明显变化,各组间基于门分类水平的UPGMA分析和PCOA分析显示造模后6周EM小鼠的肠道微生物组成与其他各组存在明显差异。通过LEFse分析明确了造成EM小鼠菌群变化的主要因素为Firmicutes和Bacteroidetes的变化,EM小鼠的Firmicutes/Bacteroidete比值是对照组的两倍,该比值是衡量肠道菌群失调的重要参考指标。提示EM小鼠存在菌群失调。本课题完善了不同来源腹腔巨噬细胞在EM发病中的数量变化规律和功能状态研究,初步通过干预巨噬细胞探索了 EM治疗新策略。并从肠道微生物等全新角度明确EM对机体的影响。
【学位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711.71
【部分图文】: 巨嗤细胞(large?peritoneal?macrophage,?LPM)和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腹腔小巨??嗤细胞(small?peritoneal?macrophage,?SPM),并且两者的细胞表型和功能属性不同??(见图1-1)?[19’2°]。LPM在胚胎早期就迁移并定植在腹腔中,长期接受腹腔免疫??微环境的刺激,成为腹腔特异性原住免疫细胞,具备自我更新能力,主要参与维??持腹腔免疫环境的稳态;SPM则主要依赖于出生后局部募集外周血单核细胞后??,Peritoneal?Cavity??Yolk-sac?Progenitor?\?!严'这??Local?self-renewal??s?(%)??HSC??litflammatiirA??、u,w'、tes?Bloodvessels??图1-1?LPM和SPM的起源和功能示意图_??转化而来,主要参与腹腔环境的炎症反应。在腹腔稳定状态下,以LPM为主,??占腹腔总巨噬细胞的90%。EM患者的腹腔免疫微环境非常复杂,LPM和SPM??在这种复杂的变化的腹腔免疫微环境中很有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功能状态[20]。既往??关于巨噬细胞在EM中的研究忽略混淆了两种巨噬细胞的异质性。??巨噬细胞功能评价体系的不完善是导致既往研究结论不一致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巨噬细胞对其外周刺激因子反应敏感,被激活后能够发生大规模的转录调??控变化[21],其中最典型的两种巨噬细胞极化模式为:1)由IFNy和LPS在体外??诱导形成的Ml型巨噬细胞
1.腹腔注射子宫内膜碎片法可构建典型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腹腔注射子宫内膜碎片后对EM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病灶进行多层次鉴定:1)??肉眼可观察到典型的异位病灶(见图1-2A);?2)切取病灶行免疫荧光检测,将??正常小鼠在位子宫内膜作为阳性对照,E-cadherin阳性细胞为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Vimentin阳性细胞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见图1-2C)。3)胶原酶消化异位??病灶培养其中的子宫内膜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发现典型的子宫内膜腺上皮??(E-cadherin?hlgh?Vimentin?w)和间质细胞(E-cadherinltw?Vimentin?hlgh)(见图?1-2B)。??A?? ̄?B?二zn?PC:?.^3???wft?I?5??.--?-?-?1.…?—■""一?_?知?/?iment?in??t-cadhenn?Vimentin?DAr?i?Me
1-3A)。F4/80和CDllb为腹腔巨噬细胞经典标记物,其中LPM表型为??F4/80WghCDllbWgb,SPM表型为F4/80midCDllbmul,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随着??EM病程进展LPM和SPM的比例发生明显的变化(见图1-3B)。显微镜下细胞??计数提示EM小鼠腹腔中的巨噬细胞数量增加,随着病程进展,数量逐渐下降,??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见图1-3C)。其中LPM占总腹腔巨噬细胞比例在EM早??期明显下降,后期逐渐增加(见图1-3D),SPM占总腹腔巨噬细胞比例在EM??早期明显升高,后期呈下降趋势(见图1-3E)。??A?0?250?■,?+?EMS??LL^.??|?r?,??〇?10C?■??? ̄ ̄ ̄? ̄ ̄■??5C?*??C??1?1?1?i???CON?_微尸?EMS?^?^?^?^?^??D?lime(days)??|?100?I?EMS??|?BO-?zl?1???■??B?CON?EMS/0-25D?EMS*3D?^?^??'I?r?.?__?[?Sj?;?"1?|?B〇-?l?***??SPM?LPV?^??丨"?LPM^c?S??W?#?lw?-??EMS/14D?EMS/28D?EMSM2D?^??V-??*?-??a.????????5?_?!?〇?80?-|?***?***???EWS??"SPM?'?spm?LPM?"?1?\?***?^??:||f?:,l?#??JI:丨?.?J?w?..?.?1?E?2〇?'?,-???F4fS0??0?J ̄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彩珍;乔福元;;山莨菪碱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腹腔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J];武警医学;2007年10期
2 赵彩珍;乔福元;;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腹腔巨噬细胞分泌功能的变化[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年02期
3 刘义,吕立群;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巨噬细胞释放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能力的变化[J];生殖医学杂志;2001年04期
4 王广庆,陈玉林;小鼠烧伤后腹腔巨噬细胞核因子κB的活化[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8年S1期
5 李成仁,蔡文琴,肖茂磊,杨忠,姚忠祥;P物质对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调节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调节[J];解剖科学进展;1999年04期
6 卞同华,王晓风,李晓玉;吗啡对腹腔巨噬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1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体外影响(英文)[J];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1995年05期
7 黄莺;毛惠琴;陈秉衡;;飘尘诱导腹腔巨噬细胞后表面Fc受体的变化[J];中国公共卫生;1987年03期
8 韩旭光,吴江声;小鼠实验性腹膜炎期间腹腔巨噬细胞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观察[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88年03期
9 高玉民,尹昕,朱秀雄;妊娠小鼠末梢血白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的数量变化[J];解剖学杂志;1988年04期
10 张永祥,邢善田,周金黄;枸杞子多糖及合并应用厌氧短棒杆菌菌苗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抑制肿瘤增殖活性的影响(英文)[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198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明;不同来源腹腔巨噬细胞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2 赵彩珍;正常妊娠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腹腔巨噬细胞免疫机制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罗冲;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内毒素血症巨噬细胞的生物学特性[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4 毛伟征;激活小鼠网膜乳斑及腹腔巨噬细胞杀伤胃癌SGC-7901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5 罗华星;腹腔巨噬细胞功能变化在胃癌腹腔种植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6 徐静玮;日本血吸虫抗原诱导巨噬细胞极化的分子证据[D];南京医科大学;2012年
7 张莘莘;黑灵芝多糖的抗肿瘤活性及其分子机制初探[D];南昌大学;2014年
8 周寿红;有机磷酸酯杀虫剂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及机制探讨[D];中南大学;2010年
9 王秦兰;Smc4促进天然免疫应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10 钱玲玲;A类清道夫受体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血管重构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D];南京医科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雯雯;禽波氏杆菌ompA-IgY Fc融合蛋白表达及松花粉多糖对鸡体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D];山东农业大学;2017年
2 郑丕苗;桔梗多糖结构鉴定及其对鸡腹腔巨噬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7年
3 黄美云;化疗药物伊立替康对腹腔巨噬细胞的毒性和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6年
4 王浩;腹腔巨噬细胞表型与胃癌浸润胃壁深度关系的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2012年
5 范家乔;腹腔巨噬细胞在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病程演变中的作用的实验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5年
6 宁玉楼;电针对动脉粥样硬化兔腹腔巨噬细胞受体CD36表达的影响[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7年
7 张巍;电针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腹腔巨噬细胞中SR-AⅠ表达的影响[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7年
8 陈金萍;CRH对腹腔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9 程启平;盐生隐杆藻胞外多糖的药理学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丹;CD169~+腹腔巨噬细胞在DSS诱导的结肠炎中的作用[D];山东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
2860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