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尿肌等容收缩实验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研究
【学位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711.59
【部分图文】:
患者,女,56岁,SUI5年余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甲旭;;逼尿肌厚度测定在前列腺增生术后排尿困难诊疗中的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2年16期
2 季惠翔;范立新;沈文浩;鄢俊安;李新;李雪梅;孙英姿;方强;宋波;;大鼠逼尿肌不稳定模型的建立及逼尿肌T型钙通道亚型表达的初步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年03期
3 宋健;邵强;杜林栋;徐秀红;张玉海;;前列腺增生患者逼尿肌肾上腺素α_(1a)/α_(1d)受体的表达及其作用[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8年06期
4 王军;梁颖;庄仕华;李彤;宋波;金锡御;叶章群;;逼尿肌不稳定大鼠逼尿肌组织三磷酸肌醇受体变化的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08期
5 王东文,双卫兵;良性前列腺增生逼尿肌形态和功能变化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4年08期
6 范立新,宋波;逼尿肌不稳定的离子基础[J];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2004年S1期
7 王庆伟,齐艳,刘会范,李源,吕宇涛,文建国,宋东奎;下尿路梗阻性肾积水患者逼尿肌功能变化[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年02期
8 宋波;逼尿肌兴奋性及逼尿肌不稳定[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3年02期
9 宋波 ,李新,邱功阔,陈宇东;逼尿肌不稳定的机制研究——神经源性?肌源性?[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3年02期
10 曹润福,彭轼平,张时纯;逼尿肌不稳定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8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新;逼尿肌兴奋性与逼尿肌不稳定的关系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2 范立新;T型Ca~(2+)通道在逼尿肌兴奋产生及逼尿肌不稳定发生机理中的作用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3 周逢海;缝隙连接介导的细胞间通讯及其与逼尿肌不稳定关系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4 杨航;钙激活钾/氯通道功能变化及其与逼尿肌不稳定产生的关系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5 张远宁;整合素β3亚基与DI逼尿肌细胞钙通道关系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6 李昕;人逼尿肌细胞β-肾上腺素能受体单一基因亚型细胞克隆的构建[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7 李建伟;大鼠膀胱kit阳性间质细胞在逼尿肌自发性收缩发生机制中作用的相关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8 李刚;人逼尿肌细胞肾上腺素能β_3受体基因亚型细胞的培养及干预性实验[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9 邱功阔;骶髓上损伤及BOO后肌源性逼尿肌兴奋改变的对照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10 龚宇;膀胱出口梗阻对逼尿肌结构及其生物力学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中将;逼尿肌等容收缩实验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8年
2 周天宝;对于行TUPKRP治疗后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逼尿肌功能变化的评价[D];河北北方学院;2018年
3 刘丹丹;逼尿肌收缩强度(WF)在评估逼尿肌收缩功能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4 孙研;良性前列腺增生逼尿肌收缩异常的尿动力学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4年
5 李伟亮;缝隙连接蛋白43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梗阻性逼尿肌不稳定中的表达及意义[D];南昌大学;2007年
6 荘淯棋;电针关元穴对尿潴留大鼠膀胱功能及逼尿肌组织形态学的影响[D];湖北中医学院;2009年
7 李海洋;膀胱出口部分梗阻大鼠逼尿肌中糖原变化及其意义[D];兰州大学;2009年
8 张武合;钙通道阻滞剂对不稳定逼尿肌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9 王武;TURP术后膀胱逼尿肌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10 刘冬烨;肌稳定因子在良性前列腺增生致膀胱逼尿肌活动低下患者逼尿肌中表达变化[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733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uchankeerkelunwen/2873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