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致病菌感染位点识别机制
发布时间:2021-01-12 14:54
肠道是病原菌定殖和感染的主要人体器官.肠道感染每年在世界范围内可造成150~250万人死亡,居所有疾病的第三位.不同的肠道致病菌选择不同的肠道部位侵染、定殖,其中小肠和大肠是病原菌在肠道内定殖和感染的最主要位点.在致病过程中,肠道致病菌通过感受一系列环境信号(生物素、核酸、氧、短链脂肪酸、胆盐等)来精确识别其感染位点,启动致病基因表达,快速吸附或入侵肠上皮细胞,进而导致疾病发生.本文简要综述两种最重要的致病菌(大肠致病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小肠致病菌——沙门氏菌)的感染位点识别机制.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9,49(09)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特异性感染大肠的分子机制
1.1 生物素介导的EHEC致病性调节通路
1.2 核酸介导的EHEC致病性调节通路
1.3 物理信号(温度、pH、渗透压)介导的EHEC运动性调节通路
2 沙门氏菌特异性感染小肠的分子机制
2.1 低氧信号介导的沙门氏菌致病性调控通路
2.2 短链脂肪酸介导的沙门氏菌致病性调控通路
2.3 胆盐介导的沙门氏菌致病性调控通路
3 展望
本文编号:2972999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9,49(09)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特异性感染大肠的分子机制
1.1 生物素介导的EHEC致病性调节通路
1.2 核酸介导的EHEC致病性调节通路
1.3 物理信号(温度、pH、渗透压)介导的EHEC运动性调节通路
2 沙门氏菌特异性感染小肠的分子机制
2.1 低氧信号介导的沙门氏菌致病性调控通路
2.2 短链脂肪酸介导的沙门氏菌致病性调控通路
2.3 胆盐介导的沙门氏菌致病性调控通路
3 展望
本文编号:29729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297299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