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分枝杆菌ESX-1分泌系统调节蛋白MycP1的结构生物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5 01:42
  结核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流行范围最广、致死率最高的的传染性疾病之一。全球每年新增近千万感染者,并造成近百万人死亡。结核分枝杆菌是结核病的致病菌,它能够产生多种致病因子,具有强致病性;同时具有多重耐药性和免疫逃逸能力,对寄生环境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因此,结核分枝杆菌一直都是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致病菌之一。近年来,对结核分枝杆菌致病性和耐药性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越来越多与之相关的蛋白被发现。在本论文中,我们对分枝杆菌致病因子分泌系统ESX-1的调节蛋白MycP1以及结核分枝杆菌外膜蛋白RV1698开展结构生物学研究,用X-射线晶体衍射方法解析了它们的三维结构,并探究了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初步阐释了这两个蛋白质在分枝杆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本论文的第一部分是分枝杆菌ESX-1分泌系统调节蛋白MycP1的结构生物学研究。结核分枝杆菌中存在一种新型分泌系统T7SS (Type Ⅶ secretion system,), ESX-1系统就是一种典型的T7SS,也是分枝杆菌中研究最广泛的分泌系统。ESX-1分泌系统是分枝杆菌致病性的决定因素之一,致病性分枝杆菌在感染宿主细胞的过程中会通过ESX-...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2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结核病与结核分枝杆菌
    1.2 结核分枝杆菌杆菌外膜结构与外膜蛋白
        1.2.1 分枝杆菌具有复杂的包膜结构
        1.2.2 分枝杆菌的外膜体系
        1.2.3 基于膜孔蛋白的跨膜通路
        1.2.4 分枝杆菌外膜蛋白的结构
    1.3 结核分枝杆菌的ESX-1分泌系统
        1.3.1 革兰氏阴性菌的分泌系统
        1.3.2 结核分枝杆菌中的T7SS/ESX-1分泌系统
        1.3.3 ESX-1分泌系统的作甩机制
        1.3.4 ESX-1分泌系统与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性
        1.3.5 ESX-1分泌系统的调控机制
第二章 结核分枝杆菌ESX-1分泌系统调节蛋白MycP1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2.1 研究背景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MycP1、MycP1突变体及EspB蛋白表达载体构建
        2.2.2 蛋白表达与纯化
        2.2.3 蛋白晶体生长、数据采集与结构解析
        2.2.4 EspB蛋白的体外酶切实验
        2.2.5 MycP1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422蛋白的序列分析">        2.3.1 MycP124-422蛋白的序列分析
24-422蛋白的表达和纯化">        2.3.2 MycP124-422蛋白的表达和纯化
24-422蛋白的晶体结构">        2.3.3 MycP124-422蛋白的晶体结构
24-422蛋白的活性中心与底物结合口袋">        2.3.4 MycP124-422蛋白的活性中心与底物结合口袋
24-422蛋白的propeptide是无序的loop结构">        2.3.5 MycP124-422蛋白的propeptide是无序的loop结构
24-422蛋白的表达和纯化">        2.3.6 MycP124-422蛋白的表达和纯化
63-422蛋白的晶体结构">        2.3.7 MycP163-422蛋白的晶体结构
        2.3.8 MycP1对底物蛋白EspB的酶切
        2.3.9 “propeptide”对MycP1蛋白分子构象稳定性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结核分枝杆菌外膜蛋白Rv1698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3.1 研究背景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Rv1698及其突变体表达载体构建
        3.2.2 蛋白表达与纯化
27-314蛋白晶体生长、数据采集与结构解析">        3.2.3 Rv169827-314蛋白晶体生长、数据采集与结构解析
        3.2.4 分析型超速离心实验
FL蛋白负染电镜样品制备及数据采集">        3.2.5 Rv1698FL蛋白负染电镜样品制备及数据采集
        3.2.6 耻垢分枝杆菌表达体系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Rv1698蛋白的序列分析
        3.3.2 Rv1698的水溶性特征
        3.3.3 Rv1698的整体结构
        3.3.4 Rv1698蛋白的膜定位及寡聚化
        3.3.5 Rv1698多聚体模型的构建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29779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29779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5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