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脑内微小病变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病理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5 19:05
目的 建立糖尿病性脑内微小病变大鼠模型,进一步进行病理学分析。方法 健康雄性1月龄Wistar大鼠1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n=6)和模型组(n=6),参照赵宝珍改良的2型糖尿病模型建立方法先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采用反复低血糖法诱导大鼠脑内微小病变的发生,饲养至6月龄进行大鼠头颅磁共振(MR)检查,筛选脑内微小病变个数≥6个、且无梗死病灶或定位体征的大鼠,定义为造模成功。造模成功后对大鼠脑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并计数镜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阳性细胞数目。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糖水平以及每10 g血红蛋白吸光度明显升高(t=-11.141、-38.392,P均<0.01);脑内微小病变数目增多(t=-6.104,P<0.01)。模型组脑内微小病变的病理改变主要为神经元数目减少,神经胶质细胞增生并肿胀,部分有微出血,并且HIF-1α阳性表达细胞数多于正常对照组(t=-663.45,P<0.01)。结论 在糖尿病大鼠模型基础上通过反复低血糖法诱导,可建立糖尿病性脑内微小病变大鼠模型,用于探究糖尿病性脑内微小病变的发病机制及治疗靶点。
【文章来源】: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9,(02)
【文章页数】:5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MRI上血管周围间隙与血管性危险因子及脑梗死发病的相关性[J]. 曲红,周蔓蔓,张玉倩,赵小英,吴坚,祝乐群.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09)
[2]从脑内微小病变探讨中风“治未病”客观依据的研究[J]. 曲红,西丸雄也. 天津中医药. 2008(04)
[3]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研究[J]. 赵宝珍,白秀平,荣青峰.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02(06)
本文编号:3035386
【文章来源】: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9,(02)
【文章页数】:5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MRI上血管周围间隙与血管性危险因子及脑梗死发病的相关性[J]. 曲红,周蔓蔓,张玉倩,赵小英,吴坚,祝乐群.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09)
[2]从脑内微小病变探讨中风“治未病”客观依据的研究[J]. 曲红,西丸雄也. 天津中医药. 2008(04)
[3]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研究[J]. 赵宝珍,白秀平,荣青峰.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02(06)
本文编号:30353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303538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