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鞘碱性蛋白免疫表位肽诱导的淋巴细胞与神经元细胞的相互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0 18:53
背景: 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是以局灶性脱髓鞘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性疾病,被认为是髓鞘特异性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全世界约有110万患者,女性是男性的两倍。MS病因不明,认为环境和基因因素都起了重要的作用,发病率因区域不同而有明显差别;基因组研究发现MS易感基因主要与第6号染色体上的HLA-DR和HLA-DQ的某些等位基因相关。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都参与了MS的病理损害过程,髓鞘蛋白自身反应性T细胞在MS自身免疫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认为髓鞘碱性蛋白(MBP)反应性T细胞可使脑白质内的髓鞘破坏,并引起灰质内神经元继发变性坏死。动物研究证实MS病程中CNS的灰质和白质中都有凋亡细胞出现,凋亡细胞中更多的是淋巴细胞,且凋亡的T淋巴细胞主要是MBP特异性淋巴细胞。 MBP是髓鞘蛋白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髓鞘蛋白质总量的30%。MBP能引起MS的动物模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MBP(85-99)免疫表位是MS患者的免疫优势表位,能和HLA-DRB1*1501分子结合,其复合物晶体结构已确定,MS患者的TCR...
【文章来源】:南方医科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MBPLy对IPhocyteSubPOPulation诱导的淋巴细胞与对照T细胞亚群的比较
图3.流式细胞仪检测MBP诱导的T细胞亚群示意图(CD4+、CDS+细胞所占比例)图4.流式细胞仪检测MBP诱导的T细胞亚群示意图(CD3+、CD25lCD56+细胞所占百分比).....Nonna】】...雄圈侧田PPP︵享︶材u。。﹄。白一一。Q卜
图3.流式细胞仪检测MBP诱导的T细胞亚群示意图(CD4+、CDS+细胞所占比例)图4.流式细胞仪检测MBP诱导的T细胞亚群示意图(CD3+、CD25lCD56+细胞所占百分比).....Nonna】】...雄圈侧田PPP︵享︶材u。。﹄。白一一。Q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发性硬化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J]. 杨宁,高聪,高敏.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2(02)
[2]多发性硬化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56的表达[J]. 夏斌,张玲珍,邵福源,赵忠新. 免疫学杂志. 2001(05)
[3]不同神经损伤疾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测定临床价值探讨[J]. 闻树群,丁美萍,宋水江,黄鉴政. 浙江医学. 2000(08)
[4]中枢神经脱髓鞘性疾病病理组织学与免疫组化研究[J]. 陈义林,王鲁宁,蒲传强,朱克,丁华野,吴霞.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1999(04)
[5]多发性硬化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J]. 赵红如,章伯松. 苏州医学院学报. 1998(12)
[6]多发性硬化症发病机理研究进展[J]. 江海清,林嘉友. 基础医学与临床. 1998(04)
[7]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模型病理及组化研究[J]. 戚晓昆,蒲传强,朱克,关明臣,张凤英,刘洁晓,朱光明,张曙光,昝世明.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02)
本文编号:3130162
【文章来源】:南方医科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MBPLy对IPhocyteSubPOPulation诱导的淋巴细胞与对照T细胞亚群的比较
图3.流式细胞仪检测MBP诱导的T细胞亚群示意图(CD4+、CDS+细胞所占比例)图4.流式细胞仪检测MBP诱导的T细胞亚群示意图(CD3+、CD25lCD56+细胞所占百分比).....Nonna】】...雄圈侧田PPP︵享︶材u。。﹄。白一一。Q卜
图3.流式细胞仪检测MBP诱导的T细胞亚群示意图(CD4+、CDS+细胞所占比例)图4.流式细胞仪检测MBP诱导的T细胞亚群示意图(CD3+、CD25lCD56+细胞所占百分比).....Nonna】】...雄圈侧田PPP︵享︶材u。。﹄。白一一。Q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发性硬化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J]. 杨宁,高聪,高敏.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2(02)
[2]多发性硬化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56的表达[J]. 夏斌,张玲珍,邵福源,赵忠新. 免疫学杂志. 2001(05)
[3]不同神经损伤疾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测定临床价值探讨[J]. 闻树群,丁美萍,宋水江,黄鉴政. 浙江医学. 2000(08)
[4]中枢神经脱髓鞘性疾病病理组织学与免疫组化研究[J]. 陈义林,王鲁宁,蒲传强,朱克,丁华野,吴霞.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1999(04)
[5]多发性硬化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J]. 赵红如,章伯松. 苏州医学院学报. 1998(12)
[6]多发性硬化症发病机理研究进展[J]. 江海清,林嘉友. 基础医学与临床. 1998(04)
[7]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模型病理及组化研究[J]. 戚晓昆,蒲传强,朱克,关明臣,张凤英,刘洁晓,朱光明,张曙光,昝世明.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02)
本文编号:31301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313016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