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同、异种及分类淋巴细胞在移植排斥反应中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2 16:20
  目前,许多疾病晚期的患者都可接受器官移植作为治疗手段,越来越多的患者在等待实施器官移植手术。但是可供移植的器官供不应求,许多患者直到临终都得不到可供移植的器官。如果能将异种器官成功植入人体而不引起严重的排斥反应,将为移植器官短缺这一难题的解决带来希望。因此,对于器官移植排斥机理的基础研究至关重要。 对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人为人白细胞抗原(HLA)——的理解仍是移植成功的关键。已知在抗原提呈细胞激活T淋巴细胞过程中,MHC发挥了重要功能;抗原识别依赖于结合了抗原决定簇的HLA分子和T淋巴细胞受体(TCR)的相互作用。在同种移植中,T淋巴细胞被两种途径激活:(1)直接途径:受体T淋巴细胞被结合了抗原的供体HLA激活,这一激活机制作用相当强大;(2)间接途径:受体T淋巴细胞被结合了抗原的自体HLA激活。这两种途径对于产生供体特异性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毒反应和移植排斥的延迟型超敏反应都非常重要。持续存在的供体MHC抗原还是产生免疫耐受的必须条件。但是,在异种 第四军医大学博士论文移植排斥中那种途径起主导作用仍在争论之中,...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4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同、异种及分类淋巴细胞在移植排斥反应中的研究


T细胞在胸腺成熟、分化和选择的过程

过程图,抗原提呈细胞,抗原决定簇,细胞


图1.4:CDS牛c细胞通过TCR与抗原提呈细胞上的抗原决定簇MHOclassl结合识别抗原的过程在正常外周血中,CD4一Cns+、CD4+Cds一、Co4+CDS+、CD4一CDS~四种表型不同的T细胞分别占T细胞总数的25%、70%、l%和4%。CD4和CDS分子分别与MHC11类和I类抗原结合,不仅可增强T淋巴细胞与抗原提呈细胞或靶细胞结合的程度,而且与刺激信号传递有关。CD4十细胞是MHCH类抗原限制的细胞群,CDS十细胞是MHCI类抗原限制的细胞群〔65.’6刃8]。

结构示意图


MHCelassl结构示意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器官移植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 陈规划,朱晓峰.  现代医院. 2002(01)
[2]高效免疫抑制剂临床应用评价[J]. 刘锡钧.  海峡药学. 2000(03)
[3]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FTY720[J]. 孙尔维,张雷.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2000(01)
[4]喉移植研究近况[J]. 秦永.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1997(01)
[5]胚胎肾上腺皮质组织移植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154例[J]. 周铮,谭炜,刘振文,史景溪,陈宝公,杨士琨,于更生,张久山.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1997(01)
[6]世界临床肝移植新进展[J]. 夏穗生.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1996(04)
[7]胚胎中脑黑质脑内移植治疗帕金森病长期随访观察[J]. 吴承远,张庆林,孙敬熙,王树新,徐淑军,周茂德,鲍秀峰,黄崇熙,赵经郊.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1996(04)
[8]睾丸和卵巢组织、细胞移植的现状与前景[J]. 詹炳炎.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1996(03)
[9]我国器官移植发展的一次崭新检阅——祝贺中华医学会1995年全国器官移植学术会议暨全国中青年优秀论文评奖会议的召开[J]. 夏穗生.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1996(02)
[10]1995年全国器官移植学术会议暨全国中青年优秀论文评奖会议纪要[J]. 陈知水,周平,于立新,徐健,文志向.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1996(02)



本文编号:33793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33793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8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