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疆地区蜱中立克次体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新疆地区蜱中立克次体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立克次体目(Rickettsiales)中的立克次体属(Rickettsia)、无形体属(Anaplasma)、埃立克体属(Ehrlichia)细菌分别能引起立克次体病、无形体病和埃立克体病。此类细菌在世界分布广泛。我国新疆地区蜱中立克次体的流行情况尚不明确,本研究就新疆博乐和塔城地区蜱携带的立克次体目病原菌进行了调查。此次调查在新疆博乐市采集1611只亚东璃眼蜱(Hyalomma asiaticum),15只边缘革蜱(Dermacentor marginatus),在新疆塔城县采集236只边缘革蜱。用PCR方法检测这些蜱携带的立克次体目细菌,并从立克次体DNA阳性样本中扩增到立克次体三个基因(16S rRNA, gltA, grolEL)的长片段序列,依据三个基因的序列进行系统发生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蜱感染的有立克次体目7种细菌,包括西藏埃立克体(Ehrlichia sp. Tibet),牛无形体(A. bovis),绵羊无形体(A. ovis), R. raoultii,斯洛伐克立克次体(R. slovaca)以及1个新的Anaplasma sp.(?)1个新的Ehrlichia sp.,调查结果显示出新疆立克次体目病原菌具高度的多样性。每个蜱种中都检测出多种立克次体,说明该地立克次体不具有媒介特异性。总之,新疆博乐和塔城地区的蜱均携带多种立克次体,为预防人感染,应采取更加积极的监测等预防措施。
【关键词】:新疆 蜱 立克次体 系统发生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384.4
【目录】:
- 缩略词5-6
- 论文摘要6-7
- ABSTRACT7-8
- 前言8-10
- 材料与方法10-17
- 实验结果17-29
- 讨论29-32
- 小结32-34
- 参考文献34-38
- 综述38-48
- 参考文献44-48
- 附录48-5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59-60
- 致谢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杏初,刘惠君,叶尔肯,杨新奎,阿不力克木,,王诚,乌守巴特,斯拉木江;新疆莱姆病的地理分布及流行情况调查[J];地方病通报;1996年03期
2 高鹏;张卓然;;16S rRNA基因检测在细菌学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2004年01期
3 杨晓军;陈泽;刘敬泽;;中国蜱类的有效属和有效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4 张丽娟;;中国立克次体病监测及防治现状与展望[J];疾病监测;2007年09期
5 温博海,蹇锐,张有植;用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从西藏的微小牛蜱中检出的埃立克体[J];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2003年02期
6 庞道毛;中国医学蜱类调查研究概况[J];昆虫知识;1984年06期
7 张丽娟;;美国蜱传立克次体病-落基山斑点热、埃立克体病、无形体病诊断及处置纲要[J];疾病监测;2011年01期
8 陈泽;杨晓军;杨晓红;刘敬泽;;中国蜱类地理分布及区系分析[J];四川动物;2008年05期
9 高东旗,曹务春,张习坦,赵秋敏,朱建华,陈山虎,戴庆华,张泮河,杨红;大兴安岭地区人群埃立克体感染的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年02期
10 李红梅;蒋宝贵;何静;牛建军;汪家旭;孙毅;曹务春;;福建厦门微小牛蜱中埃立克体的检测与鉴定[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6年03期
本文关键词:中国新疆地区蜱中立克次体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81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348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