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性B细胞的研究进展
本文关键词:调节性B细胞的研究进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B细胞主要通过递呈抗原和分泌各种抗体发挥免疫学作用。近来研究发现,在B细胞中存在一种新的细胞亚群调节性B细胞,它们可以通过分泌白细胞介素-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等抑制性细胞因子抑制获得性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发展和(或)加快炎症的恢复。相关研究表明这种细胞在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调节性B细胞的发现与来源、免疫调节作用机制及其与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医学院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系;
【关键词】: 调节性B细胞 自身免疫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 肿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0857)
【分类号】:R392.11
【正文快照】: B淋巴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产生抗体,介导体液性免疫应答,同时还具备抗原提呈、分泌细胞因子等功能。在机体的生命活动中,免疫应答一旦发生就会受到调节,使其被控制在有效而适度的范围,以保证机体免疫功能的稳定。大量研究已经证实,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能够通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娟;李太生;;T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平台的建立及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J];协和医学杂志;2010年01期
2 黎翠翠;蒋莉;陈曲波;;Th22及其效应因子生物学特性相关研究[J];现代免疫学;2011年03期
3 何云燕;夏云;;基因工程单链抗体及其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6年09期
4 樊剑锋;邓江红;姚开虎;;链球菌超抗原研究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06年06期
5 闫东梅,朱迅;治疗性疫苗的发展现状与应用前景[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5年06期
6 易本谊;朱红霞;江和;;白细胞介素-21及其与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9年11期
7 郑淑华;徐军发;;BTLA与免疫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8 郭珍;衰老与免疫[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1981年03期
9 金沙江;;自身免疫疾病病因的新发现[J];国外医学情报;1992年22期
10 钱永如;氧自由基与小儿心血管疾病[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壮丽;;白细胞介素与疾病之研究进展[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贾忠葆;王瑛;贾洁红;白凤翔;杨显峰;;肾病的心理治疗[A];全国第二届中医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临床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赵春华;;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能力未来临床治疗的希望[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4 魏强;秦川;;感染性疾病动物模型与标准化应用——观点与思考[A];实验动物与药理学、毒理学研究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翟丽丽;杨迷玲;李争艳;刘杨;王正彩;王立峰;;周细胞的最新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徐红薇;王春华;任欢;宋英晖;邢淑贤;田景先;;IL-12、IL-7、IL-2协同诱导PBMC所产生的内源性细胞因子对其细胞毒活性的影响[A];庆祝黑龙江省免疫学会成立十周年(1993—2003)论文集[C];2003年
7 邵新华;李涛;丁贤;宋继昌;;热聚IgG吸附树脂清除血浆RF的实验研究[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蔡挺;;非传染性疾病与病毒[A];2005年浙江省医学病毒学、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9 郑力强;李巍;付萌;邢影;王雷;顾伟杰;刘玉峰;;天然抗角蛋白自身抗体的过度表达对小鼠机体的影响[A];2006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10 周平坤;;DNA损伤修复与机体对环境因子的易感性[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怡勇;疑心得肿瘤 心理需解压[N];大众卫生报;2009年
2 德;死亡细胞堆积可能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N];医药经济报;2004年
3 郭莲舫;心理障碍可致感染性疾病[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4 刘文山;发热与疾病[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5 白毅;局部水内流调控细胞膜伸展突起[N];中国医药报;2005年
6 解放军医学图书馆医药信息副编审 杜海洲;聚焦国际感染性疾病疫苗研究新进展[N];中国医药报;2010年
7 夏洪平;癌症疫苗可能“倒戈”[N];健康报;2005年
8 袁原 吴小军;胚胎干细胞发现“离子通道”[N];医药经济报;2005年
9 钱铮;日媒体:“皮肤干细胞”尚不安全,临床应用路还长[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10 黄显斌;筑牢抵御疾病的防线[N];医药经济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霞;抗人胃泌素单克隆抗体及其单链抗体的研制[D];四川大学;2004年
2 张利宁;ⅠSGVHD发生的免疫机制研究ⅡCD137和CD137L的表达及其功能研究[D];山东大学;2004年
3 胡晓慧;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4 肖蕾;人肿瘤坏死因子(TNF)cDNA的分离、鉴定及其表达[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89年
5 钱莉;调节性树突状细胞诱导新型调节性B细胞亚群的产生及其相关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6 周东文;人源半乳糖凝集素类似蛋白GRP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及人源gal-8的初步晶体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7 陈慧;采用基于CDR3δ肽结合特性的免疫—生物化学技术策略鉴定TCRγδ所识别的新型配体-hMSH2蛋白[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8 刘新光;FcγRs在ITP中的表达及调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周蕾;弗氏不完全佐剂加BCG热休克蛋由65对大鼠关节炎的诱导[D];吉林大学;2012年
10 贾林涛;靶向性重组caspase-3基因的构建、表达及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琼凤;人血管抑制因子vasostatin片段在大肠杆菌中的融合表达、纯化及活性检测[D];暨南大学;2005年
2 丁贵鹏;全人源抗MAGE-A1单链抗体的筛选及免疫活性鉴定[D];南京医科大学;2005年
3 李建;慢性束缚应激对昆明小鼠脾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及其小鼠前胃癌(MFC)移植瘤生长和血管形成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4 张明刚;肿瘤组织来源的exosomes体内外抑制T细胞免疫反应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5 张瑞;HLA寡核苷酸分型芯片的制备及其初步应用[D];天津医科大学;2007年
6 吴炜霖;自身免疫抗体噬菌体库的构建及初步鉴定[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7 邱丽;XPC基因多态性与肿瘤相关性Meta分析及PAHs致机体早期损伤的危险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郭致飞;内窥镜下经鼻筛窦入路切除前颅底肿瘤的应用解剖学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9 郑艳;人BCMA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抗体制备[D];北京协和医学院;2009年
10 黄洋;大鼠CD4+CD25-T细胞的Foxp3基因转染及其表达[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调节性B细胞的研究进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61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416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