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T-SPOT.TB在活动性结核与潜伏性结核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发布时间:2017-06-09 11:19

  本文关键词:T-SPOT.TB在活动性结核与潜伏性结核感染中的诊断价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结核分枝杆菌为分枝杆菌属,1886年由德国细菌学家Koch证明为结核病感染的病原菌。菌体成分(荚膜、脂质、蛋白质)以及代谢物的毒性是其致病性的主要因素,全身各组织器官均可侵犯。同时可引起机体对病原菌产生免疫损伤,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结核杆菌为胞内致病菌,免疫类型以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为主。当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巨噬细胞的抗原提呈作用使周围的T淋巴细胞致敏,产生包括INF-γ在内的多种淋巴因子,从而杀死病灶中的结核杆菌。与此同时,机体会产生T淋巴细胞介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当发生再次感染时,,记忆T淋巴细胞会迅速激活,在结核特异性抗原如早期分泌靶向抗原-6KD(Earlysecreting antigentarget-6,ESAT-6)或培养滤过蛋白-10KD(culture filtrate protein-10,CFP-10)的刺激下分泌INF-γ,从而进行细胞免疫。 结核病曾在全世界广泛流行,引起人们的恐慌。如今大量数据显示,结核病仍然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耐药菌株的出现、人口的迁移、艾滋病感染的流行,都使结核病的感染率再次上升。我院的统计研究同样发现,近些年来结核病的感染率有所上升。因此,控制结核病的发展以及对潜伏性结核感染的早期诊断与预防变的尤为重要。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方法主要分为三大类:细菌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细菌学方法以抗酸染色和培养法为主;免疫学方法则以免疫胶体金法检测抗结核抗体(TB-Ab)最为方便快捷;采用TaqMan探针荧光聚合酶链反应即PCR技术的分子生物学法是目前实验室最为常用的检测方法。 但是对检验标本的高要求,特异性和敏感性不高以及检测周期长等原因,使上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临床需求。近几年产生了一种新的检测技术。此技术通过定量检测全血在结核特异性抗原ESAT-6和CFP-10刺激下释放的IFN-γ水平,来诊断是否有结核感染。 为找到一个更适合的实验室方法,同时为了解新方法的可靠性,前瞻性收集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临床确诊的活动性结核患者212例,非结核患者144例,分别用抗酸染色、免疫胶体金法IgG型抗结核抗体检测、结核PCR、QuantiFERON-TB Gold实验(QFT)和结核感染T细胞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进行检测。同时为了解T-SPOT.TB对潜伏性结核的诊断价值,收集健康体检者204例,其中有结核接触史者87例,无结核接触史者117例,进行TST与T-SPOT.TB的研究比对。 研究结果显示,五种方法对活动性结核的检测中,T-SPOT.TB的检出率最高,达86.8%;对肺内、外结核均有诊断价值,可为临床提供可信的依据。同时,其对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仍可维持较高的检出率。T-SPOT.TB对潜伏性结核的诊断不受卡介苗的影响,为结核病的控制和预防带来希望。
【关键词】:活动性结核 潜伏性结核诊断 T SPOT.TB TST 方法比对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446.6;R378.911
【目录】:
  • 提要4-6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3
  • 第一章 前言13-16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16-23
  • 2.1 材料16-18
  • 2.1.1 临床诊断标准16
  • 2.1.2 研究对象16-17
  • 2.1.3 主要试剂17
  • 2.1.4 主要耗材17
  • 2.1.5 主要仪器17-18
  • 2.2 方法18-23
  • 2.2.1 抗酸染色18
  • 2.2.2 胶体金抗结核抗体检测18-19
  • 2.2.3 结核 PCR 检测19
  • 2.2.4 QuantiFERON-TB Gold 实验(QFT)19
  • 2.2.5 T-SPOT.TB19-21
  • 2.2.6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21-22
  • 2.2.7 统计学方法22-23
  • 第三章 结果23-28
  • 3.1 所选研究对象基本情况23-24
  • 3.2 抗酸染色、抗结核抗体、结核 PCR、QFT 以及 T-SPOT.TB 对诊断活动性结核敏感度与特异度比对24-26
  • 3.3 抗酸染色、抗结核抗体、结核 PCR、QFT 以及 T-SPOT.TB 对免疫抑制合并结核感染患者诊断结果的比对26
  • 3.4 TST 与 T-SPOT.TB 对潜伏性结核感染的结果比对26-28
  • 第四章 讨论28-32
  • 第五章 结论32-33
  • 参考文献33-38
  • 综述38-49
  • 参考文献45-49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49-50
  • 致谢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献雄;杨倩婷;徐六妹;朱秀云;廖明凤;陈心春;;采用干扰素释放反应试验和PPD皮试对深圳市高校学生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筛查的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09年06期

2 胡革灵;李静媛;;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版);2008年04期

3 张舒;邵凌云;孟成艳;王莹;许云亚;胡海燕;黄玲莉;王昀;张文宏;;应用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法诊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合并结核潜伏感染的实验研究[J];微生物与感染;2007年03期

4 王森;张文宏;;潜伏性结核感染的诊治进展[J];微生物与感染;2008年04期

5 张华;黄圣文;罗振元;;结核分枝杆菌γ-干扰素体外释放定量试验诊断结核感染的临床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年14期

6 陈新华,温浩,张朝霞,冯晓辉,张静萍,张金辉,马旭东,郑树森;全血金标免疫渗滤法快速检测棘球蚴病的现场应用[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5年02期

7 张丽帆;刘晓清;;胸腹水、脑脊液中结核分枝杆菌RD1基因编码抗原刺激后释放γ干扰素的特异性T细胞检测[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刘霞;李静;艾昌林;赵元勋;;国内斑点免疫金胶体渗滤法检测结核抗体诊断结核病的文献质量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6年12期


  本文关键词:T-SPOT.TB在活动性结核与潜伏性结核感染中的诊断价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53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4353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c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