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流感H3N2纳米乳佐剂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2 01:13

  本文关键词:流感H3N2纳米乳佐剂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流感疫苗 佐剂 优化 影响因素


【摘要】:流感病毒能引起人类和动物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容易引起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流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及社会安全的重要病原体之一。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的抗原性较易发生变异,是多次世界性的流感大流行的主要致病型别,导致大量人员死亡,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目前预防流感的主要手段是接种疫苗,传统流感疫苗主要以鸡胚为生产基质,由于其生产工艺繁杂,生产成本高,在储备不足或致病亚型突变的情况下,很难应对流感大流行爆发。在传统的流感疫苗中加入佐剂能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显著降低疫苗的抗原用量,既节约疫苗生产成本,又能有效应对流感爆发。 纳米乳是一类由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相、水相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的透明、澄清、稳定的运载系统。纳米乳作为载药系统已有大量研究,但作为疫苗佐剂则研究的较少。现已有AF03等乳佐剂被批准用于人体,以应对传染性疾病的爆发,AFO3是目前唯一被批准用于人体的纳米乳佐剂。 在本实验室已有配方的基础上,改良配方后形成新的纳米乳系统。通过对载水量、乳化剂、油相的优化,获得了安全、稳定、有效的最适配方,另一方面通过对不同粒径大小、颗粒密度、载苗方式的佐剂效果比较,探究影响佐剂效果的直接因素。 第一部分纳米乳载水量的优化 在实验室已有配方的基础上,进行Km值和乳化剂+助乳化剂与油相质量比的初步优化,筛选出透明稳定,能被水无限稀释的配方A (Tween80, Span80,:1,2-丙二醇:7#白油)及配方D (Tween20, Span80,:1,2-丙二醇:7#白油)。在此基础上,将其配制成载水66.7%、80%、85.7%的纳米乳,测其性质后进行动物实验,检测HI抗体,筛选出佐剂效果好的纳米乳,进行IgG、IgG1、IgG2a、IL-4、IFN-γ水平检测。不同载水量的纳米乳佐剂效果不同,载水80%和85.7%的纳米乳佐剂效果较好。原因可能在于,纳米颗粒稳定形成后,水主要起稀释作用,不同的载水量主要影响纳米颗粒的密度从而产生不同的佐剂效果,对于特定的纳米乳配方应该存在一个最适载水量,将已形成的纳米乳颗粒稀释到合适的程度从而达到佐剂效果最佳。本实验结合安全性及有效性考虑,选择85.7%的载水量作为最适载水量进行后续实验。 第二部分载苗方式优化 载苗方式主要是比较吸附方式(方式二)和包裹方式(方式四)激发免疫反应的强度不同,吸附方式是先加水形成稳定的纳米乳颗粒,最后加入的抗原将存在于水相中吸附于纳米颗粒表面,而包裹方式则是先加入疫苗液形成纳米乳颗粒包裹抗原的形式,最后加入再加适量的水,将其稀释进行动物实验。结果吸附方式表现出强的佐剂效果,而包裹方式则不及吸附方式载苗的免疫反应水平,甚至完全不表现出佐剂效果,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第三部分纳米乳乳化剂及油相的优化 研究表明,乳化剂和油相种类及比例对于纳米乳颗粒大小,颗粒密度有重大影响。本实验的乳化剂采用复合成分,固定Span80的量,比较Tween20, Tween80, EL三者成乳后的性质及佐剂效果;油相的优化是在固定乳化剂与助乳化剂用量的基础上,形成载水85.7%的纳米乳,比较白油,IPM,大豆油,葡萄籽油成乳后性质的不同及动物实验中佐剂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Tween20或Tween80成乳后佐剂效果更好,白油及IPM成乳后也表现出较好的佐剂效果。粒径较小的配方佐剂效果明显,而粒径大于100nm的几种配方则无佐剂效果甚至产生免疫抑制作用。因此,粒径大小是影响佐剂效果的因素之一。综合考虑稳定性,均匀度,安全性及有效性,筛选出配方D:Tween80, Span80,:1,2-丙二醇:7#白油=1:1:2:1为最佳配方。
【关键词】:流感疫苗 佐剂 优化 影响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39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前言9-13
  • 第一部分 载水量的优化13-31
  • 一. 实验器材及试剂13-15
  • 二. 实验方法15-18
  • 1. 纳米乳最适载水量的确定15
  • 2. 纳米乳质量评价15-17
  • 3. 动物实验评价纳米乳佐剂效果17-18
  • 4. 安全性评价18
  • 三. 实验结果与分析18-29
  • 1. 最适载水量的确定18-21
  • 2. 纳米乳性质测定21-24
  • 3. 动物实验评价纳米乳佐剂效果24-28
  • 4. 安全性评价28-29
  • 四. 讨论29-30
  • 五. 结论30-31
  • 第二部分 载苗方式的优化31-38
  • 一. 实验器材及试剂31-32
  • 二. 实验步骤与方法32-33
  • 1. 方式二搭载疫苗的纳米乳配制32
  • 2. 方式四搭载疫苗的纳米乳配制32-33
  • 3. 动物实验评价纳米乳佐剂效果33
  • 三. 实验结果与分析33-36
  • 1. 方式二搭载流感疫苗33-34
  • 2. 方式四搭载流感疫苗34
  • 3. 动物实验34-36
  • 四. 讨论36-37
  • 五. 结论37-38
  • 第三部分 乳化剂及油相的优化38-53
  • 一. 实验器材及试剂39-41
  • 二. 实验方法41-42
  • 1. 乳化剂和油相的优化41
  • 2. 性质测定41
  • 3. 动物实验41-42
  • 4. 安全性评价42
  • 三. 结果及分析42-51
  • 1. 乳化剂和油相的优化42-46
  • 2. 性质测定46-47
  • 3. 动物实验47-49
  • 4. 安全性评价49-51
  • 四. 讨论51-52
  • 五. 结论52-53
  • 总结53-54
  • 参考文献54-59
  • 附录59-64
  • 致谢64-65
  • 个人简历65-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金铃;孙进;何仲贵;;微乳及其在药学中应用[J];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2009年04期

2 殷涛,周国栋,刘志朋,殷璐,李建农,李新,叶淑琴,刘焕来;活性炭纤维吸附流感甲型病毒性能的初步探讨[J];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05年01期

3 吴顺芹,李三鸣,赵国斌;微乳及其在药剂学中的应用[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4 寇欣;;微乳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J];天津药学;2005年06期

5 安红丽;欧阳五庆;王俊;申进宝;;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微乳的研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6 于力;张钧寿;周建平;;纳米乳的研究及其在制剂学领域的应用[J];药学进展;2006年11期

7 姚静,周建平,杨宇欣,平其能;微乳对难溶性药物增溶机理的研究[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8 岳鹏飞;郑琴;胡鹏翼;杨明;袁海龙;;测定及提高亚微乳载药系统包封率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0年06期

9 周丽娟;刘清飞;陈曦;徐牧;王义明;罗国安;;药用微乳应用概况与发展趋势[J];中国新药杂志;2007年22期

10 吴蕾;桂双英;;微乳在注射给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07年2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海冰;酮洛芬酯类前体药物亚微乳剂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341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8341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1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