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面神经损伤端侧吻合修复的临床应用体会

发布时间:2017-11-23 02:04

  本文关键词:面神经损伤端侧吻合修复的临床应用体会


  更多相关文章: 面神经损伤 端侧吻合修复 疗效


【摘要】:目的分析面神经损伤应用端侧吻合进行修复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面神经损伤患者5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应用端侧吻合修复术进行神经的修复,分析其疗效。结果全部患者经过手术治疗疗效较好,达到了满意的修复疗效。结论面神经损伤应用端侧吻合修复的方法进行治疗,疗效很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单位】: 云南昆钢医院口腔科;
【分类号】:R651.3
【正文快照】: 面神经损伤常常是由于颌面外伤与肿瘤手术后造成的。有的患者由于神经缺损的程度比较大或者是二期修复时神经断端不能找到,就不能实行端端吻合术[1]。对于这种患者,我们应用端侧吻合技术进行修复,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手术方法[2-3]应用12倍的手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建华,高学书;微小动脉端侧吻合实验研究——Ⅰ不同角度的端侧吻合比较 Ⅱ不同大小侧壁开口的端侧吻合比较附四例临床报告[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83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洪飞;胡敏;刘洪臣;张宇彤;;面神经端侧吻合与端端吻合疗效比较的研究[A];2004年中国口腔颌面修复重建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琰;;面神经损伤端侧吻合修复的临床应用体会[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6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子豪;;静脉端侧吻合——技术革新[J];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1984年03期

2 潘达德;;支撑环法端侧吻合小血管[J];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1985年01期

3 刘洪飞,胡敏,刘洪臣,张宇彤;面神经端侧吻合与端端吻合疗效比较的实验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5年02期

4 李之邦;张由己;张向国;;544次外径1毫米以下小血管端侧吻合的动物实验分析[J];安徽医学院学报;1983年03期

5 李之邦;600次小血管端侧吻合的动物实验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6 时述山;赵志栋;胥少汀;;介绍两种用大白鼠制作微血管端侧吻合实验模型的方法[J];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88年01期

7 袁相斌,陈卫平,林子豪,刘麒,赵耀中,袁志中,何清濂 ,高学书;小静脉端侧吻合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J];解放军医学杂志;1989年05期

8 朱庆棠,朱家恺,劳镇国,许扬滨,程钢,李平;神经端侧吻合后侧支再生的形态学研究[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1999年02期

9 赵序东;赵维彦;路来金;孙明宇;邱旭东;赵世伟;王心蕊;;双端侧吻合再生纤维来源的顺行示踪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4年10期

10 陈绍宗,李望舟,李学拥,李跃军;感觉神经端侧吻合后再生纤维的功能[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洪飞;胡敏;刘洪臣;张宇彤;;面神经端侧吻合与端端吻合疗效比较的研究[A];2004年中国口腔颌面修复重建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张功林;章鸣;吴发林;郭翱;丁法明;夏丽萍;王干生;;介绍一种小血管端侧吻合新方法[A];浙江省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成立大会暨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周晓舟;朱克勤;;端侧吻合模型中血液流动的非牛顿效应[A];北京力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阳富春;薄占东;徐世旭;姚军;;端侧吻合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10届全国显微外科学术会议暨世界首例断肢再植成功50周年庆典论文集[C];2013年

5 阳富春;薄占东;徐世旭;姚军;;端侧吻合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10届全国显微外科学术会议暨世界首例断肢再植成功50周年庆典论文集[C];2013年

6 曲辉;陈绍宗;;神经端侧吻合再生轴突荧光素双标记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7 孙中义;靳风烁;李彦锋;张克勤;梁培禾;;显微技术输精管附睾端侧吻合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志新;神经架桥端侧吻合治疗周围神经损伤及缺损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李旭东;大鼠周围神经端侧吻合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0年

3 徐旖炜;2-氰基丙烯酸辛酯在小血管端侧吻合中的应用[D];复旦大学;2012年

4 董传江;内脏神经—体神经端侧吻合修复直肠功能可行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王策;膈神经端侧吻合迷走神经重建高位颈髓损伤后呼吸功能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6 高宛生;内脏神经—躯体神经端侧吻合实现神经再生和修复膀胱功能的可行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韬;端侧吻合修复动物及人周围神经损伤疗效的meta分析[D];南华大学;2016年

2 徐世旭;端侧吻合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8年

3 杨晓亮;移植神经双端侧吻合后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3年

4 沈强;背根神经节端侧吻合对延缓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7年

5 庞涛;应用端侧吻合方法防治失神经肌肉萎缩的实验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2年

6 高峰;ATP联合甲钴胺促进周围神经端侧吻合侧芽生长的实验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7 刘志刚;兔口轮匝肌失神经及不同时间再支配后的透射电镜观察[D];遵义医学院;2009年

8 张云峰;周围神经端侧缝合新方法的动物实验模型的建立及初步分析[D];山东大学;2005年

9 于泓;改良式健侧颈7移位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实验及临床研究[D];青岛大学;2004年

10 王自强;内瘘相关窃血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及其与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关系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168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12168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3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