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贵阳市40岁及以上社区居民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调查

发布时间:2018-02-28 21:06

  本文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发病率 危险因素 出处:《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 了解贵阳市40岁及以上社区居民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为该地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1年5月至2011年10月随机抽取贵阳市主城区云岩区40~77岁常驻居民8960人。所有调查对象均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超声骨密度测定等。2014年对该人群进行了随访,将排除对象剔除后,入组总人数5697人,随访率为63.58%。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断标准:居民自我报告脆性骨折史或居民提供的影像学骨折的报告。脆性骨折定义为从站立位或低于站立位的高度跌倒在地或相似程度的外伤所致的骨折。结果 1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率为4.86%(277例,男性31例,女性246例)。主要骨折部位是前臂远端、踝部、脊椎。其中女性的发病率(5.94%)较男性发病率(1.99%)明显增高(P0.01)。2女性(odds ratio[OR]=3.427;95%CI:1.98~5.93;P0.001)、骨密度T值-2.5(OR=2.054;95%CI:1.30~3.26;P=0.002)、血脂异常(OR=1.474;95%CI:1.02~2.13;P=0.038)、年龄(OR=1.029;95%CI:1.01~1.05;P=0.002)均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结论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且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前臂远端是最常见的发病部位;增龄、女性、血脂异常、骨密度T值-2.5均是其危险因素。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cidenc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osteoporosis fracture in community residents aged 40 and over in Guiyang. Methods from May 2011 to October 2011, 8960 resident residents aged 4077 years in Yunyan District, the main district of Guiyang City,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ll the subjects were investigated by questionnaire and physical examination. In 2014, the population was followed up. After excluding the excluded objects, the total number of people in the group was 5 697. The follow-up rate was 63.58. Criteria for the diagnosis of osteoporotic fractures: residents report a history of brittle fractures or reports of radiographic fractures provided by residents. Brittle fractures are defined as falling on or off the ground from a height in or below the standing position. Results 1 the incidence of osteoporotic fractures was 4.86%. There were 31 males and 246 females. The main fracture sites were distal forearm and ankle. The incidence of spinal cord (5.94)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women than in men (1.999.The incidence of female odds ratio [OR] 3.42795CI1.985.93% P0.001), the T value of bone mineral density (-2.5V) is 2.303.26P0.002, OR1.47495 / 95CI1.02.13P0.038, and the age of OR1.029C95CI1.011.05P0.002) are all the risk facto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steoporotic fracture. Conclusion Osteoporosis is a risk factor for osteoporotic fracture. The incidence rate increases with age, The most common site was distal forearm, aging, female, abnormal blood lipid and bone mineral density (T-2.5) were the risk factors.
【作者单位】: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分类号】:R589.5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泉森;;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特点与治疗难点[A];2009年浙江省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学术年会暨《骨质疏松症诊治进展》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江新;刘曦明;;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与非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比较[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林拓;吴建能;张巧云;;~(89)锶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应用[A];第二届全国核素显像及治疗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4 王昌兴;陈龙;吴建民;林向叶;沈建国;;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进展[A];2008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王志芳;郑丽丽;韩超;吴文迅;;2011年河南地区部分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特点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6 徐三中;;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策略[A];2012年浙江省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学术年会暨《骨质疏松症诊治进展》专题研讨班论文集[C];2012年

7 严世贵;;骨质疏松性骨折术后处理[A];2012年浙江省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学术年会暨《骨质疏松症诊治进展》专题研讨班论文集[C];2012年

8 杨雷;;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固定原则[A];2009年浙江省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学术年会暨《骨质疏松症诊治进展》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何健能;王昌兴;沈建国;姜滔;董黎强;尹航;刘琦;;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A];2009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陈国庆;郑伟涛;胡声宇;王松;;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实验性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丁晓榕;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加紧制定[N];健康报;2008年

2 胡德荣;骨质疏松性骨折研究获重大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4年

3 魏开敏;防范骨质疏松性骨折[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4 记者衣晓峰;什么引发北方寒冷地域骨质疏松性骨折[N];健康报;2009年

5 北京协和医院骨科教授 王以朋;骨质疏松性骨折需标本兼治[N];健康报;2011年

6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教授 戴\戎;骨质疏松性骨折新对策[N];健康报;2007年

7 轩和 林乾;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7种预示因子[N];中国医药报;2003年

8 殷浩 端木 群力;骨质疏松性骨折de判断与家庭救治[N];中国医药报;2003年

9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李晓林;老年骨折和青壮年骨折的治疗是一样的[N];家庭医生报;2009年

10 小正;仅凭T值阈值不足以评估骨折危险[N];保健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杨岚姝;FRAX(?)对北京地区绝经期非骨质疏松症妇女主要部位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预测价值[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2 董超;HIF1α在多孔支架血管化的作用与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应用及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3 贾觉睿智;2型糖尿病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及机制探索[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4 邓忠良;低能脉冲超声波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3年

5 庄洪;骨康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Ⅰ、Ⅱ型胶原及CTGF表达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松;纳米骨植入结合经皮微创固定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研究[D];川北医学院;2015年

2 王琳;FRAX、BMD与昆明地区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3 温思远;脉冲电磁场影响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实验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4 王宗强;长春市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5 刘素香;社区高风险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人综合干预效果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4年

6 聂玮;雷奈酸锶对大鼠胫骨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7 张文均;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与脊柱形态特征和活动能力的相关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8 黄海明;粗聚焦高能震波在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中的作用[D];苏州大学;2013年

9 赵玉玺;α-玉米赤霉醇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10 朱龙涛;定量CT在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489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15489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b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