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腰椎椎间融合术后融合器下沉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8-03-25 10:28

  本文选题:融合器 切入点:椎间融合术 出处:《广东医学》2017年04期


【摘要】:正腰椎椎间融合术(lumbar interbody fusion surgery)为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degenerative lumbar diseases)行之有效的方式,可明显改善腰腿疼痛症状、获得良好的植骨融合率,复发率低。在该技术中,椎间融合器的使用甚为普遍,植入椎间融合器可提供初始生物力学稳定性、恢复椎间隙高度、恢复椎间孔高度与腰椎生理性曲度,并最终促进植骨融合~([1-7])。然而,临床随访中发现部分患者存在术后椎间高度再丢失,椎间隙再次塌陷,腰腿疼痛症状复发,导致再手术率增高,文献报
[Abstract]:Lumbar interbody fusion surgery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degenerative lumbar diseases of degenerative lumbar vertebrae. It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symptoms of lumbar and leg pain, obtain a good fusion rate of bone graft and low recurrence rate. The use of interbody fusion cages is widespread. Interbody fusion cages can provide initial biomechanical stability, restore intervertebral space height, restore the height of intervertebral foramen and physiological curvature of lumbar vertebrae, and ultimately promote bone graft fusion ([1-7]). Clinical follow-up found that some patients had postoperative intervertebral height loss, intervertebral space collapse again, back pain symptoms of waist and leg, resulting in an increase in the rate of reoperation, literature report
【作者单位】: 丰都县人民医院骨科;
【分类号】:R68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建华;夏虹;尹庆水;吴增晖;李树林;王善琛;;可注射人工骨融合器的研制及其在微创融合手术中的初步应用[J];临床骨科杂志;2011年04期

2 郭萍;熊平;;电磁场细胞融合器的研制[J];医学物理;1991年03期

3 李继友;李开南;;生物降解可吸收椎体间融合器的研究进展[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9年02期

4 齐保闯;唐辉;范新宇;张美超;朱跃良;李川;徐永清;;四角融合器改良前、后有限元分析对比研究[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2年04期

5 庄苏阳,吴小涛,茅祖斌,洪鑫,王以进;颈椎前路椎体间微创融合器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J];医用生物力学;2005年03期

6 张亚峰;杨惠林;唐天驷;史勇;;后路椎体间融合术后融合器脱出的原因及其翻修术[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6年12期

7 张蓓;龚晓;;应用新型腰椎融合器行腰椎间融合术的护理20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年15期

8 张桦;叶晓健;王长峰;胡玉华;李家顺;;单侧关节突关节切除对腰椎间融合器长期融合效果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13期

9 陈剑;王赏利;何登伟;;青壮年患者腰椎融合器植入术后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年21期

10 张亚峰,杨惠林,唐天驷,史勇;表面钛涂层融合器应用于腰椎不稳症的初步报告[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磊;范顺武;;与融合器相关的腰椎翻修术[A];2006年浙江省骨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脊柱脊髓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2 赵凤东;杨伟;范顺武;;腰椎TLIF术后融合器移位及其危险因素分析[A];2012年浙江省骨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黄永玲;;TC4钛合金脊柱融合器的应用研究[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黄阳亮;刘少喻;梁春祥;李浩淼;于滨生;龙厚清;韩国伟;张旭华;魏富鑫;;Solis融合器治疗Ⅱ型及Ⅱa型Hangman骨折——附17例报告[A];第三届全国脊髓损伤治疗与康复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张志武;李玢;许文根;;应用ROI-C融合器治疗颈椎病[A];2013中国工程院科技论坛暨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6 杨立利;顾一飞;高瑞;袁文;;新型零切迹颈前路融合器治疗多节段颈椎病早期疗效研究[A];第十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7 施培华;方向前;俞杭平;;颈椎钢板融合器一体化系统(PCB)的临床应用[A];2004年浙江省骨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8 何永清;张蒲;李华;谢幼专;;PEEK椎体间融合器在颈椎融合中的应用(临床研究)[A];2009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孙元;姜延洲;王珍君;江霞;;JR型脊柱融合器(胸腰椎)的研制与临床应用[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康复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10 李晓林;朱丹杰;金永明;杨迪;陈锦平;;一体化钢板融合器PCB在颈椎前路的临床应用[A];2009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曾理;腰椎间微创切口植入伞状融合器[N];中国医药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修文;利用融合器进行骶髂关节融合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李轶;PCL-TCP颈椎椎间融合器设计制备及动物体内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4年

3 刘恩志;撑开型融合器治疗腰椎疾患长期随访及疗效评价[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4 王甲甲;人体颈椎有限元建模及仿生颈椎椎间融合器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5 刘枫;绵羊腰椎植入PA66/n-HA融合器后的初始稳定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友华;生物降解腰椎小关节融合器的设计特征及生物力学实验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5年

2 张书豪;椎体终板形状对融合器表面的数学要求[D];郑州大学;2015年

3 汪涛;成骨化羊ADSCs复合表面改性融合器构建组织工程化骨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4 邓乾兴;经椎间孔单节段腰椎椎间融合术后融合器下沉的危险因素及疗效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5 洪鑫;后路腰椎椎体间微创融合器的研制及动物实验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6 何海军;三种腰椎椎间融合器后路应用的比较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7 张山;可生物降解腰椎横突间融合器降解过程中生物力学和影像学的初步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1年

8 李鹏;可生物降解腰椎横突间融合器山羊体内降解的实验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2年

9 张晔;计算机辅助设计腰椎椎间融合器的生物力学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10 刘成伟;后路镜下单个融合器椎间固定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长期随访研究[D];广州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627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16627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2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