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后交通动脉瘤破裂的风险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4 13:09
【摘要】:目的:通过比较破裂与未破裂后交通动脉瘤的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特点,评估未破裂后交通动脉瘤破裂的风险性。资料与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于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就诊的76例明确诊断为后交通动脉瘤患者的脑血管造影资料及其他临床资料,其中破裂动脉瘤(RPA)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3例,未破裂动脉瘤(UPA)患者33例。对3D血管造影数据进行模型重建,获取动脉瘤的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数据。将入选的后交通动脉瘤分为破裂组与未破裂组,对两组形态学参数包括:瘤体长轴与瘤颈平面在入射方向形成的夹角为动脉瘤角度(aneurysm angle,AA),穹顶高度(动脉瘤瘤颈到顶的最大高度H),穹顶直径(动脉瘤的最大直径D),半轴高度(S),动脉瘤瘤颈宽度(N),上游载瘤动脉平均直径(D-upstream,设定为D1),下游载瘤动脉平均直径(D-downstream,设定为D2),H/D,H/S,H/N,D/N,H/D1,H/D2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表面积(Surface area of aneurysm)、平均壁面剪切力面积百分比(SAR-TAWSS)、剪切震荡指数面积百分比(SAR-OSI)、血流速度(Velocity)、剪切力(Wall shear stress,WSS)、剪切率(Strain rate)、涡流强度(Vorticity)等分别进行比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在形态学分析中,两组间H、D、N、D1、D2、H/D、H/N、H/S、H/D2、D/D1、D/D2、N/D1和N/D2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RPA组的S、H/D1、D/N及AA显著性高于UPA组(P0.05);RPA组的D/S、N/S值显著低于UPA组(P0.05);2.RPA组的表面积、SAR-TAWSS、SAR-OSI高于UP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PA组瘤壁上的涡流强度、剪切力、剪切率均显著小于UPA组(P0.05);两组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较大的动脉瘤角度和半轴高度是后交通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2.较高的穹顶高度/上游载瘤动脉直径、穹顶直径/瘤颈宽度是后交通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较低的穹顶直径/半轴高度、瘤颈宽度/半轴高度是后交通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3.较大的动脉瘤的表面积、平均壁面剪切力面积比及高震荡指数面积比是后交通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4.较小的涡流强度、剪切力和剪切率是后交通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
【图文】:

大脑前动脉,后交通动脉瘤,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


研究收集2015年 10 月至2017 年10月期间于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介入血管76 例明确诊断为后交通动脉瘤患者的脑血管造影资料及其他临床资料,其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 43 例,男性 13 例,女性 30 例,平均年龄 59.4 岁2-79 岁。未破裂动脉瘤患者 33 例,男性 11 例,女性 22 例,平均年龄 57围 43-72 岁。将入选的后交通动脉瘤分为破裂组与未破裂组,对两组形态瘤体长轴与瘤颈平面在入射方向形成的夹角为动脉瘤角度(aneurysm angle度(动脉瘤瘤颈到顶的最大高度 H),穹顶直径(动脉瘤的最大直径 D)S),动脉瘤瘤颈宽度(N),上游载瘤动脉平均直径(D-upstream,设定为瘤动脉平均直径(D-downstream,设定为 D2),,H/D,H/S,H/N ,D/N,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表面积(Surface area of aneurysm)、平均壁面剪比(SAR-TAWSS)、剪切震荡指数面积百分比(SAR-OSI)、血流速度(Velo(Wall shear stress, WSS)、剪切率(Strain rate)、涡流强度(Vorticity)等。具体形态学参数见(图 1)。所有患者均知情并同意,符合医院科研规范

动脉瘤,后交通动脉瘤,血流动力学参数,均壁


首先假定载瘤动脉及动脉瘤是刚性和不渗透的,力的作用,血液粘度为 4.5×10-3 Pa s,密度为 1060段为入口,入口血流速度假定为 0.1m/s,以大脑前为 0(便于观察结果),计算次数限制为 10 万次以上 软件获取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计算结果以 En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动脉瘤表面积(Aneurysmal s平均壁面剪切力(time-averaged wall shear stress, TA shear index, OSI),运用 Ensight 软件对动脉瘤瘤壁力学参数并进行定量,包括剪切力(wall shear stress率(Strain rate)(图 5-8),进一步计算低平均壁面)TAWSS≤0.4 Pa[16],高剪切震荡指数的面积百分比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65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肖峰;詹仁雅;潘剑威;;颅内动脉分叉部血管结构与分叉部动脉瘤形成的相关性研究[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5年05期

2 王凯;刘杰;于建林;杨莎莎;宋爱华;高亦深;尚彦国;;前交通动脉囊性动脉瘤几何学指标与破裂风险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5年09期

3 王菁哲;余转;魏静;张婧;薛玉;陈宝定;;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年04期

4 付凯亮;王春霞;刘怀军;宗会迁;柳青;;颅内动脉瘤计算流体力学有限元分析[J];河北医药;2013年16期

5 李淼;张莹;王捷;丁光宏;姚伟;王盛章;李海云;史万超;赵丛海;吴中学;杨新健;;不同大小、形态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差异[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7年09期

6 辛朝晖,赵淑芝,王金来,吕永锋,孙雪梅;血流剪切应力和剪切率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关系[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年08期



本文编号:26633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26633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e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