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间盘切除前椎间隙撑开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05-20 04:20
【摘要】:目的:观察间盘切除前椎间隙撑开(Distraction before discectomy,DBD)操作对颈椎间隙高度的撑开效果,探讨限制过度撑开的可行性。方法:31例患者因脊髓型颈椎病行颈椎前路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CDF)。术中均采用椎间盘切除前实施撑开病变椎间隙的操作(DBD):在显露颈椎后,透视确认减压椎间隙,并于椎间隙上下临近椎体安放Caspar撑开钉,连接Caspar撑开器,在保证前纵韧带和纤维环完整的情况下,对椎间隙进行一次性撑开。当感到撑开力骤然增加,且很难跨越Caspar撑开器下一棘齿,以此作为撑开操作结束的标准。术前在患者标准侧位X线片上测量病变椎间隙上端椎体下终板弧顶最高点至下端椎体上终板中点连线的距离(H0),同法测量其相邻近和远端椎间隙的高度(Hp和Hd)。以Hp和Hd的平的均值H作为病变椎间隙预期恢复高度的参考值。术中用上述方法测量DBD后病变椎间隙高度(H1)和间盘切除后的病变椎间隙高度(H2)。术后分别测量手术前、后病变节段高度AB和A'B'。手术前后病变节段高度变化值△H=A'B'-AB,术后病变椎间隙高度H3=H0+△H。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均采取仰卧位拍摄X光片。注意事项:患者取仰卧位,全麻后摆放手术体位,颈椎轻度后伸,手术开始前拍摄X光片,测得术前椎间隙高度。手术开始后不再改变手术体位及颈椎屈伸角度,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摄片。术后患者取仰卧位拍摄X光片,去除佩戴的颈托,颈椎略后伸拍摄X光片。患者术前及术中的X光片是由手术室中的可移动C臂机拍摄的,而术后的X光片是由CT室的X线机拍摄的。由于两台机器自带测量软件的精度及单位不统一,为了减少由此带来的偏倚而统一选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术中用1角硬币固定于患者颈部摄片区,利用术中其在显示器上的直径同术前用游标卡尺测量的实际直径相比,从而换算出椎间隙真实高度;术后利用片中自带比例尺,根据缩放比例计算椎间隙实际高度。两名脊柱外科住院医师经过培训后,使用同一个校准后的电子游标卡尺,分别对同一个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椎间隙的高度进行测量。取两名住院医师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最终值,以最大程度保证测量结果的同一性和准确性。根据术后颈肩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有颈肩痛组和无颈肩痛组。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H0、H1、H2、H、△H1、△H2、△H3和△H等测量数据经正态性检验,均符合正态分布,各指标均以X±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GraphPad Prism 7 for Mac软件中,采用Bland-Altman法进行一致性分析,以x±2s为允许范围,做比值-均值散点图。结果:术后颈肩痛发生率为19.35%。术中采用DBD撑开后,病变椎间隙高度变化值△H1(H1-H0)=(1.19±0.51)mm。在无颈肩痛组,H1[(6.95±0.84)mm]与 H[(6.98±0.70)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H2[(7.31 ± 0.90)mm]与H1比[(6.95 ± 0.84)mm]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有颈肩痛组,H2[(8.33±1.39)mm]与H1[(7.87±1.35)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颈肩痛组患者△H为(3.04±0.42)mm,无颈肩痛组患者△H为(1.70±0.51)mm,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1= 无颈肩痛组患者中H1、H2、与H3与一致性较好。结论:DBD可以把病变椎间隙撑开高度有效控制在2mm以内,便于把病变椎间隙撑开到与邻近节段相似的高度,简便易行。
【图文】:

患者,颈肩痛,X光片,光片


D E图 3.1 测量患者 X 光片上椎间隙高3.2 结果31 例患者术中均采用 DBD,观察指3.2.1 患者术后颈肩痛 VAS 评分及颈肩术后有 6 例患者出现颈肩痛(VAS 评19.35%。有颈肩痛组患者(6 例)术后 VAS 痛组患者(25 例)术后 VAS 评分为(2.6

颈肩痛,患者,颈痛,体外研究


图 3.2 Bland-Altman 法分析无颈肩痛组患者椎同参考高度(H)比值-均值散3.3 讨论目前 DAD 已经常规应用于 ACDF 手术当中,方行减压[30-33]。椎间隙的撑开高度取决于 DAD 撑开床研究表明:为防止过度撑开导致术后颈痛的产宜超过 6kgf·cm。Wen 等[14-15]的体外研究显示:隙,当撑开高度由 1mm 增大到 6mm 时,,所需的撑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687.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殷德振;信效堂;杨睿;史玉朋;沈慧勇;;不同椎间植骨高度对颈椎稳定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1年03期

2 于淼;王少波;刘忠军;;颈前路椎间过度撑开与术后颈肩痛关系的探讨[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8年04期

3 袁峰,杨惠林,张志明,殷骏,金敏敏;颈椎不同撑开高度时椎间隙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4年06期

4 王良意,喻关标,徐建伟;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后椎间高度四种测量方法的可靠性研究[J];脊柱外科杂志;2004年03期

5 贾连顺,袁文,倪斌,陈雄生,陈德玉;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J];中华骨科杂志;1999年05期



本文编号:26720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26720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2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