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内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皮瓣外科延迟现象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1 03:37
【摘要】:穿支皮瓣移植是修复各种肿瘤(乳腺肿瘤、头颈部肿瘤及黑色素瘤)切除后、外伤、各种慢性病(糖尿病足、褥疮)以及先天畸形所造成的皮肤软组织缺损最为常用的手术方法。尽管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以及解剖知识的完善,穿支皮瓣移植的坏死率已大大降低,但穿支皮瓣远端的部分坏死仍然是当今整形外科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皮瓣坏死不仅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而且增加了住院时间以及经济负担。当前的研究表明不充足的血液供应以及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穿支皮瓣坏死的主要因素,因此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尤为重要。皮瓣的外科延迟是当前研究时间最长,同时也是临床上已经被证实可以有效改善皮瓣存活率的一种方法。虽然其作用机制仍未完全明确,但许多细胞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TGF-β)以及胎盘生长因子(Placeta Growth Factor,PIGF)均被证实能有效改善皮瓣的存活能力,其中,以VEGF的作用效果最为明显。VEGF是一种强有力的促血管生成的细胞生长因子,在机体的正常生理和病理条件下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效应主要有促进内皮细胞增殖以及血管发生、促进炎症以及增加血管通透性等。目前有关VEGF改善皮瓣存活能力的大部分研究都是通过将外源性的VEGF注射到皮瓣模型中进行研究的,对于皮瓣外科延迟中产生的内源性VEGF的作用目前仍不清楚。阿西替尼(Axitinib)是一种有效的、选择性的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酪氨酸激酶的二代抑制剂,能有效抑制内源性VEGF的产生。目前其抑制各种实质性肿瘤的作用已经被证实,但目前还没有在皮瓣中应用的报道。我们选用Axitinib作为皮瓣外科延迟过程中内源性VEGF的抑制剂,通过Axitinib抑制VEGF的表达来探讨内源性VEGF在皮瓣外科延迟中的生物学作用。本研究将从以下三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大鼠多血管体穿支皮瓣模型的构建本部分研究中,我们首先在体外观察大鼠皮瓣模型构建完成后大鼠的生活习性及皮瓣状况,这是本研究的基础。结果发现外科延迟6天组,大鼠皮瓣颜色正常,质地软,毛细血管反应实验好,而对照组及延迟3天组大鼠皮瓣均有不同程度的坏死。进一步我们通过使用红外热成像仪成像观察皮瓣外科延迟后相邻两个血管间微小血管的吻合(choke vessels)区的血管变化,结果发现外科延迟6天组,大鼠的胸背动脉和肋间后动脉(the thoracodorsal artery and posterior intercostal artery,TD-PIC)choke vessels区与肋间后动脉和旋骼深动脉(posterior intercostal artery and the deep circumflex iliac artery,PIC-DCI)choke vessels区的白色热点均有明显增加,表明外科延迟可将choke vessels区的血管转化为直接连接。为证实外科延迟能有效改善皮瓣的存活能力,我们在预实验中观察外科延迟后皮瓣的存活面积,结果发现,对照组皮瓣坏死面积较大而外科延迟6天组皮瓣的存活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综上,本研究结果显示,外科延迟能通过改变choke vessels区的血管状况进而改善皮瓣的存活能力,另外,在本实验中使用的皮瓣模型最佳延迟时间可能是6天。由于皮瓣choke vessels区血管的变化可能与内源性VEGF的生成有关,因此在本研究的第二部分我们将对外科延迟过程中产生的内源性VEGF进行抑制,并对抑制的有效性以及抑制率进行研究分析。第二部分:Axitinib在皮瓣外科延迟中对VEGF抑制有效性的研究在本部分研究中,我们首先对Axitinib抑制VEGF的最佳剂量进行了测定。研究发现Axitinib注射剂量为10mg/kg,2次/天时,可以达到最佳的抑制效果。我们进一步通过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外科延迟后以及Axitinib抑制外科延迟后皮瓣choke vessels区的VEGF及其信号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外科延迟3天,VEGF的表达量最大;而Axitinib抑制后,VEGF的表达量显著下降。我们进一步研究了磷酸化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phosphorylated-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p-VEGFR)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外科延迟3天,p-VEGFR的表达量最大;而Axitinib抑制后,皮瓣中的p-VEGFR的表达也显著下降。上述结果表明Axitinib能通过抑制p-VEGFR的表达进而抑制内源性VEGF的产生。为进一步证实我们抑制的有效性,我们对VEGF细胞内的下游信号通路进行分析。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皮瓣外科延迟能激活VEGF介导的Akt-mTOR-HIF-1α信号通路、PI3K-Akt的细胞增殖通路以及eNOS/Akt信号通路,而经Axitinib抑制后这些信号通路则被明显抑制。进一步我们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Axitinib抑制内源性VEGF的抑制率,结果显示,抑制第6天,抑制率高达91.6%。综上,本部分的研究结果显示,Axitinib抑制VEGF的最佳剂量是10mg/kg。外科延迟能有效增加皮瓣中内源性VEGF的表达并活化其下游信号传导通路。而Axitinib能通过抑制VEGFR的磷酸化进而抑制内源性VEGF的产生,并且由VEGF介导的Akt-mTOR-HIF-1α信号通路、PI3K-Akt的细胞增殖、凋亡通路以及eNOS/Akt信号通路也被有效抑制了。VEGF的抑制率91.6%表明Axitinib抑制的有效性。在下一部分研究中我们将观察并探讨Axitinib抑制外科延迟中产生的内源性VEGF后,皮瓣choke vessels区的血管在分子水平的变化,进而证实内源性VEGF在皮瓣外科延迟中的作用。第三部分:内源性VEGF在皮瓣外科延迟中作用的研究在前两部分研究中,我们观察并探讨了本实验大鼠皮瓣模型的最佳延迟时间以及Axitinib抑制VEGF的最佳抑制时间以及抑制的有效性。在本部分研究中,我们首先从分子水平探讨内源性VEGF在皮瓣外科延迟的作用。结果显示:内源性VEGF具有能改善皮瓣外科延迟中choke vessels区血管舒张的作用。虽然外科延迟3天时已经出现choke vessels区的血管舒张,但在外科延迟6天时该效应达到最大。我们使用anti-CD31抗体检测choke vessels区的微血管密度,结果显示内源性VEGF也具有能改善皮瓣外科延迟中choke vessels区微血管生成的作用。但这种作用在外科延迟3天时不明显,在外科延迟6天时效应达到最大。进一步我们将延迟组及抑制组的皮瓣存活面积进行比较发现:外科延迟6天组的皮瓣存活面积显著高于抑制6天组,外科延迟6天时,皮瓣的存活面积高达94.6%;另外,抑制组6天组的皮瓣存活面积显著低于对照组。这表明内源性VEGF能有效改善外科延迟后皮瓣的存活能力。综上,本部分研究显示在皮瓣外科延迟过程中,内源性的VEGF既具有促进choke vessels区血管舒张的作用也具有促进choke vessels区血管生成的作用,并且能有效改善皮瓣的存活能力。
【图文】:

亚型,结构示意图,受体结合


6图 2.1 VEGF 亚型结构示意图[49]Fig 2.1 Schematic diagram of VEGF subtypesVEGF 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生物学活性。目前已知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有 VEGFR-1、VEGFR-2、VEGFR-3 及两个辅助受体神经毡蛋白Neuropilin-1(Nrp1)和 Neuropilin-2(Nrp2)[45, 50, 51]。所有受体均为酪氨酸激酶受体超家族膜蛋白,其特征为均有胞外区、跨膜区和胞内区。不同的 VEGF 亚型能选择性的与特异性的受体结合,VEGF-A能与VEGFR-1和 VEGFR-2结合,VEGF-B和 PIGF 只能与 VEGFR-1 结合,,VEGF-C 和 VEGF-D 均能与 VEGFR-2 和VEGFR-3 结合,而 VEGF-E 只能与 VEGFR-2 结合[52]。不同的 VEGFR 受体分布

示意图,亚型,示意图,血管内皮细胞


第 2 章 综 述位置也不同。VEGFR-1 和 VEGFR-2 主要分布在血管内皮细胞中,与内皮细胞的增殖、血管生成以及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有密切关系[53-55]。另外,VEGFR-1 在滋养层细胞、单核细胞以及肾小球系膜细胞中也有表达,VEGFR-2 也存在于造血干血胞、巨核细胞以及视网膜祖细胞中,而 VEGFR-3 主要存在于静脉和淋巴管内皮细胞中,其作用主要是调控生长发育及淋巴内皮细胞的生长,Nrp1 和 Nrp2主要分布在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轴突中,其作用的发挥需要依赖于 VEGFR-2,单独无明显作用[50]。(图 2.2)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6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强,贺友生,李敏,曾赞文;皮瓣血管危象的治疗体会[J];广东牙病防治;1998年03期

2 汪春兰,宁金龙;前额正中皮瓣全鼻期一再造术的改进[J];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88年02期

3 黄晓元,马恩庆,黄聪敏,刘发祝,罗成群,谢立华,龙剑虹,陈晓武;皮瓣、肌皮瓣移植在烧伤晚期整复中的应用[J];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88年03期

4 宋儒耀;戚可名;宋业光;博杰;;耳后皮瓣的研究和应用[J];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88年01期

5 Ferdinand F.Becker;;面部皮瓣的并发症[J];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88年01期

6 常贵华;;特殊部位电击伤的皮瓣处理[J];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88年01期

7 庞素芳 ,厚旭峰 ,吴祖林 ,赵柏程;前额正中皮瓣一期全鼻再造一例[J];湖南医学;1989年06期

8 袁相斌,章惠兰,刘麒,何清濂,林子豪,赵耀中,董帆;耳后皮瓣的临床应用[J];解放军医学杂志;1989年03期

9 高永华,J David Gibeault;介绍一种吻合血管神经的兔耳皮瓣[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989年04期

10 张德松,陈守来,陈浩,蔡庆康,朱礼贤,唐根林,吴健;腹部双峰皮瓣再造拇指与食指[J];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8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艾勇;;多种皮瓣修复鼻部缺损50例临床分析[A];2017年全国麻风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2 丁茂超;赵丽娜;毛以华;张建色;陈世新;唐茂林;;两种穿支血管定位方法的探讨与皮瓣设计[A];中国解剖学会2012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2年

3 邱宇;林李嵩;;游离前臂kiss皮瓣在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中的运用[A];第十四次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8年

4 吴迎波;闫涛;乔为民;;吻合小隐静脉的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皮瓣在修复足踝部缺损中的应用[A];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7年

5 李学渊;黄剑;胡浩良;刘林海;周晓玲;费剑荣;何凌峰;;以游离上臂外侧穿支皮瓣为基础的KISS皮瓣设计修复上肢较大面积皮肤软组织[A];2015年浙江省显微外科学会年会暨浙江省手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5年

6 崔太安;李献和;李虎;陈宣;唐林俊;;腓肠神经营养皮瓣坏死原因分析[A];第二十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振民;内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皮瓣外科延迟现象中作用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2 唐林峰;趾端动脉弓分支皮瓣塑形再造指的显微解剖和临床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8年

3 林丁盛;孕酮对大鼠缺血随意皮瓣成活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8年

4 吴兴;预制神经皮瓣及预制神经骨瓣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7年

5 李秀存;带蒂岛状穿支皮瓣最佳延迟效应的预测及坏死的危险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8年

6 谢松涛;内皮祖细胞促进组织工程复合皮和皮瓣缺血组织再血管化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7 张志宏;张力和包膜因素对扩张后超长动脉筋膜皮瓣血运影响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8 蔡国斌;游离侧胸皮瓣的临床解剖学及其治疗面颈部组织缺损的临床手术学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1年

9 霍然;跨越人体中线肩胛皮瓣的微血管构筑和临床应用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年

10 刘元波;两种会阴部皮瓣的解剖学再认识及其临床应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佳;不同频次高压氧预处理对移植术后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因子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18年

2 巩平;间歇性正压充气装置应用于大鼠超长皮瓣的实验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8年

3 李文波;一氧化氮对大鼠背部跨区皮瓣ChokeⅡ区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D];甘肃中医药大学;2018年

4 贾丁丁;低氧诱导因子-1α对大鼠跨区皮瓣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早期血管化的影响研究[D];甘肃中医药大学;2018年

5 汪雨;颈侧扩张皮瓣联合耳后皮瓣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年

6 罗姗;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大鼠背部超长随意皮瓣影响的研究[D];西南医科大学;2018年

7 李竺憬;不同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皮下注射对大鼠背部随意皮瓣存活影响的实验研究[D];西南医科大学;2017年

8 孙蕊;吲哚菁绿SPY成像系统在皮瓣外科中的应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

9 王先琴;Choke vessels血流灌注量对跨区皮瓣血管形态及组织代谢的影响[D];南华大学;2017年

10 赵红亮;280nmLED-紫外线应用于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治疗的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073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27073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2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