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胃泌素预防大鼠激素性骨坏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5 14:44
【摘要】:目的:激素性骨坏死是类固醇激素在临床广泛应用后的常见并发症,因通常累及承重大关节,进而导致关节处软骨下骨塌陷,最终须行人工关节置换,被称为“不死的癌症”。目前有效的治疗策略是在骨坏死发生早期针对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化实施干预,通过抑制破骨细胞和成脂细胞分化成熟,同时促进坏死部位的成骨细胞分化成熟来有效预防骨坏死发生和进展。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胃泌素是否能够通过上述机制来抑制骨吸收,促进新骨形成,从而有效预防大鼠激素性骨坏死,同时体外实验用来验证胃泌素是否可以直接抑制破骨细胞分化成熟,并促进成骨矿化和抑制成脂作用。方法:联合尾静脉注射脂多糖(600μg/kg)和肌肉注射甲基泼尼松龙(50mg/kg),建立大鼠激素性骨坏死模型。随机分为三组:未给药组、低剂量给药组(300μg/kg)和高剂量给药组(600μg/kg),给药两周后,给予大鼠安乐死并取材组织。在鉴定激素性骨坏死造模成功后,通过检测骨坏死区域的破骨细胞活性、新骨形成能力和脂肪沉积水平来判定胃泌素的有效性。同时通过体外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化,鉴定胃泌素的促进成骨与抑制成脂分化作用,另通过体外诱导骨髓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成熟,鉴定胃泌素对破骨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体内实验证明了胃泌素能够有效预防激素性骨坏死的发生和发展,体外实验证实了胃泌素能够显著抑制破骨细胞和脂肪细胞的分化与成熟,同时显著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结论:本研究首次发现胃泌素能够通过显著抑制骨吸收、脂肪形成和促进骨形成来有效预防大鼠激素性骨坏死的发生和发展,也阐明了胃肠激素水平与骨代谢疾病之间存在着重要联系。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681
【图文】:

大鼠模型,细胞凋亡,指标,胃泌素


3 实验结果3.1 胃泌素抑制激素性骨坏死组细胞凋亡指标( caspase3 ,cytochrome c, iNOS)的表达细胞凋亡。在激素性骨坏死早期,与正常对照组(NC)相比,激素性骨坏死组(ONC)骨髓细胞凋亡因子(caspase3,cytochrome c, iNOS)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图 1A)。TUNEL 染色也显示了同样的趋势,即:激素性骨坏死组比对照组有更多的骨细胞凋亡(图 1B)。与激素性骨坏死组相比,两组胃泌素处理组尤其是高剂量胃泌素(600μg/kg)治疗组,骨细胞凋亡的数目明显减少(图 1A&B)N.Pos/BM 表示骨髓中凋亡细胞的数目,No.Pos 表示骨细胞凋亡的千分比。以上结果表明,胃泌素有抑制凋亡因子表达和减少骨细胞凋亡的作用。

脂肪形成,大鼠模型,胃泌素


3.2 胃泌素抑制激素性骨坏死大鼠模型中脂肪形成,促进血管形成因子的表达3.2.1 脂肪形成H&E 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激素性骨坏死组形成的脂肪细胞数和血栓面积明显增加(图 2A)。与激素性骨坏死组相比,胃泌素治疗组尤其是高剂量胃泌素治疗组(600μg/kg)形成的脂肪细胞数和血栓面积明显减少(图2A)。Fc.Ar/BM 表示骨髓中形成脂肪的面积,Thr.Ar/BM 表示骨髓中形成血栓的面积。以上结果表明,胃泌素能抑制脂肪细胞和血栓的形成,从而减轻骨坏死的症状,我们目前的研究结果为治疗激素性骨坏死提供了重要的证据,未来,胃泌素有可能成为治疗激素性骨坏死的重要突破点。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丽华;文玉萍;;胃泌素、胃泌素受体及其拮抗剂与胃癌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2005年05期

2 王小军,赖大年;胃泌素与结直肠癌[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3年05期

3 杜娟,王秀琴;胃泌素的生物活性及其信号传导通路[J];解剖科学进展;2003年04期

4 肖小河,赵艳玲,袁海龙,夏文娟,赵军宁,王晓东;姜黄对胃泌素受体影响的研究[J];中药材;2002年03期

5 肖小河 ,赵艳玲 ,袁海龙 ,夏文娟 ,赵军宁 ,王晓东;姜黄对胃泌素受体影响的研究[J];传染病药学;2002年04期

6 虞先浚;在胰腺癌中胃泌素的表达和加工[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1年03期

7 刘海萍,徐嘉昌,张佩荣;苏皖地区正常儿童胃泌素水平的调查[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0年05期

8 张利勇,陈璎,王志伟;胃泌素及生理作用简介[J];饲料博览;2000年03期

9 周建奖,王仁敏,润丹;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和胃泌素用于肺癌的临床价值[J];贵阳医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10 \\隈,富治子,赵安仁;血液中胃泌素的快速测定对胃泌素瘤摘除术局限诊断的应用[J];陕西医学检验;199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海燕;黄穗平;;中医药对胃泌素的干预研究近况[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时昭红;张介眉;刘浩;胡伟;;促愈汤干预胃溃疡患者胃泌素及胃黏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A];中医药优秀论文选(下)[C];2009年

3 石国庆;赵逵;王红;刘模荣;;胃泌素、COX-2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A];2008年贵州省医学会消化及内镜学分会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任利芬;杜稳侠;郑纯礼;;产后初乳及西安东方鲜牛奶胃泌素含量的初探[A];新世纪全国首届小儿综合研究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5 王洲;陈蔚文;李茹柳;文彬;孙景波;;胃泌素促进大鼠小肠上皮细胞系的分化[A];中国药理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暨全国药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6 王洲;陈蔚文;李茹柳;文彬;孙景波;;胃泌素促进大鼠小肠上皮细胞系的分化[A];中国药理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第一部分)[C];2002年

7 周秀萍;张建福;阎长栋;张咏梅;孙红;;LHA胃泌素神经元对大鼠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A];中国生理学会第21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8 黄穗平;林[?钊;;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不同分型血浆胃动素及胃泌素水平的对照研究[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三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9 陈悦;郑硕;任红梅;陈彩宇;何多芬;曾春雨;;多巴胺受体与胃泌素受体的相互作用对高血压病发生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10 v绻釻S;王志均;;迷走-胃泌素j_制在胃液分泌神}揻B相中的重要性[A];中国生理科学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生理)[C];196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张中桥;中药能调节胃泌素水平[N];中国医药报;2005年

2 李燕舞 王汝俊 王建华;脾虚证与胃泌素受体低表达相关[N];中国医药报;2006年

3 张中桥;宝宝乐能调节胃泌素和CCK[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4 聂克 王建华 王汝俊;胃泌素与脾虚证关系的研究进展[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云鹏;胃泌素通过抑制肠道NHE3减少钠吸收参与盐敏感性高血压调节以及心脏特异性多巴胺D_5受体缺失通过ROS和ERK1/2/JNK引起扩张型心肌病[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年

2 贺庆;新型抗胃泌素疫苗的抗肿瘤作用与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2018年

3 周建奖;胆囊收缩素受体亚型(胆囊收缩素-B/胃泌素受体)基因在人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功能的初步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4 王霞;抗人胃泌素单克隆抗体及其单链抗体的研制[D];四川大学;2004年

5 聂克;脾虚大鼠壁细胞胃泌素受体及黄芪的调控作用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0年

6 王艳瑜;胃动素、胃泌素和促胰液素对人类食管下括约肌的调节机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7 赵成毅;胃内的分泌蛋白影响骨质代谢的相关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8 任建松;林县幽门螺杆菌、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与胃癌和食管癌风险的前瞻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9 刘富林;超微枳术丸对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9年

10 孙凤蓬;胃酸分泌及其免疫调控机制的相关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亚平;胃泌素预防大鼠激素性骨坏死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2 韦健健;血清胃泌素G-17水平与胃粘膜病变的关系[D];青海大学;2016年

3 封兰兰;胃泌素及线粒体通路凋亡相关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相关性研究[D];青海大学;2018年

4 汪闯;胃泌素/胃泌素受体环在多种肿瘤中的表达及阻断此环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D];贵阳医学院;2014年

5 谈寅飞;β-酪啡肽_7对仔猪胃泌素分泌、垂体细胞和T细胞功能影响的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6 张根水;脾虚大鼠壁细胞胃泌素受体信号传递与中药作用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1年

7 牛茜;前胃泌素在胃癌干细胞中表达的初步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求晓恩;急性脑梗死与血清胃泌素相关性临床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陈悦;多巴胺D_1类受体与胃泌素受体相互作用对胃—肾促尿钠排泄轴的影响[D];第三军医大学;2014年

10 方军;CD3和CD28双刺激活化的健康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与胃泌素拮抗剂合用对结直肠癌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145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27145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2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