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后路枕骨枢椎临时固定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3 09:14
【摘要】:目的探讨后路枕骨枢椎临时固定治疗II型齿状突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具有后路手术适应症的46例II型齿状突骨折患者临床资料,选取行枕骨枢椎临时固定(O-C_2组)的患者19例,其中男11例,女8例;行后路寰枢椎临时固定(C_1-C_2组)的患者27例,其中男18例,女9例。两组患者CT示骨折愈合后均行二期手术拆除内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颈痛VAS评分,ASIA分级,颈椎活动度,颈部僵硬度。结果4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后路临时固定手术,术中复位满意,未发生椎血管、脊髓或神经根损伤等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8(9.67±1.71)个月,均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或钉棒断裂现象。一期术后3~12个月,CT复查显示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O-C_2组一期手术时间为(105.11±29.43)min,C_1-C_2组一期手术时间为(122.62±28.19)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C_2组手术切口长度为(9.81±1.36)cm;C_1-C_2组手术切口长度为(8.53±0.62)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平均年龄、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VAS评分、末次随访颈部僵硬度等方面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颈椎活动度结果:O-C_2组一期术后左右旋转为(11.56±2.19)°,前屈为(8.92±3.11)°,后伸为(5.38±3.79)°,末次随访左右旋转为(83.44±4.82)°,前屈为(31.50±3.79)°,后伸为(21.96±3.61)°;C_1-C_2组一期术后左右旋转为(9.24±3.08)°,前屈为(18.36±4.17)°,后伸为(15.49±4.88)°,末次随访左右旋转为(82.75±6.21)°,前屈为为(29.65±4.53)°,后伸为(23.77±3.85)°,O-C_2组与C_1-C_2组组内一期术后与末次随访颈椎左右旋转、前屈、后伸的随访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末次随访结果有差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一期后路枕骨枢椎临时固定,骨折愈合后行二期内固定取出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能较大程度保留患者寰枢关节旋转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与寰枢椎临时固定的临床效果差别不大,且手术简单、安全、有效。2、对寰椎置入椎弓根螺钉具有较高潜在风险的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枕骨枢椎临时固定术可作为一种更为安全的的替代方案。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687.3
【图文】:

解剖结构,齿状突骨折,暴力


图 1:枢椎齿状突周围解剖结构1.2 损伤机制齿状突因其狭长、骨皮质较薄的生理解剖特点,使得骨折可在不同的损伤机制下形成。目前关于齿状突骨折病因学及生物力学机制的研究仍然存在相当大的争论。Althoff 等[6]通过对尸体颈椎标本进行生物力学的研究,提出水平剪切和轴向压缩力的共同作用是造成齿状突骨折的主要机制,齿状突 A 型( ⅡC 型)骨折主要是由侧方打击所造成的。Doherty 等[7]团队通过生物力学的实验研究,认为较大的侧方或斜侧方作用力可导致 Ⅱ 型齿状突骨折,而过伸暴力则会导致 Ⅲ 型齿状突骨折。有学者认为扭转暴力更易造成齿状突骨折的发生,原因是:小关节突关节咬合紧密,寰枢关节的旋转度占整个颈椎的近 50%[8]。在颈椎左右旋转时,翼状韧带达到最大程度的伸展,周围肌肉均处于紧张状态,暴力作用该部位时所承受的载荷最大。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剪切力和弯曲力是导致齿

齿状突骨折,分型


但这种分类因不能满足多样化的临床骨折类型而未得到有效推广。齿状突骨折的临床分型对于治疗方法的选择起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1974年Anderson 和D’Alonzoct[11]提出了目前被广泛采用的齿状突骨折的临床分型,将齿状突骨折分为 3 型(图 2)。即 I 型骨折位置在寰椎横韧带以上的齿状突尖部。有学者认为这是由于尖韧带和/或翼状韧带撕脱导致的罕见齿状突骨折。I 型骨折被广泛认为是稳定骨折,但其也可能伴有不稳定的枕颈脱位,特别是在对侧枕骨髁骨折和/或双侧翼状韧带撕脱的情况下可能存在枕颈稳定性遭到破坏的现象。Ⅱ 型为骨折为齿状突根部的骨折,位于横韧带与 C2椎体体部之间的区域,在齿状突骨折中占有较高的发生率,约为 65%,同时也是现今治疗的主要焦点。因该型骨折通常伴有韧带的损伤或撕裂,使寰枢关节的稳定性遭到破坏,可能导致颈脊髓损伤,且由于解剖学因素损伤导致齿状突血运障碍,保守治疗常常无法获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故需外科手术干预治疗。Ⅲ 型骨折为累及枢椎椎体的骨折,由于枢椎体部松质骨较多以及相对丰富的血液供应,较 I 型和 Ⅱ 型骨折有着更高的愈合率,故临床中也被认为是稳定骨折。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曲哲;钱邦平;邱勇;俞杨;王斌;朱泽章;;O型臂3D导航与徒手置钉在上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中的精确性比较[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5年12期

2 陈剑锋;刘鹏宇;杜远立;严超;艳华;魏国;向正宗;;颈前路中空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刊;2015年05期

3 韩斌;陈其昕;李方财;陈刚;梁成振;李浩;陶轶卿;王海超;;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非融合固定治疗Ⅱ型齿突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2015年05期

4 杨军;倪斌;谢宁;王新伟;周许辉;卢旭华;郭翔;陈飞;;成人新鲜齿突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J];脊柱外科杂志;2014年03期

5 杨利斌;;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通道的选择[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02期

6 杨峰;移平;唐向盛;谭明生;董亮;;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4年02期

7 马向阳;杨进城;尹庆水;夏虹;吴增晖;章凯;王建华;艾福志;许俊杰;王智运;邱锋;麦小红;;后路寰枢椎钉棒固定非融合治疗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保留寰枢椎旋转功能的临床初探[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3年05期

8 王守国;徐用亿;谢跃;费昊东;季峰;赵庆华;田纪伟;;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年16期

9 马向阳;尹庆水;夏虹;吴增晖;章凯;王建华;艾福志;杨进城;王智运;麦小红;;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的术式选择及治疗效果[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1年07期

10 段丽群;张文志;尚希福;许翔;胡业丰;;颈前路空心加压螺钉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11年03期



本文编号:27271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27271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5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