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股骨头置换和Gamma3钉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1 07:25
【摘要】:目的:讨论生物型加长柄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和Gamma3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随访吉大一院骨关节科自2014年7月至2017年2月期间住院手术治疗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患者,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8例,根据采用的不同手术方式分为A、B两组,采用生物型加长柄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的40例患者分为A组(关节置换组)。采用Gamma3型髓内钉内固定的28例患者分为B组(Gamma3内固定组)。对入选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记录指标主要有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下床负重时间、术后第12个月髋关节活动度,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Harris优良率及术后出现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关节置换组)的手术时间长、手术出血量多于B组(Gamma3内固定组),两组之间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中,A组(关节置换组)和B组(Gamma3内固定组)髋关节活动度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优良率之间的比较A组优于B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A组(关节置换组)有2例患者出现髋关节脱位,经麻醉下手法复位。有1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给予抗凝溶栓治疗治愈。B组(Gamma3内固定组)有2例患者出现骨折延迟愈合,给予对症观察治疗。有2例患者出现内固定失效,股骨颈拉力螺钉切割出股骨头,给予手术取出内固定,行关节置换治疗。有1例患者出现股骨头坏死,给予行关节置换治疗。A组(关节置换组)和B组(Gamma3内固定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A组优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组(关节置换组)死亡2人,失访3人,未发现与股骨粗隆间骨折有关的死亡病例。B组(Gamma3内固定组)末次随访时2人死亡,2人失访,但2例死亡病例和股骨粗隆间骨折无关。结论:1.对于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生物型加长柄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和Gamma3型髓内钉内固定两种手术治疗方式都能使髋关节术后功能得到较好的恢复,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2.对于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手术治疗,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方面Gamma3钉内固定有优势,生物型加长柄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后的下床负重功能锻炼更早,髋关节功能评分更高,术后并发症更少、较Gamma3型髓内钉内固定更有优势。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687.3
【图文】:
叩击痛;患肢功能障碍;患肢短缩畸形,远折端可处于 90°外旋畸形。通过 DR、CT、MRI 等影像学检查进一步辅助诊断。Evans 分型:Ⅴ型,即骨折线自大转子下方斜向内上方走行,到达小转子上方,小转子也可能成为游离的骨折片。Ⅳ型:除粗隆间骨折以外,大小转子各成为单独的骨折块,也可为粉碎性骨折;ⅢA 型:小转子骨折变为游离骨片,转子间骨折移位,内翻畸形;ⅢB 型:转子间骨折加大转子骨折,成为单独骨折块;Ⅱ型:骨折线至小转子上缘,该处骨皮质可压陷或否,骨折移位呈现内翻变型;Ⅰ型:顺粗隆间骨折,无骨折移位,为稳定性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不稳定型骨折为 Evans 分型三型及三型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笔者认为骨折稳定与是否累及股骨后内侧皮质相关,后中部皮质粉碎,骨折线与粗隆间线逆行和骨折向粗隆下延伸应属于骨折不稳定。股骨矩不完整,缺乏股骨矩内侧柱支撑,外侧壁骨折和大粗隆骨折均是不稳定骨折的标志。
提出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合并骨质疏松时,避免内固定治疗术后的相关并发症,如髋内翻畸形等。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早复关节功能,缩短卧床时间,早期下床功能锻炼,减少了卧床引起的并发症工髋关节置换成为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合并骨质疏松的一种积效治疗方法[77][78]。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应用生物材料制成人工髋关节假体修损的髋关节的一种方法,能达到即时稳定,具有其它内固定治疗无法达到的效果。且术后下床负重功能锻炼时间较早。为患者提供较好且较持久的功能,特别适用于老年人,而且随着手术技术水平的提高,手术创伤进一步减少术时间相应缩短,出血量减少,延长寿命,便于护理,减少卧床并发症,患其家属也乐于接受。Huang[79]等通过对 131 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别行动螺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人工股骨头置换三种方法比较,发现行人工股置换术患者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 DHS 和 PFNA 组,术后 12 周 Harr分明显高于 DHS 和 PFNA 组,疗效肯定。
术时间相应缩短,出血量减少,延长寿命,便于护理,减少卧床并发症,患其家属也乐于接受。Huang[79]等通过对 131 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别行动螺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人工股骨头置换三种方法比较,发现行人工股置换术患者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 DHS 和 PFNA 组,术后 12 周 Harr分明显高于 DHS 和 PFNA 组,疗效肯定。图 2.2 左股骨粗隆间骨折 DHS 内固定术前、术后 X 光片
本文编号:2777156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687.3
【图文】:
叩击痛;患肢功能障碍;患肢短缩畸形,远折端可处于 90°外旋畸形。通过 DR、CT、MRI 等影像学检查进一步辅助诊断。Evans 分型:Ⅴ型,即骨折线自大转子下方斜向内上方走行,到达小转子上方,小转子也可能成为游离的骨折片。Ⅳ型:除粗隆间骨折以外,大小转子各成为单独的骨折块,也可为粉碎性骨折;ⅢA 型:小转子骨折变为游离骨片,转子间骨折移位,内翻畸形;ⅢB 型:转子间骨折加大转子骨折,成为单独骨折块;Ⅱ型:骨折线至小转子上缘,该处骨皮质可压陷或否,骨折移位呈现内翻变型;Ⅰ型:顺粗隆间骨折,无骨折移位,为稳定性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不稳定型骨折为 Evans 分型三型及三型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笔者认为骨折稳定与是否累及股骨后内侧皮质相关,后中部皮质粉碎,骨折线与粗隆间线逆行和骨折向粗隆下延伸应属于骨折不稳定。股骨矩不完整,缺乏股骨矩内侧柱支撑,外侧壁骨折和大粗隆骨折均是不稳定骨折的标志。
提出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合并骨质疏松时,避免内固定治疗术后的相关并发症,如髋内翻畸形等。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早复关节功能,缩短卧床时间,早期下床功能锻炼,减少了卧床引起的并发症工髋关节置换成为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合并骨质疏松的一种积效治疗方法[77][78]。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应用生物材料制成人工髋关节假体修损的髋关节的一种方法,能达到即时稳定,具有其它内固定治疗无法达到的效果。且术后下床负重功能锻炼时间较早。为患者提供较好且较持久的功能,特别适用于老年人,而且随着手术技术水平的提高,手术创伤进一步减少术时间相应缩短,出血量减少,延长寿命,便于护理,减少卧床并发症,患其家属也乐于接受。Huang[79]等通过对 131 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别行动螺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人工股骨头置换三种方法比较,发现行人工股置换术患者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 DHS 和 PFNA 组,术后 12 周 Harr分明显高于 DHS 和 PFNA 组,疗效肯定。
术时间相应缩短,出血量减少,延长寿命,便于护理,减少卧床并发症,患其家属也乐于接受。Huang[79]等通过对 131 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别行动螺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人工股骨头置换三种方法比较,发现行人工股置换术患者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 DHS 和 PFNA 组,术后 12 周 Harr分明显高于 DHS 和 PFNA 组,疗效肯定。图 2.2 左股骨粗隆间骨折 DHS 内固定术前、术后 X 光片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华;刘瀚忠;许冠伟;;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Gamma钉治疗股骨近端骨折伴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华创伤杂志;2017年04期
2 王本杰;赵德伟;谢辉;杨磊;傅维民;刘保一;邱兴;;骨水泥型和生物型股骨假体半髋置换修复高龄股骨颈骨折[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09期
3 杨广杰;周炳康;肖亮;郭庆功;;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有限元应力探讨[J];中外医疗;2014年07期
4 梅紫安;;近端空心螺钉锁定解剖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2013年12期
5 纪胜军;;牵引床闭合复位微创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年24期
6 陈志军;闫固宁;杨元华;施意鸿;何亮亮;王树斌;;不同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63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年23期
7 王世魁;周全;陈燕才;;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加长柄关节置换治疗[J];西南国防医药;2013年05期
8 沈建辉;史峰军;李刚;姜屿;宋银冬;孙远新;崔明宇;;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年04期
9 黄成国;叶君健;;3种不同方式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病例对照试验[J];中国骨伤;2012年07期
10 高庆;孙建皖;王叙进;夏睿;徐玮;徐磊;;INTERTAN和Gamma3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年12期
本文编号:27771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277715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