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封堵与外科手术治疗瓣膜置换术后瓣周漏的疗效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654.2
【图文】:
图1Amplatzer 先天性心脏病封堵器PLATZER Membranous VSD Occluder,ST. JUDE 封堵设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除了AVP III型封堵器形的。瓣周漏大小、形态多样,有些是新月形的,可能是一些不规则的小通道,这样的话导丝就很难这类不规则形状的漏口时,就需要对相对稍大点的。但这样可能会增加与人工瓣膜撞击的风险,尤其需要使用多个小的封堵器,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瓣瓣膜功能不良。此外,文献报道椭圆形的AVP III型漏上。以瓣周漏为中心绘制一个矩形,把瓣周漏圈在里面
空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干扰。4.4 1 肌部 VSD 封堵器肌部 VSD 封堵器由直径 0.1 mm 的高弹性硬度较高的镍钛合金丝编织成哑铃状,两盘片之间连接部分呈圆柱形,盘片和圆柱部分中都充填聚酯片,圆柱形腰部直径 4-24 mm。左心室侧盘片比腰大 4 mm,右心室侧盘片比腰大 3 mm。肌部 VSD封堵部对圆形和椭圆形 PVL 具有较好的封堵效果(图 2 和图 3)。
直径 4-24 mm。左心室侧盘片比腰大 4 mm,右心室侧盘片比腰大 3 mm。肌封堵部对圆形和椭圆形 PVL 具有较好的封堵效果(图 2 和图 3)。图 2 记忆 VSD 室间缺损封堵器,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A.肌部;B. 膜部,双铆; C. 膜部,单铆)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静;田建伟;张颖;李利;陈元恒;朴龙松;黄丛春;;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个体化介入封堵与外科手术治疗的随访研究[J];重庆医学;2015年20期
2 杨月东;付仲霞;;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术前、术中及术后的观察与护理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年22期
3 刘亚平;许国锋;孙建辉;;动脉导管未闭手术后再通的介入封堵[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6年12期
4 王建军;孙艳丽;李杨;;介入封堵和手术修补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对照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2年15期
5 郭建强;谢定雄;徐海杰;;介入封堵法治疗先天性心脏病200例临床观察[J];甘肃科技纵横;2008年03期
6 卢竞前;吕云;李易;;与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三例临床分析[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0年05期
7 潘翠珍;赵强;舒先红;;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引导下静脉窦型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一例[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08年07期
8 李雅敏;;超声心动图在介入封堵房间隔缺损中的应用[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年S6期
9 洪浪;陈再华;王洪;陆林祥;胡耀;赖珩莉;邱峗;;镜像右位心合并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成功1例[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0年01期
10 周知展;郭盛兰;覃诗耘;吴棘;邓燕;陈敏华;;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室间隔缺损患者手术前后左室功能的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依彤;马翔;杨毅宁;汤宝鹏;黄定;王疆;;介入封堵房间隔、室间隔缺损术后心功能与血浆激素水平变化的关系[A];首届中国先天性心脏病超声诊断与介入治疗暨手术演示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张文琪;刘国晖;高冬梅;李冰;杨萍;;介入封堵主动脉窦瘤破裂近期随访结果[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李博宁;;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高压介入封堵30例报道及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12年
4 任森根;;用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介入封堵膜周部室间隔缺损[A];首届中国先天性心脏病超声诊断与介入治疗暨手术演示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俞建华;程晓曙;吴延庆;吴清华;程应樟;;巨大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6 张玉兰;王兵;徐乃勋;马卫军;;应用Amphtzer封堵器介入封堵主动脉窦瘤破裂[A];第九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吴蓉洲;任跃;仇慧仙;张园海;荣星;;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前后血ADM、BNP含量及Tei指数变化及意义[A];第六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儿科学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班论文汇编[C];2009年
8 荣星;吴蓉洲;任跃;徐强;张园海;项如莲;;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前后心率变异性及血ADM的变化意义[A];第六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儿科学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班论文汇编[C];2009年
9 程应樟;李运德;廖然;李涛;吴清华;程晓曙;;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并严重溶血一例[A];江西省第六次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10 尚小珂;柳梅;张刚成;沈群山;张长东;;并发中、重度三尖瓣返流的膜周型室间隔缺损行介入封堵的可行性[A];全国第十三届心脏学会、第十六届心功能专业委员会和《心脏杂志》编委会联合学术大会会议纪要[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本报记者 李朝伟;医改成果惠民生[N];吉林日报;2017年
2 本报记者 王玉芬 通讯员 鲍秀丽;心“峰”上的攀登[N];淄博日报;2010年
3 杜精锐;唐都医院为先心病患儿手术减负[N];中国医药报;2007年
4 记者 李晓;5个月宝宝接受心脏手术[N];苏州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盛燕辉;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并发症防治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7年
2 管国涛;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或外科手术后室间隔缺损患儿学龄期的认知功能及行为问题[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屏;介入封堵与外科手术治疗瓣膜置换术后瓣周漏的疗效评价[D];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2018年
2 王静;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个体化介入治疗与外科手术对比研究[D];河北北方学院;2015年
3 麦媛;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房间隔缺损患者不同术式手术前后心室收缩功能[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4 李阔;介入封堵与外科手术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疗效对比[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5 白云册;组织多普勒Tei指数评价房间隔缺损患者介入封堵手术前后右心功能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6 周知展;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患者手术前后左室功能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7 文云;运用数据平台分析室缺封堵围术期患者心脏阻滞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8 张晓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后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探讨[D];复旦大学;2011年
9 刘玉昊;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6年
10 王育林;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与外科修补术对左室功能及其收缩同步性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845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2784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