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脊髓型颈椎病预后与其影像学、临床表现相关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0-08-07 23:38
【摘要】:目的:比较轻、重度脊髓型颈椎病的影像学表现并分析预后与疾病严重程度、病程之间的联系。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骨科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82例,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标准~([1])分为轻度组(9-17分)及重度组(0-8分),测量并比较两组术前颈椎曲度、骨质增生程度、间盘压迫百分比等影像学表现及参数;术后随访一年,在轻重分组外再将所有病例按术前病程时间分为短病程组(不满一年)及长病程组(一年及以上),分别对比轻重组、长短组术后JOA改善情况;并按照术后恢复情况分为恢复优良组(JOA改善率≥66.6%)和恢复欠佳组(JOA改善率66.6%),对比两组术前影像学表现的差异。结果:1、轻重度两组患者在椎体骨质增生程度、椎管狭窄率、后纵韧带黄韧带骨化钙化程度、脊髓MRIT2高信号范围、间盘压迫百分比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间盘突出节段数、颈椎曲度改变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2、82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无大出血、死亡等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者。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均获得不同程度改善。术后6个月有3例与术后3个月相比JOA评分降低,后有1例恢复。术后12个月有1例与术后6个月相比JOA有所降低。所有患者术后12个月与术前相比JOA评分均有提高。3、轻度组与重度组相比,术后3/6/12个月时JOA改善率均较高(P0.05)。4、短病程组与长病程组相比,术后3/6/12个月时JOA改善率均较高(P0.05)。5、术后3/6个月时恢复优良组与恢复欠佳组在术前影像学表现方面相比,脊髓MRIT2高信号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参数比较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2个月时比较上述两组术前影像学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度脊髓型颈椎病在大多颈椎影像学表现上较轻度者更严重;采用直接、间接椎管减压等多种手术方式治疗均能取得不同程度的疗效,且轻度脊髓型颈椎病、术前病程短、脊髓病变轻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更加乐观。故在临床治疗上,对于出现神经压迫症状的患者,只要确定需要手术治疗,不论轻重,都应尽快手术。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681.55
【图文】:

硬膜囊,椎体,椎管狭窄,颈椎


相差 3.5mm 以上(图 3)。⑶颈椎 CT 平扫:测量有无椎管狭窄、记录出现后纵韧带黄韧带骨化钙化的节段数(图 2)。椎管狭窄观察指标定为有效椎管率[7]<0.75,即继发性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0.75(图 3)。⑷颈椎 MRIT2:间盘突出的节段数,指压迫脊髓的间盘,膨出、轻度突出而未压迫硬膜囊、脊髓前间隙未变窄的不算在内,即所记录的为责任间盘数。间盘压迫百分比[3](图 6),指硬膜囊受责任间盘及增生肥厚的黄韧带在矢状径上压迫的长度除以上位椎体中部所对应的硬膜囊矢状径长度。高信号节段数,即脊髓内出现高信号的范围对应的椎体节段数(图 5)。C2-C7cobb角[9][5](图 6),即反映颈椎曲度的参数,在正中矢状面上测量,为 C2 下缘延长线与 C7 下缘延长线的夹角,与颈椎生理曲度相同记为正数,相反记为负数。

后纵韧带骨化


相差 3.5mm 以上(图 3)。⑶颈椎 CT 平扫:测量有无椎管狭窄、记录出现后纵韧带黄韧带骨化钙化的节段数(图 2)。椎管狭窄观察指标定为有效椎管率[7]<0.75,即继发性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0.75(图 3)。⑷颈椎 MRIT2:间盘突出的节段数,指压迫脊髓的间盘,膨出、轻度突出而未压迫硬膜囊、脊髓前间隙未变窄的不算在内,即所记录的为责任间盘数。间盘压迫百分比[3](图 6),指硬膜囊受责任间盘及增生肥厚的黄韧带在矢状径上压迫的长度除以上位椎体中部所对应的硬膜囊矢状径长度。高信号节段数,即脊髓内出现高信号的范围对应的椎体节段数(图 5)。C2-C7cobb角[9][5](图 6),即反映颈椎曲度的参数,在正中矢状面上测量,为 C2 下缘延长线与 C7 下缘延长线的夹角,与颈椎生理曲度相同记为正数,相反记为负数。

颈椎不稳


颈椎不稳(6°3.73mm)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福嘉欣;夏英鹏;江汉;江毅;肖联平;田永刚;;分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2015年06期

2 魏鹤新;丁文元;曹来震;;脊髓型颈椎病MRI-T_2WI高信号形成影像学表现相关性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年04期

3 邢伟;刘剑峰;;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发展及其临床应用和进展[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年07期

4 陈超;;探讨不同的影像学方法诊断颈椎病的临床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年20期

5 李向辉;杨挺;夏建龙;;脊髓型颈椎病影像学表现对疗效及手术方式选择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19期

6 钱军;田野;胡建华;邱贵兴;;颈椎不稳与交感型颈椎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9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江帅;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前后受压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2 易碧龙;一期前后路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27846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27846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4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